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文藝》1941年11月20日在成都創刊,初創時為半月刊,1942年第3期時由於印刷原因改為月刊,1943年2月1日停刊,由普益圖書部發行,屬於文學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時文藝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1年
- 出版周期:月刊,半月刊
《戰時文藝》1941年11月20日在成都創刊,初創時為半月刊,1942年第3期時由於印刷原因改為月刊,1943年2月1日停刊,由普益圖書部發行,屬於文學刊物。
《戰時文藝》1941年11月20日在成都創刊,初創時為半月刊,1942年第3期時由於印刷原因改為月刊,1943年2月1日停刊,由普益圖書部發行,屬於文學刊物。人員編制該刊主要撰稿人有巴金、臧克家、碧野、劉念渠、洪濤、王亞...
先後有“文章下鄉,文章入伍”口號的提出,有組織作家和文藝工作者深入前線和民間的活動,有大量抗戰文藝作品的創作出版,經歷了關於“與抗戰無關論”、關於暴露與諷刺問題、關於“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多次論爭,並進行了保障作家戰時生活等...
《抗戰文藝》是貫穿抗戰時期始終的唯一的全國性大型文藝刊物。在動盪不安的環境中和來自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嚴峻壓力下,它緊密依靠革命的進步的作家,吸引並團結愛國的擁護抗戰的作家,為戰時文藝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在宣傳動員民眾...
該刊是由共產黨領導和受黨的影響創辦的抗日報刊之一,所載文章和作品主要有曹靖華的《從高爾基紀念館想到魯迅先生周年祭》、劉白羽的《窒》、蔣弼的《戰時文藝政策和現實主義》和張天翼的《譚九先生的工作》等。其中,《戰時文藝政策和...
《誰能照顧人——戰時中國的文學與文化研究》是東南大學出版社於2019年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誰能照顧人》是研究丁玲的一篇論文的標題。這篇論文與此次收入本集的關於戰時文學與文化的論文,是同一時期的作品,都以我在六年前完成的...
該刊在文章體裁上大體包括評論、論文、散文、詩歌和小說等;在從文章內容上,該刊或關注戰時文藝的表現形式,強調要建立民族的和革命的文學,代表性文章有《關於作品的批判》;或描述在戰爭狀態下的小人物,以此反映小人物在時代變遷下的...
《戰時國文教材》是民國27年新知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柳方。摘要 收有關政治、軍事、文藝等方面的論文和報導40篇,其中包括宋慶齡的《中國走向民主的途中》,郭沫若的《我們為什麼抗戰》,錢俊瑞的《剷除漢奸不是技術問題》以及李宗仁、...
《時與潮文藝》創刊於1943年,停刊於1946年5月5卷5期。由時與潮社編輯並發行。雙月刊、月刊,文學刊物。刊登內容 該刊是戰時重慶的一份文藝刊物,探討文學藝術理論,研究作家與作品,也是戰時中國的一份質量相當高的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
因抗日戰爭爆發改為《文藝月刊·戰時特刊》,卷期號另起,同年11月21日出版新1卷第4期後遷往武漢出版,1938年6月1日出版新1卷第12期後又遷往重慶出版,1941年11月終刊,共出125期。月刊簡介 《文藝月刊》是民族主義文藝運動時期的...
第四節 “反動的收穫期”——另一種“文藝復興”第三章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的文學狀況 (1937—1941)第一節 戰時體制與日本文學 第二節 戰爭文學的“赫赫戰果”一、戰爭文學第一篇:種山潤的《戰場》二、“戰地報告文學”第...
戰時學生(成都)《戰時學生(成都)》創刊於1938年,是中學生刊物。辦刊宗旨 該刊以討論學生生活、讀書和研究戰時工作為宗旨。刊登內容 有國際、國內戰事發展的時事述評、專題著述、以及生活園地、戰時文藝和各科顧問等。
闡明戰時體制之下的高校生文藝活動,學生們仍堅持高等學校傳統的資質與…(展開全部)本書藉由分析台北高等學校的學生於太平洋戰爭最激烈的日治末期(1943年)自主創刊的傳閱雜誌《雲葉》與《杏》,論證戰爭時期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雲葉...
