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戒波羅蜜多種性相,教義名詞。指菩薩應該具有的“戒”的品格,或大乘種性在“戒”上的體現。其中有關處世待人部分,尤見大乘菩薩道精神。《瑜伽師地論》卷三五詳加解說:“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軟品(指輕微)不善身、語、意業,不極暴惡,於諸有情,不極損惱;雖作惡業,疾迷能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於諸眾生,性常慈愛;於所應敬,時起奉迎,合掌問訊,現前禮拜,修和敬業。”“善順他心,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離顰蹙,先言問訊。於恩有情,知恩知報。於來求者,當行質直,不以諂誑而推謝之。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不以卒暴。性常喜樂修諸福業,於他修福”,尚能獎助。“若見若聞,他所受苦”,“過於自受”。“於少罪中尚深見怖,何況多罪。於他種種所應作事,所謂商、農、放牧、事王、書印、算數、善和諍訟、追求財寶、守護諸積、方便出息及以施捨、婚姻集會,於是一切如法事中,悉與同事;於他種種斗訟諍競,或餘所有互相惱害,能令自他無義無益,受諸苦惱,於是一切非法事中,不與同事。善能制止所不應作,謂十種惡不善道。不違他命,善順於他,同忍向戒。”“恚心害心,不久相續,隨生隨舍。”“尊重實語,不誑惑他。”“敬愛有德,如實贊彼。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