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之歌》一書由英仕曼亞洲文學獎得主蘇童寫作。該書以優美至極的散文格式寫就,講述了作者在蘇州街頭晃晃悠悠成長的南方童年。行船、流水、城北的橋及夏日街頭三三兩兩的人群等瀰漫著南方水氣氤氳的生活讓人悠閒中又感覺說不出的悵然。全文細膩寫實,真情流露。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個時代的童年“老照片”
一套大作家寫給小讀者的兒時回憶
一套最適合家長和孩子共讀的名家美文
一套大作家寫給小讀者的兒時回憶
一套最適合家長和孩子共讀的名家美文
作者簡介
蘇童,1963年生於江蘇蘇州。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7年發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使其成為“先鋒派”的主將。代表作品《妻妾成群》曾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小說《米》、《紅粉》、《婦女生活》也先後被搬上銀幕。現任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多部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等文字。
圖書目錄
六十年代,一張標籤
六十年代,一張標籤
初入學堂
九歲的病榻
狗刨式游泳
恐怖的夜晚到哪裡去了
腳踏車之歌
童年的一些事
童年的一些事
女裁縫
三棵樹
金魚熱
船
雨和瓦
城北的橋
夏天的一條街道
夏天的一條街道
吃客
螺螄
滷菜
魚頭
綢布
點心
白鐵鋪子
理髮店
肉鋪
賣藥
茶館店
過去隨談(代後記)
六十年代,一張標籤
初入學堂
九歲的病榻
狗刨式游泳
恐怖的夜晚到哪裡去了
腳踏車之歌
童年的一些事
童年的一些事
女裁縫
三棵樹
金魚熱
船
雨和瓦
城北的橋
夏天的一條街道
夏天的一條街道
吃客
螺螄
滷菜
魚頭
綢布
點心
白鐵鋪子
理髮店
肉鋪
賣藥
茶館店
過去隨談(代後記)
後記
說到過去,回憶中首先浮現的還是蘇州城北的那條百年老街。一條長長的灰石路面,炎夏七月似乎是淡淡的鐵鏽紅色,冰天雪地的臘月里卻呈現出一種青灰的色調。從街的南端走到北端大約要花費十分鐘,街的南端有一座橋,以前是南方城池所特有的吊橋,後來就改成水泥橋了。北端也是一座橋,連線了蘇滬公路,街中間則是我們所說的鐵路洋橋。鐵路橋凌空跨過狹窄的城北小街,每天有南來北往的火車呼嘯而過。
我們街上的房屋、店鋪、學校和工廠就擠在這三座橋之間,街上的人也在這三座橋之間走來走去,把時光年復一年地走掉了。現在我看見一個男孩背著書包滾著鐵箍在街上走過,當他穿過鐵路橋的橋洞時,恰恰有火車從頭頂上轟隆隆地駛過,從鐵軌的縫隙中落下火車頭噴濺的水汽,而且有一隻蘋果核被人從車窗里扔到了他的腳下。那個男孩也許是我,也許是大我兩歲的哥哥,也許是我的某個鄰居家的男孩。但是不管怎么說,那是我童年生活的一個場景。
我從來不敢誇耀童年的幸福,事實上我的童年有點孤獨,有點心事重重。我父母除了擁有四個孩子之外基本上一無所有。父親在市裡的一個機關上班,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腳踏車來去匆匆;母親在附近的水泥廠當工人,她年輕時曾經美麗的臉到了中年以後經常是浮腫著的,因為疲累過度,也因為身患多種疾病。多少年來父母親靠八十多元錢的收入支撐一個六口之家,可以想像那樣的生活多么艱辛。
我母親現在已長眠於九泉之下,現在想起她拎著一隻籃子去工廠上班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籃子裡有飯盒和布納鞋底,飯盒裡有時裝著家裡吃剩的飯和蔬菜,有時卻只有飯沒有別的,而那些鞋底是預備給我們兄弟姐妹做棉鞋的。她心靈手巧卻沒有時間,必須利用工余休息時納好所有的鞋底。
在漫長的童年時光里,我不記得童話、糖果、遊戲和來自大人的過分的溺愛,我記得的是清苦,記得一盞十五瓦的黯淡的燈泡照耀著我們的家,潮濕的未澆水泥的磚地,簡陋的散發著霉味的家具,四個孩子圍坐在方桌前吃一鍋白菜肉絲湯,兩個姐姐把肉絲讓給兩個弟弟吃,但因為肉絲本來就很少,挑幾筷子就沒有了。
母親有一次去醬油鋪買鹽掉了五元錢,整整一天她都在尋找那五元錢的下落。當她徹底絕望時,我聽見了她那傷心的哭聲,我對母親說:“別哭了,等我長大了掙一百塊錢給你。”說這話的時候我大概只有七八歲,我顯得早熟而機敏,它撫慰了母親,但對於我們的生活卻是無濟於事的。
那時候我最喜歡的事情是過年。過年可以放鞭炮、拿壓歲錢、穿新衣服,可以吃花生、核桃、魚、肉、雞和許多平日吃不到的食物。我的父母和街上所有的居民一樣,喜歡在春節前後讓他們的孩子幸福和快樂兒大。
當街上的鞭炮屑、糖紙和瓜子殼被最後打掃一空時,我們一年一度的快樂也隨之飄散。上學、放學、作業、打玻璃彈子、拍煙殼——因為早熟或者不合群的性格,我很少參與街頭孩子的這種遊戲。我經常遭遇的是這種晦暗的難挨的黃昏,父母在家裡高一聲低一聲地吵架,姐姐躲在門後啜泣,而我站在屋檐下望著長長的街道和匆匆而過的行人,心懷受傷後的怨恨:為什麼左鄰右舍都不吵架,為什麼偏偏是我家常常吵個不休?
