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用文字和影像記錄農村生活變遷的圖書,從文化、生活、農業、建築等方面反映現代農民的生活。其中有當下的影像,也有多年前的老照片;有記錄個人的影像,也有追蹤記錄全家的影像……透過這些波瀾不驚的影像,圖書展現了農村生活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現了城鎮化進程中留存的一些有溫度的記憶。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們村:中國城鎮化影像實錄
- 作者:徐艷娟 晉永權
- 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
- 頁數:43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攝影出版社
- 外文名:Return of the Native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790009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12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攝影者,以他們自己或是父輩的家鄉為起點,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探鄉之旅。當我們信手翻閱這些圖片,在那些充滿細節的文字間流連時,不由得被深深打動。那就是一份鄉愁,或者說是我們這個社會曾經的一份共同記憶。本書同樣可以帶給那些偶然翻閱的人們一些此時此地、正歷經變革的鄉村生活的樣貌,並因此觸摸到一份陌生或熟悉,或欣喜或驚異的感受,以及關於家鄉的回憶或想像。讓我們一起在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中感知吾鄉吾土的溫暖與厚重。
作者簡介
徐艷娟,《大眾攝影》雜誌社主編,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
晉永權,著名紀實攝影家。
晉永權,著名紀實攝影家。
圖書目錄
前言
小山村:帶魚只剩下魚肚皮
程店:誰也記不清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
膏良周:化學反應早已悄然發生
五里後:這可是我的家喔
陳樓村:見一面、換一遍
十里店:里是里、面是面
葛岔村:祖母透過小格窗戶的微笑
富強村:照片裡藏著新城市的起點
陳河家:看車來車往覺得
生活簡直太美好了
西江:臘肉香腸酸湯
魚辣子雞熏魚米酒……
雪岱山村:幾乎每個家庭
都有一個變遷故事
董各莊:不知道下一個
落腳點將在何方
後記:近鄉情怯
小山村:帶魚只剩下魚肚皮
程店:誰也記不清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
膏良周:化學反應早已悄然發生
五里後:這可是我的家喔
陳樓村:見一面、換一遍
十里店:里是里、面是面
葛岔村:祖母透過小格窗戶的微笑
富強村:照片裡藏著新城市的起點
陳河家:看車來車往覺得
生活簡直太美好了
西江:臘肉香腸酸湯
魚辣子雞熏魚米酒……
雪岱山村:幾乎每個家庭
都有一個變遷故事
董各莊:不知道下一個
落腳點將在何方
後記:近鄉情怯
後記
後 記:近鄉情怯
終於可以坐下來,為這本書寫幾句後記了。
從2012 年年底,接受《大眾攝影》雜誌主編徐艷娟指派的任務,來做這個項目的小班長至今,倏忽之間,一年過去了。這期間,12 位參與城鎮化影像調查的年輕攝影記者、圖片編輯,或自由攝影師,大家一道反覆開會討論,觀看彼此的階段性成果,坦誠地提出意見與建議。當講述者還在滔滔不絕,或解釋,或發揮,或乾脆陷入沉思時,便當總會悄悄地拎進雜誌社狹小的辦公室。在項目管理者李馨精心安排下,周末下午的討論,總會帶著餐後揮之不去的煙火氣。當然,這也是大家不願出門吃飯,浪費寶貴時光的緣故。
初春,北京金寶街依然蕭瑟,寒氣逼人。這間會議室窗戶緊閉,因觀看照片需要,專業遮光窗簾又總是緊緊拉上,在這樣的氣氛中,講述自己的故鄉村莊,講述遙遠或熟悉或陌生的鄉下人及其生活,沉默也好,鬨笑也罷,認同,甚至爭論,總之,一切都非同尋常。大家都認真了。12 位項目參與人年齡大約在25 歲到35 歲之間,全部從事與影像相關的工作,其中10 位生活工作在北京,白熒在貴州,王勇在河南,作為一個集體,即其樂融融,又充滿暗戰。12 省,12 人,12 個村莊,聽起來都挺美的,可誰願意自己成為最差的一個,或在中途因個人水平能力原因而不得不退出呢?
