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的原野盛宴》講的就是一個小孩子的野地童年,他不用刻意像外來客一樣去融入野地,因為他一落草就是野地的孩子,本身就生在野地、長在野地,和野地里的野花野草野兔野鴿一樣,可以憑著渾身野氣,很輕鬆地和各種野物怪人打成一片,簡直就是“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的林中赤子。一個無邪無畏的野孩子,飽嘗野棗野葡萄野草莓,喝著漁鋪老人的美味魚湯,敢於躲到老林子裡自築的小窩過夜,樂於跟荒島上的野貓探險獵奇。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已經64歲的張煒回憶起童年,是一個魔幻樂園。長大後,張煒把無數的童年故事稍加改變,寫進了作品裡,但仍然有許多沒有寫過。2020年初出版的《我的原野盛宴》,是張煒的第一部非虛構作品。在這本書中,他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從童真生活寫起,以工細的筆觸再現半個世紀前的濱海荒原,盡寫野地悲歡、萬物競逐、神異紛呈的斑斕大地。
人物介紹
“我”
“我”是一個心性純淨、好奇敏感、有心事的孤獨的學齡前男孩,又是一個大膽的、什麼都要嘗試的成長中的娃娃。“我”時常遏制不住奔跑的衝動,帶了冒險精神在林中遊蕩,一次次做出驚人之舉:從林中抱回小豬來養、把銀狐抱回家,養了失群的大雁一個冬天,跟沙地蟻獅、跟土中紅蛹都能玩很久,自認可與原野草木動物互通心曲。“我”不是“半島世界”中那類在人類社會摧折中忐忑隱忍的主人公,而是向陽成長、風中招搖。“我”對環境的適應過程與調試能力、建立周邊關係的能力與主動融入的友善立場,顯示了一種健全與豐盈的個體精神生態,也彌合了當代文學中人與自然越來越疏離、甚至對立的關係。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兒童成長
《我的原野盛宴》塑造了一個跟著外婆長大,在森林中奔跑著“追趕心事”的孩子。他在與自然和人事不斷歷練中,呈現出成長特有的張力,“前面的一切在吸引我,我飛快地跑近,然後又匆匆地告別”。相比兒童文學中一般的“頑童”形象,張煒筆下的孩子更像是“自然之子”,他不那么頑劣,也不總是安分;他熱衷於探險,不斷突破大人的設限,也懂得敬畏自然,在自然面前收斂不羈的心性;喜歡動物,也有對動物不信任自己時的失望和難過;對生活知足、快樂,也有對遠方爸爸的思念、擔憂;眷戀家園,也會認真地想自己未來去向哪裡;受質疑時感到難堪,但還是堅持心中的真實;對於成人眼中駭人怪異的存在,雖然害怕卻能接納,認定那是有情有義的存在;對戕害生命的惡人惡事毫不掩飾地憎惡,想盡辦法阻止和破壞;發現可憐人身上的力量,並報以善意同情時,也充滿了羨慕和欣賞。
在張煒筆下,兒童成長的過程就是融入自然,面對生命、認識生命本質的過程,是自我不斷對更廣大世界的渴望與經歷,也是內心不斷尋找、反叛和超越的過程。張煒沒有刻意迴避生活給孩子帶來的困惑和傷痛,他尊重兒童與它們共處的能力。這些孩子面對自然的洗禮,在自然中收穫領悟而非大人的說教中成長,在身心自由中豐富著自己童年的生態與成長。
藝術特色
鄉土美學
《我的原野盛宴》呈現出對鄉土美學價值的重視,用與兒童生命渾然一體的地域文化,鑄造生動而鮮活的“童年地標”。作品描繪了膠東地區特有的和睦人情、風物傳說、鄉土飲食和語言。採藥人、獵人、捕魚人進出林子時,到小茅屋歇腳、喝水、抽菸,有時送一點東西。孩子們跟著採藥人、看園人、守林人、捕魚人,收穫生產生活中獨有的見聞和經驗。外婆就地取材,自製的美食讓人垂涎欲滴,有吃了渾身都是力氣的香面豆,好吃到無法形容的柳黃、豆芽、野蔥、小乾魚、花生碎,還有紅薯玉米碴綠豆烙的薄餅子;咬一口滿嘴香甜摻了金色脆瓜的蓬鬆大蒸饃;雪白的小沙蘑菇餅、桂花棗花餅,槐花、南瓜、芋頭、地瓜餅,用李子汁和面做的大花饅頭;撒了榆錢粉的鮮美無比的黃蛤麵條;春天的薺菜丸子、野蒜蘸醬、苦菜肉捲兒、楊樹胡大包子、柳芽湯,夏天的泥鰍豆腐、海毛菜涼粉、海蜇酸辣湯,秋天的甜李子花捲、蘋果盅、野蜜糕、白菜秋刀魚,冬天的蟹子醬卷餅、蝦粉雞蛋、乾菜鹹魚、大棗年糕……魚湯里有小薊葉兒、姜和蔥,還有紫色小鮮果;做玉米餅和地瓜時要點燃松塔,做魚時就燒蘋果枝,燉地瓜時使用雜木。還有地窖里的寶貝:魚醬、野莓醬、桑葚醬、西紅柿醬,用蒲根和魔法釀成的喝一口就再也忘不了的蒲根酒……除了人情和美食,還有山野和海邊特有的精靈和野物的傳聞。
神話特性
