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監視地面感測器系統技術與套用》是2011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戰場監視地面感測器系統技術與套用
- 頁數: 331頁
- 開本: 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3月1日)叢書名: 國防特色學術專著·信息與通信技術
ISBN: 9787564041939
條形碼: 978756404193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5.8 x 18.4 x 1.8 cm ; 599 g
ASIN: B004W132F8
內容簡介
《戰場監視地面感測器系統技術與套用》主要從各類感測器系統如何捕獲、探測廣域地區隨時可能出現的稍縱即逝目標(TCT)並向用戶重現其時空事件的基本問題出發,系統而全面地闡述了採用分散式戰場感測器網路的系統解決方案,包括戰場感測器系統及其信息處理的體系結構,各類感測器探測原理及其信號處理技術,分散式多感測器網路信息的融合處理,信息傳輸和網路,感測器套用配置、部署展開技術與方法等。最後,《戰場監視地面感測器系統技術與套用》介紹了戰場感測器系統的典型套用案例及其系統。
《戰場監視地面感測器系統技術與套用》可供從事戰場偵察監視和目標捕獲的技術人員、系統研發與套用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戰場感測器系統的產生與發展
1.2 戰場感測器系統組成及其性能
1.2.1 系統工作原理和設備組成
1.2.2 系統功能及功能分系統
1.2.3 系統性能指標
1.3 戰場感測器系統技術特點和軍事套用及其優勢
1.3.1 戰場感測器系統的技術特點和軍事套用優勢
1.3.2 戰場感測器戰術運用的主要優缺點
1.3.3 戰場感測器系統的套用領域和套用分類
1.4 現存技術問題與發展前景
1.4.1 感測器套用發展及其技術挑戰
1.4.2 戰場監視感測器技術的發展
1.4.3 戰場感測器系統概念和系統結構上的發展
第二章 戰場感測器系統的系統設計
2.1 引言
2.2 戰場感測器系統的設計和問題求解方案
2.2.1 系統設計的工程處理流程和方法
2.2.2 戰場感測器系統任務需求定義
2.2.3 實現系統任務需求的問題及其求解方法
2.2.4 戰場感測器的部署與需求分析
2.2.5 系統分析與系統功能設計
2.2.6 系統的設計綜合
2.3 戰場感測器系統的結構模型
2.3.1 目標事件的時空採樣與戰場感測器部署
2.3.2 系統的結構模型及其結構設計
2.4 感測器信號和信息處理及其系統結構
2.4.1 協同信號和信息處理的頂層設計
2.4.2 數據融合的級別和信息處理系統的結構體系
2.4.3 信號與信息處理系統設計
2.5 感測器通信系統與網路的結構設計
2.5.1 概述
2.5.2 通信網路的拓撲結構
2.5.3 戰場感測器通信分系統網路拓撲設計
第三章 戰場感測器探測原理與技術
3.1 概述
3.2 目標與環境特性
3.2.1 地面目標特性
3.2.2 低空目標特性
3.2.3 環境背景影響
3.3 聲/震感測器及其探測技術
3.3.1 概述
3.3.2 目標聲/震信號特性及其信道傳播特性
3.3.3 單元聲/震感測器探測技術
3.3.4 多元聲、震陣列探測技術
3.4 磁和紅外感測器技術
3.4.1 無源紅外感測器探測技術
3.4.2 磁感測器探測技術
3.5 長周邊警戒監視和應力感測器技術
3.5.1 套用光纖“微彎效應”的光強度調製感測器
3.5.2 相位調製型光纖感測器(光纖干涉儀)
3.6 圖像感測器技術
3.6.1 概述
3.6.2 圖像感測器節點的設備組成和工作原理
3.6.3 圖像數位化採集和預處理
3.6.4 分類識別/跟蹤處理與算法
3.6.5 圖像壓縮編碼
3.6.6 戰場感測器系統圖像感測器網路的實現
第四章 戰場感測器通信傳輸系統技術
4.1 概述
4.2 感測器網路的區域覆蓋與連通性
4.2.1 感測器通信的RF傳播模型