2013 年1 月25 號,春節到來之前半個月,我們制定出了“項目拍攝要求”,李馨在這一天午後發給了大家。那一天北京的天氣還不錯,太陽懶懶的透著些許光芒。項目參與者中的一些人即將踏上返鄉的旅程,我們也期待,那些選擇回到自己家鄉村莊過年的參與者,能夠在這個春節有所收穫,除了吃喝想心事外,還能夠有些別的。與往年不同,這個春節,他們的背包里增加了一張紙的分量:
一、圖像化
城鎮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本次拍攝反映的主題可以是一個村莊(鎮)
城鎮化之前,之中或已完成的狀態,但要以圖為主,輔之以社會學調查報告。
二、拍攝框架
總體要求,文字細密,個案清晰。
1)每位攝影師在自己熟悉的省份選擇一個拍攝村莊(鎮),並利用時間事先找到那裡的地方志或其他資料看一看,對最近時期的狀況做到心中有數,便於調查。
2)選擇10 個家庭拍攝(如果某個家庭樣本十分豐富,可減少拍攝家庭)
3)每個家庭選擇1-2 幅歷史照片,比如之前的家庭合影等等,以增加主題的歷史感。對挑選出的影像要做詳細的調查,包括拍攝時間、地點、是哪些人、彼此的關係是什麼樣的,照片是在什麼情況下拍攝的等等。
4)如果有上述合影,可以利用春節等家庭成員最整齊的時候,在今天的場景中重現合影的狀態,人物不一定完全對應,可能有多有減,但可形成歷史與現實的對應感。為了體現這種對應感,可配合細密的文字調查,比如現今的親族關係,增加或減少人的遷徙方向等。
5)拍攝村莊或鎮的日常生活場景。勞作、生活、信仰、婚喪嫁娶等。拍攝量要足。特別注意拍攝因實施城鎮化,改變著的村莊景觀。
6)找一個制高點,拍攝村莊或鎮的全貌。
三、文字
1)要有一篇概述,3000 字左右,闡述為什麼選擇這個村莊或鎮作為拍攝地,論及調查內容。城鎮化前史,或城鎮化過程,以及那些已經完成城鎮化的村子狀況。具體情況酌情。同時要做一個該地與城鎮化有關的簡史,可以個性化、感性化,一條條列出來,比如某某年,誰成為第一個外出打工的人,某某年誰家首先買了拖拉機等,生活的、生產的、家庭的、集體的均可。
2)所選圖片要做好文字說明,文字要準確細緻,要有前因後果,體現出調查的結果來,每幅圖說300-500 字。
3)拍攝期間要注意對老信件、老照片、老文本的收集,可採取掃描或翻拍的形式,注意有原創色彩的對聯等細節。拍照力求公正、客觀、全面,多拍,便於後期編輯選擇。之所以把當初的方案摘錄一段放到這裡,主要想讓讀者諸君對照檢查一下方案與眼下呈現的文本之間到底有多少距離。大家開始討論這個項目的時候,不少參與者認為,實施起來難度不大,但隨著一次次尋訪,許多人碰到了困難,包括那些第一次踏進父輩、甚至祖輩村莊裡的參與者。那些常年掛在家人嘴邊的名字,對自己來說是如此陌生,接近時又是如此忐忑,甚至不知所措。在北京想像出來的拍攝場景,到了現場以後才發現,根本無法實施,原因或許就是根本見不到人,這么簡單。那些需要尋找的村莊老照片,很多時候無從找見,核對其拍攝信息來,受訪人往往語焉不詳,甚至一句“不就是你二姑姑結婚那一年拍的嗎?”了事。更有甚者,你的家鄉並不歡迎你在那拍照,或搞什麼城鎮化影像調查。越是這樣,不少參與者越發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在與時間賽跑。
