戰爭——三聯畫

戰爭——三聯畫是奧托·迪克斯於1929年至1932年間創作的一幅第一次世界大戰主題的油畫 、反應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爭——三聯畫
  • 作者奧托·狄克斯
  • 年代:1929至1932年間
  • 規格:262×403厘米
概要,簡介,

概要

【名稱】戰爭——三聯畫
【年代】1929至1932年間
【作者】奧托·狄克斯
【規格】262×403厘米
【屬地】現藏德國哈雷地區的莫里茨山國立美術館

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迫投降。德國社會面臨著軍事、經濟的總崩潰,社會思想十分混亂。1918年11月3日,基爾軍港水兵起義,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舉行起義;1919年,柏林工人罷工,要求建立民主共和政權。知識分子普遍渴望有一個穩定與民主的政府。在從1918年起不斷出現的社會民主革命聲浪中,德國的表現派骨幹藝術家成立了一個"十月集團",後來又增加了德國的達達派成員。1919年,一些左翼藝術家又成立了一個"工人藝術委員會",接著在魏瑪建立了包浩斯學院。但在德國,這種企求社會民主革命的理想很快破滅了。到1924年,德國的政治已不可逆轉地倒向右翼勢力。就在這時,一種被稱作"新客觀現實派"的藝術出現了。與以前的畫派不同,他們主張藝術家要與社會建立一種新關係。這一畫派的最傑出代表有喬治·格羅茲(George Grosz)、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n)和這一幅的作者奧托·狄克斯。
奧托·狄克斯(1891.12-1969.7)出身在一個工人家庭。接受的是當時十分活躍的德國無產階級的理想教育,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表現出對現實的同情心與表現主義那種絕望情緒的雙重因素。他最初在德勒斯登學畫,也曾受到過立體主義和達達派的影響,但其主要傾向是一種真實派的尖刻風格,即對社會現實作強烈的揭示和吶喊。因他與新客觀現實派一起展出過作品,故被稱作德國新客觀派的代表。 狄克斯不贊成現代派繪畫的種種表現,有時他把社會生活看作惡夢,主張對這些"惡夢"要無盡揭露。
《戰爭--三聯畫》是他在1924年所作,總題目為《戰爭》的50幅銅版畫中的一幅單獨油畫--傳統格式的三聯畫之一。這裡除了描寫戰爭恐怖之外,沒有別的目的。畫上的一切使觀者為之毛骨悚然。這種畫風與傳統的德國哥德式祭壇畫家格呂內瓦爾德的祭壇畫十分接近:腐爛發臭的屍體,血肉模糊的殘肢斷臂與被炸毀的鋼筋,塹壕中燒焦的木頭,糾纏在一起。
觀賞狄克斯的作品會令人神經痙攣。他的其他題材也是這樣,如他在杜塞道夫教學期間(1922~1925年)所繪的《妓院老闆和姑娘們》、《資本主義的兩個犧牲品》等。畫上一個是妖艷怪誕的妓女,另一個是面目全非的退役殘兵。德國納粹曾撤消了普魯士科學院於1931年對他的院士的任命,還禁止他的作品展出。從此以後,他把自己完全投入一種宗教的神秘主義領域。40年代,他只畫了些宗教題材的作品。這幅《戰爭--三聯畫》的製作年代大約在1929至1932年間,畫面有262×403厘米,現藏德國哈雷地區的莫里茨山國立美術館。1922至1923年,狄克斯曾畫過一幅《塹壕戰》獨幅畫,後於1943至1945年間被毀,構圖與這一幅大致相同。
</C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