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玉具銅劍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武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國玉具銅劍
- 館藏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 所屬年代:戰國
- 類別:武器
- 材質:銅
- 藏品編號:75511
- 質量範圍:0.01-1 kg
- 文物級別:二級
- 文物來源:發掘
-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 入藏時間:2001至今
- 規格尺寸:長63cm
戰國玉具銅劍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武器。
戰國玉具銅劍 戰國玉具銅劍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武器。
玉劍出現在春秋時期,盛行於戰國和西漢,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衰弱。戰國時期的玉劍,多是在銅劍上裝點玉質劍飾,出現在劍首或鞘末。劍首、格、璏(用於掛劍的鉤子)、珌等部位均用玉製成,稱為“玉具劍”。這件玉器出土於墓主人的腰間,玉色青白,體型扁平,呈一把帶鞘劍的形象,分為劍首、莖、格、璏、...
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西漢中期,鐵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劍體結構 青銅劍是我國古代戰爭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兵器。它一般是銅、錫合金冶煉製作而成的。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
春秋晚期至戰國可說是銅劍最發達的時期,除個別地區的劍反映了地域風格外,形制上一般都開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銅劍,絕大部分都有劍首,並普遍出現了劍格,但具劍箍的還較少。長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吳王夫差劍、吳王光劍、越王勾踐劍等等,都是這時期的重要作品。這些寶劍製作精美,表現了卓越的製作...
古代有6種冶銅工匠,分別是築、冶、鳧、栗、段、桃。築,制削刀;冶,制箭鏃、戈、戟;鳧,鑄鐘;栗,制量器;段,制鎛器;桃,鑄劍。將鑄劍列為一個工種可見其重要性,這是與當時中原銅劍興盛密切相關的。在戰國時期,中原鑄劍術取得了什麼突出成就。大冶鑄劍、巧奪神功製作銅劍的基本方法是鑄造,鑄造一...
戰國劍較短小,劍首小而薄,邊沿外敞,較鋒利,格少(多用銅、鐵),劍珌有厚長和薄短兩種,帶扣也小。魏晉南北朝起逐漸衰落。漢代玉具劍雖然造型、工藝基本繼承了戰國傳統風格,而圖案紋飾則更加新穎別致。器面除琢飾獸面、雲紋、谷紋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紋最具特色。只是到了明清時代,由於好古之風盛行,...
用玉來裝飾兵器,在我國始於西周,經春秋戰國至漢代到達頂峰。古代玉是珍貴之物,以玉裝飾劍稱為玉具劍,表示佩劍者的高貴身份和高尚品德。中國的玉具劍,是在劍的首、鐔和劍鞘的標、紕四個部位用玉作為裝飾。漢朝名劍 漢劍另一種詞義解釋指漢高祖劉邦斬白蛇之劍。赤霄:漢高帝所得,鐵,銘曰赤霄大篆書,三尺...
古代多用玉裝飾銅劍或鐵劍,稱為玉具劍。目前發現最早的玉具劍飾出現於西周,發展到戰國漢代逐漸有了較為固定的模式。一套完整的玉具劍一般有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璏(音衛)和玉劍珌四種。劍首與劍格是固定於劍身之飾,由於體形相對較小,不易把玩,傳世較少。劍璏和劍珌為附於劍鞘上之物,體形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