初夏,再次聚集討論時,這些話題擺到了桌面上。但,在大家重新上路時,這些能夠說出來的困難都已經不再是困難了。或許田野里春天、夏天的萬千氣象,本身就會給人帶來無盡的希望。項目中期,原來的要求適當做了些調整。畢竟,之前大家都沒有做過這樣的調查,所謂“城鎮化影像”大抵該是個什麼樣子,只能在各自工作的過程去尋求答案。圍繞著事前制定的工作方案,各自有所側重吧。後來的討論中,彼此的差異,而不是相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收尾階段大約持續了兩三個月。參與者中有人志得意滿,有人五味陳雜,也有人覺得一切才剛剛開始,自己才進入狀態。更糟糕的是,有人到了截稿期還要再次趕赴那個已經去過三次的村莊,所做的工作僅僅是為了補充照片說明。正如中途出現過,自己的村莊並不歡迎自己的兒女回來搞什麼調查一樣,意外在成書的最後一刻還是發生了,一位最年輕(逼近90 後)的項目參與人,死活不交出稿件來,並且所有的聯繫方式,包括他最近的人都聯繫不上他,而他可是已經大大方方地領取了交通費的啊。項目組的成員們從生氣,變為擔憂,間隙,還討論了更為深刻的代際差異(Generation Gap)問題。這孩子到底怎么啦,不應該這樣啊,他從事的工作可是最講究時效的網路編輯工作啊!兩天后的夜半時分,終於見到他的簡訊:抱歉!稿子傳給您了。慶幸的是,他沒有為一代人代言。現實總會有那么多出乎意料的精彩與無奈之處,希望與失望並存、暢想與糾結同在,鄉村社會生活的急劇變遷,包括價值倫理及至人情世故的改變,幾乎讓每一位參與調查者陷入迷茫,甚至停下腳步,以至於有人到了截稿期限,就是交不出報告來。這可以理解,今之近鄉,誰人能不備感情怯,以至惶惑?鄉村,這一每個人心中的原色、底色,還是那樣色彩斑斕的心安之處嗎?凡此種種,書中盡有表述,相信也自有答案,這裡就不再複述了。
每一位參與者都有許多沒有說出口的話,甚至在他們呈現的文本里也無從表達。希望讀者諸君從這些辛苦得來的文本中讀出來,當然包括快樂、欣喜,還有期待,就像一位項目參與者說的那樣:“我們村裡的人說,能天天在家門口看汽車,那就幸福死了!”畢竟,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理解是那樣千差萬別,誰也無權把自己想像中的美好或糟糕的生活場景,無端地加到別人身上。
感謝中國攝影出版社社長趙迎新、總編輯高揚、編輯楊小華、設計衣釗等為此書出版所做的辛勤工作。項目參與者新華社編輯吳蓉、中國青年報編輯鄭萍萍、搜狐網編輯楊會等也在後期編輯過程中做了不少工作,一併謝過。寫到這裡,這本書的主編徐艷娟女士還在外地審閱書稿,那裡陽光燦爛天空湛藍大海揚波沙灘柔軟,她的細心耐心以及學識定會有最佳的發揮,為本書添彩增色!
就寫到這兒吧!
晉永權
2013 年10 月9 日晨於北京霧霾中__
終於可以坐下來,為這本書寫幾句後記了。
從2012 年年底,接受《大眾攝影》雜誌主編徐艷娟指派的任務,來做這個項目的小班長至今,倏忽之間,一年過去了。這期間,12 位參與城鎮化影像調查的年輕攝影記者、圖片編輯,或自由攝影師,大家一道反覆開會討論,觀看彼此的階段性成果,坦誠地提出意見與建議。當講述者還在滔滔不絕,或解釋,或發揮,或乾脆陷入沉思時,便當總會悄悄地拎進雜誌社狹小的辦公室。在項目管理者李馨精心安排下,周末下午的討論,總會帶著餐後揮之不去的煙火氣。當然,這也是大家不願出門吃飯,浪費寶貴時光的緣故。
初春,北京金寶街依然蕭瑟,寒氣逼人。這間會議室窗戶緊閉,因觀看照片需要,專業遮光窗簾又總是緊緊拉上,在這樣的氣氛中,講述自己的故鄉村莊,講述遙遠或熟悉或陌生的鄉下人及其生活,沉默也好,鬨笑也罷,認同,甚至爭論,總之,一切都非同尋常。大家都認真了。12 位項目參與人年齡大約在25 歲到35 歲之間,全部從事與影像相關的工作,其中10 位生活工作在北京,白熒在貴州,王勇在河南,作為一個集體,即其樂融融,又充滿暗戰。12 省,12 人,12 個村莊,聽起來都挺美的,可誰願意自己成為最差的一個,或在中途因個人水平能力原因而不得不退出呢?