4.2.2 感測器通信的鏈路預算和覆蓋分析
4.3 戰場感測器通信網路特點和設計方法
4.3.1 戰場感測器通信網路的系統分析
4.3.2 感測器通信網路設計的技術問題與系統設計
4.4 戰場感測器網路的創建與組織
4.4.1 概述
4.4.2 網路節點自定位/同步技術
4.4.3 定位算法與感測器網路組建/網路拓撲結構生成
4.5 感測器通信系統體系結構和協定
4.5.1 無線感測器網路通信技術與評價
4.5.2 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和協定堆疊
4.6 通信體制和高能效收發信機
4.6.1 通信系統實現的方案
4.6.2 通信傳輸方式和通信體制選擇
4.6.3 通信系統基本方案與設計
第五章 多感測器數據融合和監控終端技術
5.1 概述
5.2 多感測器數據融合技術與方法
5.2.1 多感測器數據融合基本概念
5.2.2 多感測器數據融合方法與技術
5.3 戰場感測器系統數據融合技術
5.3.1 感測器系統數據融合功能模型和流程圖
5.3.2 數據融合理論與算法
5.4 戰場感測器監控終端的系統結構與設計
5.4.1 系統的主要功能及戰術技術指標
5.4.2 系統結構和設備組成
5.4.3 系統實現方法與技術途徑
第六章 戰場感測器系統的運用和展開部署方法
6.1 引言
6.2 感測器展開套用考慮的問題
6.2.1 被支援單位的任務和感測器部署的地理位置(規則Ⅰ)
6.2.2 戰場RSTA任務/分類和感測器部署的方案(規則Ⅱ)
6.2.3 感測器類型、數量及其組合的最佳化選擇(規則Ⅲ)
6.3 感測器系統任務規劃與部署的綜合、最佳化
6.3.1 感測器系統任務規劃及其展開布設的設計與組織
6.3.2 感測器網路的通信覆蓋和連通性考慮
6.3.3 系統感測器布設方案的仿真測試和最佳化選擇
6.3.4 感測器部署方案的綜合與最佳化舉例
6.4 感測器的部署布設方法及其子系統
6.4.1 戰場感測器系統的部署布設方法與系統及其發展趨勢
6.4.2 戰場感測器投擲布設子系統和設備組成
6.5 系統任務規劃/部署布設輔助決策系統
6.5.1 輔助決策系統的任務功能
6.5.2 輔助決策系統方案和設備組成
6.5.3 輔助決策系統主要功能及戰術技術指標
第七章 系統模擬仿真和檢驗測試技術
7.1 引言
7.2 戰場感測器系統性能測試評估方法和模型
7.2.1 戰場感測器系統性能測試評估方法
7.2.2 系統性能測試評估的目標和評估模型
7.3 模擬仿真/檢驗測試方法
7.3.1 模擬仿真/檢驗測試方法與步驟
7.3.2 模擬真實世界的仿真測試信號產生
7.3.3 模擬仿真體系結構和系統性能測試方法
7.4 戰場感測器模擬仿真/檢驗測試系統
7.4.1 模擬仿真/檢驗測試系統的方案
7.4.2 系統構建與設備組成
7.4.3 模擬仿真/測試檢驗系統主要功能及技術指標
第八章 戰場感測器套用典型案例
8.1 引言
8.2 遠距離戰場感測器RSTA系統
8.2.1 戰場感測器在RSTA任務中的使用原理
8.2.2 戰場RSTA套用的典型感測器系統
8.2.3 美陸軍目標部隊網路感測器和分散式地面感測器集成系統
8.3 防生化網路
8.4 邊海防和周界警戒監視感測器系統
8.4.1 戰場感測器系統在邊海防警戒監視的套用及其系統方案
8.4.2 外軍典型系統裝備現狀
8.5 反狙擊手/火力的聲測定位(網路)系統
8.5.1 狙擊手/火力聲測定位原理及其系統方案
8.5.2 狙擊手/火力聲測定位系統發展與裝備概況
8.5.3 狙擊手/火力聲測定位系統典型裝備
8.6 智慧型彈藥系統(IMS)
8.6.1 智慧型地雷的發展及其重要作用
8.6.2 戰場感測器在智慧型地雷系統申的套用及其技術方案
8.6.3 智慧型地雷戰場感測器典型套用系統
8.6.4 美陸軍未來作戰系統智慧型彈藥系統(FCS-IMS)
8.7 分散式網路化信號情報偵收與干擾技術
8.7.1 分散式網路化綜合電子戰系統方案構想
8.7.2 美國DARPA的“狼群”(Wo1f-pack)計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