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我從書院門走來》一書,是寧夏大學歷史系教授、82歲的白述禮先生撰寫的一部自傳,是白教授繼出版了《大唐靈州鎮將》、《大明慶靖王朱栴》、《走進靈州》、《史學探微》四部歷史學專著以後,推出的又一部新著,是一位歷史學者自己寫自己的八十多年歷史。該書自2004年白述禮教授72歲開始撰寫,斷斷續續敲打電腦鍵盤,寫了十年,到82歲才完稿付梓。全書23.8萬多字,圖文並茂,收入大小約1000幅圖片,既是一部《白述禮傳記》體作品,又是一部《白述禮畫傳》。該書有中央軍委辦公廳俞源將軍題寫書名;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和白愛平博士撰寫序言;陳育寧教授、於志鴻先生、饒良倫教授、孫尚斌先生題詩祝賀。該書是由寧夏大學校長何建國教授特別關照,作為“寧夏大學優秀學術著作叢書”出版基金資助的一部自傳體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化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眾多優秀著作中的又一部著作。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從書院門走來
- 作者:白述禮
- ISBN:書 號: ISBN 978-988-13283-5-9/W.1807
- 類別:傳記
- 頁數:356頁
- 定價:82.00元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裝幀:裝幀設計 白述禮 李冬梅 白子恆
- 開本:787×1092mm
- 序言作者:舒 乙 白愛平
- 書名題字 :俞 源
- 特邀編審:徐傳洲
- 責任編輯:白潤田 白 雪
- 責任校對:白金蕾 陳安迪
作者介紹,圖書目錄,書院之夢,
作者介紹
白述禮寧夏大學歷史系教授。1933年12月,生於陝西省三原縣一個書香門第。曾先後就讀於三原縣民治國小、佛光國小、陝西省立三原中學、北京市第二中學和北京大學五所名校。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國家分配到寧夏吳忠市任中學歷史教師。1981年,調寧夏大學歷史系任教,先後評為講師、副教授、教授開設史學概論、世界近代史、俄國史課程。獲寧夏區級、校級科研獎八項。提出古靈州城址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今吳忠市和靈武市都是古靈州的繼承者,都擁有古靈州的輝煌歷史的觀點,得到專家學者的認同。發表論文、文章百餘篇。出版專著《大唐靈州鎮將》、《大明慶靖王朱栴》、《走進靈州》、《史學探微》和《我從書院門走來》五部。2009年在寧夏電視台主講《大明慶王》三集電視片。1993年4月至5月,出訪中亞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白家三代教師,1992年10月,寧夏教育廳授予他家“教師世家”掛匾。
圖書目錄
目錄
題詩祝賀 陳育寧 於志鴻 饒良倫 孫尚斌…………………………………… 1
序 舒 乙 白愛平………………………………………………………………… 1
目錄 前言……………………………………………………………………… 1、4
第一章天南海北故鄉情 家鄉陝西三原城…………………………………… 1
一、老家三原 關中名縣……………………………………………………………… 1
二、曾祖貢生 書香門第………………………………………………………………… 7
三、我的祖母 聰明能幹………………………………………………………………… 12
四、我的父親 國小校長………………………………………………………………… 15
五、偉大母親 勤勞持家……………………………………………………………………25
六、兄妹五人 各有成就……………………………………………………………………27
七、幸福童年 永遠懷念……………………………………………………………………39
第二章國小民治佛光 國中師範三中……………………………………………… 43
一、于右任建 民治國小……………………………………………………………………43
二、維護自尊 轉學佛光……………………………………………………………………47
三、日機轟炸 罪不可赦……………………………………………………………………48
四、競爭激烈 三中備取……………………………………………………………………49
五、三中國中 一年高師……………………………………………………………………51
六、三原中學 老師同學……………………………………………………………………55
七、三原解放 歡天喜地…………………………………………………………… 59
八、不當教師 要去北京……………………………………………………………………60
九、四次躲避 終生教師……………………………………………………………………62
十、離開陝西 搭車進京……………………………………………………………………64
第三章京城八年風華茂(上)———北京二中之歌………………………………… 66
一、北京華百壽胡同甲九號……………………………………………………………… 66
二、大哥幫我轉學到北京二中…………………………………………………………… 67
三、二中———北京市重點中學………………………………………………………… 68
四“、好好地玩”———舒乙的話……………………………………………………… 72
五、北京星海大合唱團…………………………………………………………………… 73
六、二中教師的恩情……………………………………………………………………… 74
七、“可愛的一群”……………………………………………………………………… 77