2013 年1 月25 號,春節到來之前半個月,我們制定出了“項目拍攝要求”,李馨在這一天午後發給了大家。那一天北京的天氣還不錯,太陽懶懶的透著些許光芒。項目參與者中的一些人即將踏上返鄉的旅程,我們也期待,那些選擇回到自己家鄉村莊過年的參與者,能夠在這個春節有所收穫,除了吃喝想心事外,還能夠有些別的。與往年不同,這個春節,他們的背包里增加了一張紙的分量:
一、圖像化
城鎮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本次拍攝反映的主題可以是一個村莊(鎮)
城鎮化之前,之中或已完成的狀態,但要以圖為主,輔之以社會學調查報告。
二、拍攝框架
總體要求,文字細密,個案清晰。
1)每位攝影師在自己熟悉的省份選擇一個拍攝村莊(鎮),並利用時間事先找到那裡的地方志或其他資料看一看,對最近時期的狀況做到心中有數,便於調查。
2)選擇10 個家庭拍攝(如果某個家庭樣本十分豐富,可減少拍攝家庭)
3)每個家庭選擇1-2 幅歷史照片,比如之前的家庭合影等等,以增加主題的歷史感。對挑選出的影像要做詳細的調查,包括拍攝時間、地點、是哪些人、彼此的關係是什麼樣的,照片是在什麼情況下拍攝的等等。
4)如果有上述合影,可以利用春節等家庭成員最整齊的時候,在今天的場景中重現合影的狀態,人物不一定完全對應,可能有多有減,但可形成歷史與現實的對應感。為了體現這種對應感,可配合細密的文字調查,比如現今的親族關係,增加或減少人的遷徙方向等。
5)拍攝村莊或鎮的日常生活場景。勞作、生活、信仰、婚喪嫁娶等。拍攝量要足。特別注意拍攝因實施城鎮化,改變著的村莊景觀。
6)找一個制高點,拍攝村莊或鎮的全貌。
三、文字
1)要有一篇概述,3000 字左右,闡述為什麼選擇這個村莊或鎮作為拍攝地,論及調查內容。城鎮化前史,或城鎮化過程,以及那些已經完成城鎮化的村子狀況。具體情況酌情。同時要做一個該地與城鎮化有關的簡史,可以個性化、感性化,一條條列出來,比如某某年,誰成為第一個外出打工的人,某某年誰家首先買了拖拉機等,生活的、生產的、家庭的、集體的均可。
2)所選圖片要做好文字說明,文字要準確細緻,要有前因後果,體現出調查的結果來,每幅圖說300-500 字。
3)拍攝期間要注意對老信件、老照片、老文本的收集,可採取掃描或翻拍的形式,注意有原創色彩的對聯等細節。拍照力求公正、客觀、全面,多拍,便於後期編輯選擇。之所以把當初的方案摘錄一段放到這裡,主要想讓讀者諸君對照檢查一下方案與眼下呈現的文本之間到底有多少距離。大家開始討論這個項目的時候,不少參與者認為,實施起來難度不大,但隨著一次次尋訪,許多人碰到了困難,包括那些第一次踏進父輩、甚至祖輩村莊裡的參與者。那些常年掛在家人嘴邊的名字,對自己來說是如此陌生,接近時又是如此忐忑,甚至不知所措。在北京想像出來的拍攝場景,到了現場以後才發現,根本無法實施,原因或許就是根本見不到人,這么簡單。那些需要尋找的村莊老照片,很多時候無從找見,核對其拍攝信息來,受訪人往往語焉不詳,甚至一句“不就是你二姑姑結婚那一年拍的嗎?”了事。更有甚者,你的家鄉並不歡迎你在那拍照,或搞什麼城鎮化影像調查。越是這樣,不少參與者越發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在與時間賽跑。
