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木鎮墓獸

戰國木鎮墓獸

戰國木鎮墓獸是1971年湖南長沙瀏城橋出土1號墓出土的文物,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國木鎮墓獸
  • 館藏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71年
  • 所屬年代:戰國
文物尺寸,文物特徵,文物鑑賞,

文物尺寸

通高64厘米。

文物特徵

鎮墓獸身和座分別用整木雕刻而成。獸身作立柱節狀,身部稜角分明,獸首雕成捲雲狀,兩眼圓睜,口吐尖舌,猙獰可怕,頭頂有供插鹿角的兩個方孔,但鹿角已朽,頸部彎曲,身繪雲紋。獸座作方形,下有方形凸榫插入方形座的凹榫內,座上有橫或豎的寬凹槽,以增強其變化。全身髹黑漆褐色繪雲紋,增加了鎮墓獸的神秘感。

文物鑑賞

這是一種鎮墓辟邪用具,是楚文化中最富神秘意味的雕刻品。這種造型奇詭怪誕,面目猙獰,頗有讓人望而生畏之感。楚人墓室中設定的鎮墓獸,被認為是溝通地下和天上的神物。鎮墓獸由獸形首、真鹿角和方形座構成,方形底座四周雕刻或彩繪花紋,身軀置於方座正中,與底座套榫組合;頭部為面目猙獰、吐舌利齒、突額瞪目的獸形或人形,有單、雙頭之分;頭頂插有一對鹿角,鹿角少則幾叉,多則十幾叉。從戰國早期到晚期,鎮墓獸的頭部和身軀有直身屈身、單頭雙頭、獸面變人面、無舌變長舌、無頸變曲頸或長頸、猙獰變和善、獸面由彩繪變雕刻等變化。這種種變化無非都是渲染怪誕恐怖的色彩,隨著時間的推移、觀念的轉變,到戰國末期鎮墓獸形狀變得簡單、幾乎流於形式,以至慢慢地消失了。漢代代之而起的是一種新型的鎮墓神——頭插鹿角的“土偶人”守護墓主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