《我的原野盛宴》開篇就是“野宴”,作者毫無保留地告訴讀者,採藥人老廣遇到了一樁“好事”,也就是“這林子裡的精靈要請客”,在一個大樹墩子上用大螺殼、木片、柳條小籃、樹皮盛上“最好的吃物”,不光有花紅果兒、煮花生、栗子核桃、大饅頭、炸魚、燒肉,還有一壺老酒。老廣自稱曾救過一隻老兔子,“如今成了精”,這酒宴分明是來答謝他的。當然,這只是老廣自己講的,沒有證人。外祖母也只當聽“故事”,說他“哪裡都好,就是太能吹了”。一句話就消解了野宴的真實性。但就是這個“吹牛”牽動了全書的筋骨,把《我的原野盛宴》的話語空間躍升到了神話的維度。也就是說,主人公的敘述立場決定了這部作品的神話性。儘管它的外殼是非虛構,但是敘述人對兔子精大擺野宴這件事的確信,使得他的童年故事擁有一個超世俗的神聖空間,自己動手代替精靈造出假想的野宴。所以,這部作品就不單單是讓讀者“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還帶讀者進入一個浩渺的神話世界。這樣的原野不只是世俗經驗中的眼見為實,還有看不到、聽不到、感覺不到的神秘事物。
作品評價
在海邊林野中長大的張煒推出兒童小說《我的原野盛宴》,將多彩家園的山川海灘、風花雪月、飛禽走獸、自然萬物、風俗人情融入作品,真摯書寫勇氣、憐憫、哀傷、友誼、忠誠、犧牲和愛。
(文學評論家梁鴻鷹評)《我的原野盛宴》擺出了一個盛宴,在這個盛宴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蒲公英、白頭翁、長尾灰喜鵲、蓖麻等等,當然也可以看到“會思想的蘆葦”。這部作品當中有一種自然主義,或者說一種中國的自然主義文學的開拓。
(評論家何向陽評)
該書所描繪的大自然向我們指引出人生的永恆夢想和生活的至真之樂。不需說教,也無需規訓,而是將生在這片大地上口口相傳的故事娓娓道來。這或許是文學甚至整個文學領域,對於我們的國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的原野盛宴》不是一個遊蕩飛奔在野地的少年如何征服自然的蠻荒敘事,而是懷著純淨之心,總是愛自由想像的孩子們如何與自然萬物相互陪伴、相互關愛。這些孩子們對世界、對萬物所持有的謙敬的態度,正是現代社會的我們所應該不斷學習的。
(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評)這是一部描寫過去歲月和大自然的書,有著獨特的文學品質。小說化的細節描寫,使內容鮮活而生動,但本質上,這是一部非虛構作品。作家乘著記憶的時光機回到當年,重新審視在海邊林野間度過的孩童歲月,不由得情動於中。他以質樸的筆墨記錄了那時的生活經歷,為我們講述了幾十個天真感人的故事。綠色的林莽,豐饒的原初,飽含的意趣……源自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充盈於每一個故事,而隨處可見的動植物常識,又使得文本具有廣博的科學人文意味,極大地拓展了閱讀的空間和意義。這樣的作品,既適合青少年,也適合成人。
(人民美術出版社原社長汪家明評)《我的原野盛宴》在疫情初期出版恰逢其時。人們在此時產生了認真反思人與自然、與動植物關係以及人類自身定位等問題的迫切需要。張煒對其非虛構性質的強調更加說明了這部作品的社會意義。作品藉助令人嘆為觀止的林中生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層面、人倫情感層面、個體精神層面的生態建構,展現了不一樣的童趣。《我的原野盛宴》雖不是大部頭的宏闊建構,卻注定是張煒兒童文學創作中“半島世界”文學版圖上的一座里程碑。
(魯東大學張煒文學研究院張煒研究所所長路翠江評)出版信息
2020年1月,《我的原野盛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煒,中國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棲霞市人。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
古船》《
九月寓言》《
刺蝟歌》《
外省書》《
你在高原》《
獨藥師》《
艾約堡秘史》《我的原野盛宴》《
尋找魚王》等作品。作品獲優秀長篇小說獎、“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茅盾文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特別獎、南方傳媒傑出作家獎、京東文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