初夏,再次聚集討論時,這些話題擺到了桌面上。但,在大家重新上路時,這些能夠說出來的困難都已經不再是困難了。或許田野里春天、夏天的萬千氣象,本身就會給人帶來無盡的希望。項目中期,原來的要求適當做了些調整。畢竟,之前大家都沒有做過這樣的調查,所謂“城鎮化影像”大抵該是個什麼樣子,只能在各自工作的過程去尋求答案。圍繞著事前制定的工作方案,各自有所側重吧。後來的討論中,彼此的差異,而不是相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收尾階段大約持續了兩三個月。參與者中有人志得意滿,有人五味陳雜,也有人覺得一切才剛剛開始,自己才進入狀態。更糟糕的是,有人到了截稿期還要再次趕赴那個已經去過三次的村莊,所做的工作僅僅是為了補充照片說明。正如中途出現過,自己的村莊並不歡迎自己的兒女回來搞什麼調查一樣,意外在成書的最後一刻還是發生了,一位最年輕(逼近90 後)的項目參與人,死活不交出稿件來,並且所有的聯繫方式,包括他最近的人都聯繫不上他,而他可是已經大大方方地領取了交通費的啊。項目組的成員們從生氣,變為擔憂,間隙,還討論了更為深刻的代際差異(Generation Gap)問題。這孩子到底怎么啦,不應該這樣啊,他從事的工作可是最講究時效的網路編輯工作啊!兩天后的夜半時分,終於見到他的簡訊:抱歉!稿子傳給您了。慶幸的是,他沒有為一代人代言。現實總會有那么多出乎意料的精彩與無奈之處,希望與失望並存、暢想與糾結同在,鄉村社會生活的急劇變遷,包括價值倫理及至人情世故的改變,幾乎讓每一位參與調查者陷入迷茫,甚至停下腳步,以至於有人到了截稿期限,就是交不出報告來。這可以理解,今之近鄉,誰人能不備感情怯,以至惶惑?鄉村,這一每個人心中的原色、底色,還是那樣色彩斑斕的心安之處嗎?凡此種種,書中盡有表述,相信也自有答案,這裡就不再複述了。
每一位參與者都有許多沒有說出口的話,甚至在他們呈現的文本里也無從表達。希望讀者諸君從這些辛苦得來的文本中讀出來,當然包括快樂、欣喜,還有期待,就像一位項目參與者說的那樣:“我們村裡的人說,能天天在家門口看汽車,那就幸福死了!”畢竟,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理解是那樣千差萬別,誰也無權把自己想像中的美好或糟糕的生活場景,無端地加到別人身上。
感謝中國攝影出版社社長趙迎新、總編輯高揚、編輯楊小華、設計衣釗等為此書出版所做的辛勤工作。項目參與者新華社編輯吳蓉、中國青年報編輯鄭萍萍、搜狐網編輯楊會等也在後期編輯過程中做了不少工作,一併謝過。寫到這裡,這本書的主編徐艷娟女士還在外地審閱書稿,那裡陽光燦爛天空湛藍大海揚波沙灘柔軟,她的細心耐心以及學識定會有最佳的發揮,為本書添彩增色!
就寫到這兒吧!
