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 作者:蘇星
- 出版時間:1980年10月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171 頁
- 定價:0.40 元
- 裝幀:平裝
- 統一書號:4001-378
《我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星
中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是在土地改革以後進行的。在改造過程中,以自願互利原則為基礎,創造性地採取了三個互相銜接的步驟:第一步,組織帶有社會主義萌芽的互助組;第二步,在互助組的基礎上組織以土地入股和統一經營為特點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第三步,組織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通過...
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即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的對於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簡介 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
第一章主要闡述農業改造的理論淵源,包括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康帕內拉、溫斯坦萊等人的土地公有思想,空想共產主義者歐文、傅立葉的農業協作思想,馬克思恩格斯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思想。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和《論土地國有化》等著作中提出了在社會主義土地國有化基礎上有計畫地發展農業的思想,但沒有解決農業生產的...
中央農村工作部於1954年10月10日至31日在北京召開第四次農業互助合作會議。會議認為,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事業發展的大體步驟將是:第一步,先於1957年前後基本完成初級合作化,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再陸續轉入高級合作化,在這時期內只實施初步的技術改良和部分的機械耕作。第二步,約在第三、第四個五年計畫時期,將...
《寧夏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專題研究》是2006年12月1日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講述了寧夏農業社會主義相關知識,並對其改造進行了深入研究。內容簡介 綜述 文獻資料 中央及西北局檔案 中共中央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 中共中央批轉中央農村工作部關於目前各地建立 農業生產合作社情況與問題向中央的報告 中共中央...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以前,一般都存在多種經濟成分,既有個體私有制,又有資本主義私有制。這兩者是有原則區別的,因此改造時必須採取不同的政策。中國資本主義的改造是採取和平贖買的方式實現的,而對於個體經濟,則採取互助合作的方式達到改造的目的。就改造的外延而言,包括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漁業...
如果這六十萬個社辦好了,那就可以有把握地做到:在一九五七年組織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農戶加入合作社,使現有形式的農業生產合作杜在全國主要農業區成為主要的生產形式。 根據上述情況和其他因素,預計我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事業發展的大體步驟將是:第一步,先於一九五七年前後基本上完成初級的合作化,...
黨和政府從開國以來,就把私營工商業放在國家的統籌安排之內,實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而私營工商業者就在1956年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形勢下,接受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辦法,從而使全國私營工商業基本上完成了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社會主義改造能夠同時基本上...
1953年8月毛澤東第一次對過渡時期總路線作了比較完整的文字表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隨後,經過毛澤東經過修改,中宣部起草的...
蘇星(1926~ 2008)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人。經濟學家。《紅旗》雜誌副總編輯,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兼《求是》雜誌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著有《我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再生產的理論與實踐》等。人物生平 蘇星,原名王振寰,中國經濟學家。生於原熱河省建平縣(今內蒙古自治...
以重工業為核心是這一時期工業化的鮮明特色,由於中國的工業化基礎十分薄弱,蘇聯式的工業化道路能幫助中國在較短時期內快速建立全面工業化的基礎,將中國由自給自足的農業國轉變為現代化的工業國,此外,新政權急需發展的國防工業也需要重工業的支持。在社會主義改造方面,一五計畫規定:要建立對農業、手工業、私營工...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集約化、企業化、商品化的要求日益增強,股份合作制必將成為我國農業實現第二次飛躍的第二次改革。綜合看來,我國土地產權制度以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為分水嶺。在此以前,實行的是封建性質的土地地主所有制和個體農民所有制,以及與此相對應的租佃經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