一、戰時文化變遷:出版業的西遷與空間格局的轉變 二、意識形態博弈:日偽、中央、中共戰時文化政策之比較 三、聚合與多元:戰時出版業的文化傳播特徵 小結 第二節 求同存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一、新桂系文化...
1938年至1943年同黨組織失去聯繫。1944年初到四川成都仁壽中學工作,方與黨組織取得聯繫,並任《戰時文藝》編輯。1944年下半年回縣至1946年,以任縣教育科長和縣中學教員為掩護,從事地下工作。曾寫有《冬景》、《金家坪》、《金鋼鑽》...
表現了我軍戰時文藝工作的優良傳統和部隊文藝工作者的崇高品質與獻身精神。圖書目錄 群星血淚 初次考驗 緊急演出 患難之情 故鄉早霞 戰評前後 高歌猛進 關鍵時刻 槍林彈雨 石城怒火 意外情況 春荒三月 獨行深山 千里奔襲 浪子回頭 小小...
《戰時文藝通俗化運動》1937年12月初版,38年1月再版 《怎樣辦壁報》 1938年2月 《文藝通訊員的組織與活動》1938年5月初版 《通訊速寫和報告》1947年 《新少年寫作講話》1949年8月初版 電影劇本 《海外尋夫》香港南國公司製片,1950...
文藝雜論(一九三九――一九四一)抗戰以來中國文藝的動態 《晨星》的今後 致爾融 《繁星》的今後 希望於投稿諸君者!編輯者言 再告投稿諸君 幾個問題 戰時文藝作品的題材與形式等 我對你們卻沒有失望 附:讀了郁達夫先生的《幾個...
農民文藝的提倡(郁達夫)文學漫談(郁達夫)文藝論的種種(郁達夫)清新的小品文字(郁達夫)談談民族文藝(郁達夫)幾個問題(郁達夫)戰時文藝作品的題材與形式等(郁達夫)“文人”(郁達夫)敵我之間(郁達夫)研究論文選編 魯迅談郁達夫 通信(摘錄)(...
第1卷第2期有副題名《國際、政治、經濟、社會、僑情、教育、文藝綜合刊物》。黎覺奔的《略論戰後的文藝運動》一文,指出我國的文藝運動呈現出三個不同的發展時期:有戰前的民族革命文藝、戰時的抗戰文藝、戰後的民主建國文藝,特別側重...
第二章 毛澤東文藝思想 一、新文化猜想與戰時文藝主張 1.新文化和現代烏托邦 2.戰時的文藝主張 二、民粹主義的思想傾向 1.民粹主義在中國 2.毛澤東的民粹主義思想傾向 三、文藝功能觀的內在矛盾 1.經典理論中文藝功能問題 2.毛澤東的...
第六章 政黨組織的介入:新文學運動方式的裂變 第七章 “抗敵文協”:戰時文藝組織的準集權形態 下編 新文學運動方式的轉變 第八章 從黨的組織到文學的組織 第九章 “沙龍”與“大會”:延安文藝運動方式的建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同時,田仲濟還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現代文學的斷代史《中國抗戰文藝史》,1944年寫完初稿,1947年由上海現代出版社出版,後被日本漢學家波多太郎教授譯成日文,於1949年在日本評論社出版。這部專著誠如作者所言,做了戰時收集史料的“有心人...
該刊是由集體創作社創辦的文藝類刊物,主要文藝創作的各方面問題及社會問題,強調集體製作的意義及創作方法。還評論戰時文學,發表各種體裁的文藝作品和譯作。刊載文章如《文藝大眾化問題》《大學生與中學生的寫作》以及高爾基的《海燕》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