八、北京市中學畢業生大會……………………………………………………………… 89
九、北京二中高中五三級畢業60 周年聚會…………………………………………… 90
十、北京二中的三年是一生最愉快的三年……………………………………………… 91
十一、舒乙到我家了……………………………………………………………………… 93
第四章京城八年風華茂(下)———未名湖之夢…………………………………… 96
一、北京大學,最高學府美名揚………………………………………………………… 98
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101
三、同窗五年,天南海北舞蹁躚………………………………………………………… 107
四、六十年來,與同學之間的來往……………………………………………………… 114
五、53 級同學經歷豐碩業績概覽……………………………………………………… 114
六、北京安外,同窗相見難辨認………………………………………………………… 144
七、塞北江南,北大學子………………………………………………………………… 146
八、北大五年,親情友情暖我心………………………………………………………… 149
九、北大歷史學系同窗及系友、校友饋贈專著書目…………………………………… 153
十、老同學們閱《未名湖之夢》來信及發E-mail 摘要……………………………… 154
第五章塞北江南廿三載(上)———師範女中巴浪紅旗……………………… 164
一、北大學子 吳忠師範……………………………………………………………… 166
二、吳忠女中 戀愛成家……………………………………………………………… 170
三、經歷“文革 風風雨雨………………………………………………………… 178
四、到巴浪湖 半年返回……………………………………………………………… 182
五、重返縣城 紅旗中學……………………………………………………………… 183
六、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185
七、慈祥父親 臨終一面……………………………………………………………… 189
第六章塞北江南廿三載(下)———東乾農田農機社企業………………… 191
一、另闢蹊徑 棄教從政………………………………………………………………… 191
二、從政開始 進征辦兵………………………………………………………………… 191
三、徵兵結束 上東乾渠……………………………………………………………… 195
四、進農田辦 工作一年………………………………………………………………… 197
五、正式調入 縣農機局………………………………………………………………… 198
六、縣社企局 工作四年……………………………………………………………… 201
七、北大團委 遲到改錯……………………………………………………………… 205
第七章寧夏大學十三年 講師副教授教授………………………………………… 206
一、改革開放 調入寧大………………………………………………………………… 206
二、北京山東 考察學習………………………………………………………………… 208
三、評為講師 繼續拼搏………………………………………………………………… 209
四、夫人調動 羊腿故事………………………………………………………………… 209
五、師大進修 史學概論………………………………………………………………… 212
六、飛赴瀋陽 世界史會………………………………………………………………… 218
七、校友重逢 回憶北大………………………………………………………………… 219
八、北戴療養 廈門進修………………………………………………………………… 220
九、世界歷史 任課論文………………………………………………………………… 226
十、由副教授 晉升教授………………………………………………………………… 230
十一、夫人和我 相繼住院……………………………………………………………… 233
十二、二兒兒媳 調到東部…………………………………………………………… 234
十三、中亞之行 人民友好……………………………………………………………… 235
十四、學術會議 東南西北……………………………………………………………… 241
第八章 我的八十華誕 親朋好友祝賀…………………………………………… 250
一、六十壽辰…………………………………………………………………………… 251
二、七十大壽…………………………………………………………………………… 253
三、金婚………………………………………………………………………………… 256
四、八十華誕…………………………………………………………………………… 257
五、親情、友情和人緣…………………………………………………………………… 266
六、八十華誕百度詞條…………………………………………………………………… 276
第九章 我的退休退而不休 繼續研究寧夏歷史……………………………… 282
一、古靈州城址 初探到再探………………………………………………………… 283
二、靈州研究 三論收官……………………………………………………………… 288
三、靈州歷史專著大唐靈州鎮將…………………………………………………… 292
四、第一部藩王專著 大明慶靖王朱栴……………………………………………… 306
五、靈州歷史文集 專論走進靈州…………………………………………………… 313
六、古靈州在今吳忠觀點 獲區內外專家學者認同………………………………… 315
七、史學探微———歷史學專著的收官之作……………………………… 316
八、網上新發現:我的兩部專著、一張信札被書商網上高價拍賣………………… 334
九、雙節喜慶《我從書院門走來》付梓……………………………………………… 334
