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過渡時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和階級鬥爭》是許滌新編著的政治經濟類著作,首版時間是1958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我國過渡時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和階級鬥爭
- 作者:許滌新
- 首版時間:1958年
- 類別:政治經濟類
《我國過渡時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和階級鬥爭》是許滌新編著的政治經濟類著作,首版時間是1958年。
《我國過渡時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和階級鬥爭》是許滌新編著的政治經濟類著作,首版時間是1958年。作品目錄 一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平改造的根據 二國家資本主義的幾種形式 三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過程 四在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
9、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在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針指導下,第一步把私人資本引導到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上來,第二步逐步地變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為社會主義經濟。10、加強黨的領導作用,是中國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徹底勝利的保證。過渡時期...
劉少奇:《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劉少奇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6-183頁。最近,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開會時,毛澤東同志就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找參加會議的資本家談了兩次話。對...
中國過渡時期總路線1953年制定,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造並舉,也就是三大改造和一五計畫。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
本書是許滌新先生對中國過渡時期經濟的理論概括。是從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事業的角度觀察我國國民經濟變化的重要著作。全書論述了在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前提下,中國怎...
1952年,在中國的國民經濟恢復階段即將結束,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即將開始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為了使民主人士和工商界更好地了解黨的方針政策,...
過渡時期的必然性 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必需經過一個過渡時期,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產生和形成的特點所決定的。在社會主義以前的歷史發展中,新社會的經濟關係基本上是在舊社會內部產生和逐步形成的。無論是封建主階級推翻奴隸主階級的革命...
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完成,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被消滅了。至此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概內容為:公私合營,贖買政策 歷史意義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
2.1953年制定第一個五年計畫:開展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逐步進行三大改造 3.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1956年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在中...
對於工人階級和社會主義革命來說,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剝削階級是被消滅的對象;作為可以接受共產黨和工人階級領導的社會力量,又是團結和改造的對象。路線與任務 到1952年我國國民經濟得以恢復,民主革命遺留任務已經完成,經濟、政治及社會...
解放生產力。在整個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限制和反限制、改造和反改造的鬥爭是我國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階級鬥爭的主要形式。 1956年,我國在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張玉瑜編寫的《過渡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主要論述我國過渡時期(1949—1956年)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關於過渡時期理論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實行的國家資...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 應是照耀我們各...
在中國的實踐毛澤東發展了列寧關於過渡時期國家資本主義的思想,肯定國家資本主義在中國是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和逐步完成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經之路。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了從低級到高級的各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有步驟地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可以...
對私營進出口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中國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內容之一。是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組成部分。當時黨對民族資本主義進出口商2採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相結合的政策,即利用他們在海外的貿易關係和他們經營進出...
周總理和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宋劭文 楊尚昆談過渡時期總路線/蘇維民 建國後的手工業合作化運動/程子華 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回憶/許滌新 回憶民生輪船公司的公私合營/劉惠農 逐步實現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季龍 “對資改造”決策的出...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
原工商業者有兩層含義:一是泛指1956年以前所有從事工業﹑商業的人員,有大戶即資本家或者資本家代理人,也有小商小販、小手工業者、小業主等小戶;二是特指1956年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對象——資本家及其代理人。
過渡時期總路線是“一化三改”、“一體兩翼”的總路線。簡要介紹 “一化”就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這是主體;“三改”即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方面要求發展社會主義工業,使我國由落後的...
實行和平贖買的原因:1、就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我國經濟形式非常嚴峻,2、和平贖買政策可以減少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阻力,3、工商業資產階級力量比較大,用和平方式可以團吉他們投入到三大改造中,4、我黨當時經濟知識相對還比較匱乏,用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