晉永權
2013 年10 月9 日晨於北京霧霾中__
序言
前 言
我們村,一說出口,是否會勾起你的遙遠記憶;或者,這對於你來說只是一個考古學意義上的用語。
我們中的許多人,或者再向上追溯兩三代人——我們的父輩或祖父輩,大都有鄉村生活的經歷。正如費孝通先生在其“鄉土中國”的開篇中所言: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所以如果可以沉下心來細讀,相信本書中那些貌似波瀾不驚的鄉村影像以及那些細碎生動的文字必然會勾起許多人關於家鄉的回憶或想像。
與書中波瀾不驚的影像不同,這本書的緣起得益於一個波瀾壯闊的主題:中國城鎮化進程影像實錄。這是一個由《大眾攝影》雜誌社提起,並得到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支持的公益項目,旨在以影像的方式記錄中國社會城鎮化進程中的點滴變化。據說這個項目在專家委員會評審時得到這樣的評價:它的成書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很程式化,也可能很好看。作為編者,我們自是會向“好看”的方向努力。所謂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的過程,它也是當今中國社會正在歷經的一個重要階段。城鎮化的進程既給社會帶來了各種發展的紅利預期,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著慣有的鄉村形態,以及承載其上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家族結構、風俗民情。有這樣一個數據,最近10 年間中國消失的村莊有90 萬個。試想,作為攝影的觀看,如果未能將這些變化以及變化之中的融合與衝突連結成一個時代的記憶,會是怎樣的遺憾?!
當然,試圖通過一本書去展現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鎮化的過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能做的只是為這個進程留存一些有溫度的記憶。記得曾看過一本小書:《1900 年,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黑白印刷,樸實無華,讀來卻讓人興趣盎然。拍攝者是一位叫詹姆斯·利卡爾頓的攝影師。
100 多年前,他來到中國,從香港北上,在當時最繁華的城市行走,拍下了許多平實生動的影像,並附有翔實的情景說明。今天,當我們信手翻閱這些圖片,在那些充滿細節的文字間流連時,不由得被深深打動。通過這些圖片,你似乎可以觸摸到100 多年前那些和你有著血脈聯繫的城市面貌、生活氣息,它們與今天如此不同,卻又絲絲相扣。那就是一份鄉愁,或者說是我們這個社會曾經的一份共同記憶吧。如果百多年之後,在某個未知的午後,本書可以同樣帶給那些偶然翻閱的人們一些此時此地、正歷經變革的鄉村生活的樣貌,並因此觸摸到一份陌生或熟悉,感受到一些欣喜或驚異時,便該是這本書所有創作者與編者的慰藉。
奉命寫這篇文字時,書稿已付梓在即,在此要特別感謝晉永權老師作為策劃人的盡心竭力。這本書的最初立項起因於我們的一次偶遇閒談。十幾天之後,再一次碰面時他已在一個小本子上勾畫出整個項目的執行方向,包括村莊的選擇、攝影者的選擇、呈現的方式等等。再之後,12 位年輕攝影人被召集到一起,以他們自己或是父輩的家鄉為起點,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探鄉之旅。大家對拍攝的投入是隨著回鄉的腳步漸次深入的,例行的拍攝總結會也從最初的正襟危坐到後來的談笑風生。每個人都在細述自己家鄉鄰里的同時又興味盎然地走入他人的村莊。
“我素來認為要知道鄉村的秘密和農民的隱情,唯有到鄉下去居住,並且最好是到自己的本鄉本土去居住。”這是晉永權老師在項目開展之初傳給我的一封郵件。整個郵件,就只董時進先生的這一段話,卻一直成為整個團隊分享的精神和理念。
再次感謝12 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攝影者,感謝晉永權老師自始至終的傾情付出,感謝中國文聯及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的信任與支持,感謝中國攝協王瑤書記、王鄭生副書記的無私指導,感謝中國攝影出版社各位編輯以及為本書付出辛苦和努力的所有人士,感謝正在翻閱此書的讀者,讓我們一起在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中感知吾鄉吾土的溫暖與厚重。
徐艷娟
2013 年北京__