附錄一:陝西青島北京廣州探訪親友大事記憶…………………………………… 340
附錄二:我創建、參編的29 條中文百科詞條……………………………………… 344
後記……………………………………………………………………………………… 351
序言
序 (白述禮自傳)
舒 乙
白述禮教授邀我為他寫的自傳寫序,我一口答應。他這部自傳正式名稱是《我從書院門走來》,大約23 萬多字,是一個歷史學家寫他自己的歷史,一個現代書生的歷史。
我和白述禮是北京二中的高中同學,同窗三年,可謂知根知底,用北京話說,是“發小兒”。後來他考上北大,我去留蘇,有很長的時間沒有接觸。改革開放之後,又聯絡上了,見過面,寄過書。他是一位特別熱情的人,老同學聚會時,只要通知他,他會一個人專程由銀川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只為一次短暫的相聚! 令人感動,覺得他非常可愛。
他退休之後,潛心著述,寫過幾部研究地方史的專著,寄給我看。我一一讀過,覺得挺有內容。他在自己的領域之中稱得是一名行家裡手,是一位專門家。
我答應白述禮為他的自傳寫序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講,白述禮是一個典型,一個普通的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典型。因為,他和成千上萬同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有一個非常奇特的成長過程。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一心要報效祖國,為人民服務,但是他們走過的道路卻極其坎坷,吃過很多苦,他們中有許多人蒙過冤,受過罪,有著不堪回首的甚至千奇百怪的遭遇。他們的處境雖曾有不幸,可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很多實際貢獻,是一批偉大的勞動者、開拓者和實幹家,為共和國的發展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勞苦功高。這樣的人,不該被歷史記錄下來嗎?正是如此,白述禮的自傳,看似是他個人的傳記,實則是那一代人的歷史縮寫,有其代表性,有其共性,有其典型性。這叫作在個性中包含著共性,在特殊性當中孕育著普遍性。所以,這部自傳是有價值的,應該被推薦,被出版,供閱讀。
我覺得白述禮的自傳還有它非常特別的地方,與眾不同。首選,它是一位歷史學家寫的自傳。歷史學家生性好考證,重史料,寫東西一定要有根有據,在某一個小關節上也要引述許多資料,有史書的,有地方志的,有口述記錄的,譬如開篇中講他的故鄉,講他的曾祖父,也都一一詳細考證,引得讀者深入淺出,層層跟進,興趣昂然,感到此公的說道真有趣,太考究了,扎紮實實,全是實貨,於是不得不由衷欽佩,擊掌叫好!
白述禮的自傳再一個特點是,說到哪兒,馬上原文刊載,信呀,照片呀,賀詞呀,序呀,評論呀,目錄呀……這也是特別的地方,真是有獨到之處,處處顯出一個歷史學家的作風和習慣,叫作“三句話不離本行”吧。
以上湊在一起,這本自傳,不是一部奇書嗎,既有典型性,又有特殊性,真的,可以一讀,值得一讀。
舒乙: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之子,作家、書畫家、文化學者。北京人。1935 年生於青島市。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中央文史館員,白述禮教授北京二中的老同學。
書院之夢
白愛平
叔父述禮先生的自傳《我從書院門走來》即將在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囑我寫一篇書序。作為晚輩後學,心中著實有幾分忐忑。先生於髦耋之年仍舊筆耕不輟,歷史學專著《大唐靈州鎮將》、《走進靈州》、《大明慶靖王朱栴》和《史學探微》諸作,相繼問世。每於燈下細讀,獲益良多。《我從書院門走來》是先生自述平生之作,讀來更覺親切可感,於是不揣鄙陋,試為一序。
白氏郡望雖在太原,前清時其中一支寓居關中池陽,開枝散葉也算繁勝。印象中的陝西三原縣書院門祖居,比較模糊,總是一片青磚灰瓦的比較寬敞也比較破舊的院落。倒是祖居所在的地名頗有一番文雅翰墨的氣息。元延祐七年(1320)邑人建立學古書院,其後年久,逐漸頹廢又多次重修。於是,祖居所在之處,留下了“書院巷”、“書院門”的地名。
當年的學古書院古色古香迂腐陳舊,難以與現代的教育機構相較。但每次回想起來,總是夾雜著一縷微妙的情緒。幾輩先人,眾多鄉鄰,幼為童生,長為教習,雖然時光荏苒舊時不再,那世代耕讀淳樸無邪的濃濃鄉音,令人不覺悠然神往。學古書院是私學,邑人自建院舍自聘教習,府縣享其教化民治之功,而無車薪斗糧之費。更因其私學的性質,主講、協理諸人均可自彰其說,由此形成關中理學中的三原學派,其各自樹立不事因循的學術品格尤令人欽慕。
關中文化如砥如石,厚重堅實。關中學人浸潤其中,品格自然溫潤質樸。述禮先生就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代表。先生是“其言藹如”的仁義之人,數十年致力於史學研究,著述嚴謹篤實,自成風範;文章風格素樸流暢,讀來如沐春風,翔實親切;教導後學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蘭蕙桃李布滿天下;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張載:《張子語錄語錄中》)的人生理念,更宜於我輩始終秉持。
2014 年5 月於西安
白愛平,女,白述禮教授侄女,陝西三原縣人,1970年生。西北大學文學碩士,陝西師範大學文學博士。西安石油大學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