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銅燈是一件戰國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戰國銅燈高37.6厘米,口徑14.2厘米,底徑17.5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國銅燈
- 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院
- 所屬年代:戰國
- 高度:37.6厘米
戰國銅燈是一件戰國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戰國銅燈高37.6厘米,口徑14.2厘米,底徑17.5厘米。
戰國銅燈是一件戰國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戰國銅燈高37.6厘米,口徑14.2厘米,底徑17.5厘米。1...
燈,在古代被稱作鐙,青銅燈大約出現於戰國,到秦漢時廣為流傳,延續很長時間。這盞燈叫做跽坐人漆繪燈。“跽坐”,是跪的意思,“漆繪”則是燈體漆有彩色的漆,它的形狀是一個跪著的人雙手端著燈盤。跽坐人漆繪銅燈的發現,反映了...
人形銅燈為我國的國寶之一。高:21.3厘米 盤徑:11.5厘米 朝代:春秋戰國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發現歷史 1957年的一天,山東省諸城葛埠村顯得格外熱鬧。原來,當地村民在村頭打井時,無意間發現了一件樣式奇特的青銅器。很快,有關...
十五連盞銅燈,戰國燈具。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國王“錯”墓出土,高82.9厘米,是戰國時期出土的最高燈具。整體造型猶如一棵大樹,主幹矗立在鏤空夔龍紋底座上,由三隻獨首雙身、口銜圓環的猛虎托起。四周伸出七節樹枝,枝上...
定義:燈具的一種,是以銅作為燈具的主要零部件。特點:有質感、美觀、具有一定收藏價值、一般以歐式銅燈為主要流行趨勢。主要指青銅燈具。...“鐙”,“鐙”字偏旁從“金”,與所用質料有關。從出土文物證實,在戰國秦漢時期,燈具多...
戰國銅燈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思想的空前活躍、人的價值的提高,工藝美術突破禮制的局限,顯示出前所未有的活潑、自由的創作傾向,各種工藝美術都出現一些傑出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成就表現在青銅、漆器、玉石、琉璃、陶瓷、金銀、絲織...
戰國兩漢的連枝形銅燈比較常見,但多數只有樹幹和燈盞,在一盞燈上裝飾這么多的人物和動物,塑造的這樣妙趣橫生,實在是鳳毛麟角,難得一見。十五連盞銅燈的設計體現了中山國先人在廣闊的天地中表現自己所認識與想像的大千世界。人與自然...
一男子兩手持3盞燈盤,男俑頭部用白銀精心製作。男俑身穿長袍,廣袖低垂,長裙曳地,不僅顯得瀟灑自然,而且有利於器物平衡。一男子兩手持3盞燈盤,男俑頭部用白銀精心製作。男俑身穿長袍,廣袖低垂,長裙曳地,不僅顯得瀟灑自然,而且有...
銀首人俑銅燈,出土於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厝墓。1977年,銀首人俑銅燈出土。文物歷史 1977年,銀首人俑銅燈出土。文物特徵 銀首人俑銅燈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這盞燈可以自由調節燈光,髮髻、鬍鬚、眉毛、頭髮,一絲不亂高顴骨濃眉短須、...
戰國燈具以往人們所知甚少,大約是未見出土和傳世實物而致,甚至有文獻認為:“燈之起源,似始於秦漢,秦以前但有燭,而無燈。”本世紀40年代後,尤其是70年代以來,各地陸續出土了十幾件戰國銅燈,可清楚地看出戰國燈具已有很大發展,並...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燈具的材料上不斷的推陳出新,在中國,銅燈的出現可以追溯到青銅器時代,青銅器在當時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當時用青銅器做照明工具應該是貴族才享有的權利。到了戰國時期,以青銅質的為主體燈具,依舊多為貴族實用器...
十五盞連枝燈是古代銅燈的精品,由燈座和7節燈架組成。燈底座為透雕三隻夔龍,在蟠曲飛躍中巧妙將外圈與中間柱座連線在一起。下方以三隻雙身虎承托底座,虎口各銜一圓環。每個燈枝頂端各托一圓形燈盞,燈枝上為短尾猴長臂的猿猴形象...
戰國至秦漢時期燈具 勾蓮紋青玉燈 鑲嵌雲紋豆行燈 樹行同燈 銀首人俑銅燈 鳥柄青銅燈 跽坐人漆繪銅燈 象形銅燈 騎駱人行銅燈 立人形座銅燈 人行附勺銅燈 方座雁足銅燈 犀牛銅燈 爐形座銅燈 牛形座銅燈 臥羊銅燈 長信宮銅燈 當...
考古人員在二號墓的後室里發現了長信宮燈、朱雀銅燈和朱雀銜環杯等一大批珍貴文物,特別是在墓主的貼身隨葬品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枚“竇綰”銅質印章,這為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無可辯駁的證明。經過20多天的辛苦努力,二號墓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