我們村,一說出口,是否會勾起你的遙遠記憶;或者,這對於你來說只是一個考古學意義上的用語。
我們中的許多人,或者再向上追溯兩三代人——我們的父輩或祖父輩,大都有鄉村生活的經歷。正如費孝通先生在其“鄉土中國”的開篇中所言: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所以如果可以沉下心來細讀,相信本書中那些貌似波瀾不驚的鄉村影像以及那些細碎生動的文字必然會勾起許多人關於家鄉的回憶或想像。
與書中波瀾不驚的影像不同,這本書的緣起得益於一個波瀾壯闊的主題:中國城鎮化進程影像實錄。這是一個由《大眾攝影》雜誌社提起,並得到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支持的公益項目,旨在以影像的方式記錄中國社會城鎮化進程中的點滴變化。據說這個項目在專家委員會評審時得到這樣的評價:它的成書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很程式化,也可能很好看。作為編者,我們自是會向“好看”的方向努力。所謂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的過程,它也是當今中國社會正在歷經的一個重要階段。城鎮化的進程既給社會帶來了各種發展的紅利預期,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著慣有的鄉村形態,以及承載其上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家族結構、風俗民情。有這樣一個數據,最近10 年間中國消失的村莊有90 萬個。試想,作為攝影的觀看,如果未能將這些變化以及變化之中的融合與衝突連結成一個時代的記憶,會是怎樣的遺憾?!
當然,試圖通過一本書去展現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鎮化的過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能做的只是為這個進程留存一些有溫度的記憶。記得曾看過一本小書:《1900 年,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黑白印刷,樸實無華,讀來卻讓人興趣盎然。拍攝者是一位叫詹姆斯·利卡爾頓的攝影師。
100 多年前,他來到中國,從香港北上,在當時最繁華的城市行走,拍下了許多平實生動的影像,並附有翔實的情景說明。今天,當我們信手翻閱這些圖片,在那些充滿細節的文字間流連時,不由得被深深打動。通過這些圖片,你似乎可以觸摸到100 多年前那些和你有著血脈聯繫的城市面貌、生活氣息,它們與今天如此不同,卻又絲絲相扣。那就是一份鄉愁,或者說是我們這個社會曾經的一份共同記憶吧。如果百多年之後,在某個未知的午後,本書可以同樣帶給那些偶然翻閱的人們一些此時此地、正歷經變革的鄉村生活的樣貌,並因此觸摸到一份陌生或熟悉,感受到一些欣喜或驚異時,便該是這本書所有創作者與編者的慰藉。
奉命寫這篇文字時,書稿已付梓在即,在此要特別感謝晉永權老師作為策劃人的盡心竭力。這本書的最初立項起因於我們的一次偶遇閒談。十幾天之後,再一次碰面時他已在一個小本子上勾畫出整個項目的執行方向,包括村莊的選擇、攝影者的選擇、呈現的方式等等。再之後,12 位年輕攝影人被召集到一起,以他們自己或是父輩的家鄉為起點,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探鄉之旅。大家對拍攝的投入是隨著回鄉的腳步漸次深入的,例行的拍攝總結會也從最初的正襟危坐到後來的談笑風生。每個人都在細述自己家鄉鄰里的同時又興味盎然地走入他人的村莊。
“我素來認為要知道鄉村的秘密和農民的隱情,唯有到鄉下去居住,並且最好是到自己的本鄉本土去居住。”這是晉永權老師在項目開展之初傳給我的一封郵件。整個郵件,就只董時進先生的這一段話,卻一直成為整個團隊分享的精神和理念。
再次感謝12 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攝影者,感謝晉永權老師自始至終的傾情付出,感謝中國文聯及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的信任與支持,感謝中國攝協王瑤書記、王鄭生副書記的無私指導,感謝中國攝影出版社各位編輯以及為本書付出辛苦和努力的所有人士,感謝正在翻閱此書的讀者,讓我們一起在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中感知吾鄉吾土的溫暖與厚重。
徐艷娟
2013 年北京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