我從小生長的這條街道後來常常出現在我的小說作品中,當然已被虛構成“香椿樹街”了。街上的人和事物常常被收錄在我的筆下,童年的記憶非常遙遠卻又非常清晰,從頭拾起令我有一種別夢依稀的感覺。
我初入學堂是在一九六九年秋季,仍然是動盪年代。街上的牆壁到處都是標語和口號,現在讀給孩子們聽都是荒誕而令人費解的了,但當時每個孩子都對此耳熟能詳。我記得我生平第一次寫下的完整句子都是從街上看來的,有一句特別抑揚頓挫:“革命委員會好!’’那時候的孩子沒有學齡前教育,也沒有現在的廣告和電視文化的薰陶,但滿街的標語口號教會了他們寫字認字,再愚笨的孩子也會寫“萬歲”和“打倒”這兩個詞組。
國小校是從前的耶穌堂改建的,原先牧師布道的大廳做了學校的禮堂,孩子們常常搬著凳椅排著隊在這裡開會,名目繁多的批判會或者開學典禮,與昔日此地的宗教儀式已經是南轅北轍了。這間飾有圓窗和彩色玻璃的禮堂以及後面的做了低年級教室的歐式小樓,是整條街上最漂亮的建築了。
我的啟蒙教師姓陳,是一個溫和的白髮染鬢的女教師,她的微笑和優雅的儀態適宜於做任何孩子的啟蒙教師,可惜她年齡偏老,而且患了青光眼,到我上三年級時她就帶著女兒回湖南老家了。後來我在學生生涯里有了許多老師,最崇敬的仍然是這位姓陳的女教師,或許因為啟蒙對於孩子彌足珍貴,或許只是因為她有那個混亂年代罕見的溫和善良的微笑。
我們街上的房屋、店鋪、學校和工廠就擠在這三座橋之間,街上的人也在這三座橋之間走來走去,把時光年復一年地走掉了。現在我看見一個男孩背著書包滾著鐵箍在街上走過,當他穿過鐵路橋的橋洞時,恰恰有火車從頭頂上轟隆隆地駛過,從鐵軌的縫隙中落下火車頭噴濺的水汽,而且有一隻蘋果核被人從車窗里扔到了他的腳下。那個男孩也許是我,也許是大我兩歲的哥哥,也許是我的某個鄰居家的男孩。但是不管怎么說,那是我童年生活的一個場景。
我從來不敢誇耀童年的幸福,事實上我的童年有點孤獨,有點心事重重。我父母除了擁有四個孩子之外基本上一無所有。父親在市裡的一個機關上班,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腳踏車來去匆匆;母親在附近的水泥廠當工人,她年輕時曾經美麗的臉到了中年以後經常是浮腫著的,因為疲累過度,也因為身患多種疾病。多少年來父母親靠八十多元錢的收入支撐一個六口之家,可以想像那樣的生活多么艱辛。
我母親現在已長眠於九泉之下,現在想起她拎著一隻籃子去工廠上班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籃子裡有飯盒和布納鞋底,飯盒裡有時裝著家裡吃剩的飯和蔬菜,有時卻只有飯沒有別的,而那些鞋底是預備給我們兄弟姐妹做棉鞋的。她心靈手巧卻沒有時間,必須利用工余休息時納好所有的鞋底。
在漫長的童年時光里,我不記得童話、糖果、遊戲和來自大人的過分的溺愛,我記得的是清苦,記得一盞十五瓦的黯淡的燈泡照耀著我們的家,潮濕的未澆水泥的磚地,簡陋的散發著霉味的家具,四個孩子圍坐在方桌前吃一鍋白菜肉絲湯,兩個姐姐把肉絲讓給兩個弟弟吃,但因為肉絲本來就很少,挑幾筷子就沒有了。
母親有一次去醬油鋪買鹽掉了五元錢,整整一天她都在尋找那五元錢的下落。當她徹底絕望時,我聽見了她那傷心的哭聲,我對母親說:“別哭了,等我長大了掙一百塊錢給你。”說這話的時候我大概只有七八歲,我顯得早熟而機敏,它撫慰了母親,但對於我們的生活卻是無濟於事的。
那時候我最喜歡的事情是過年。過年可以放鞭炮、拿壓歲錢、穿新衣服,可以吃花生、核桃、魚、肉、雞和許多平日吃不到的食物。我的父母和街上所有的居民一樣,喜歡在春節前後讓他們的孩子幸福和快樂兒大。
當街上的鞭炮屑、糖紙和瓜子殼被最後打掃一空時,我們一年一度的快樂也隨之飄散。上學、放學、作業、打玻璃彈子、拍煙殼——因為早熟或者不合群的性格,我很少參與街頭孩子的這種遊戲。我經常遭遇的是這種晦暗的難挨的黃昏,父母在家裡高一聲低一聲地吵架,姐姐躲在門後啜泣,而我站在屋檐下望著長長的街道和匆匆而過的行人,心懷受傷後的怨恨:為什麼左鄰右舍都不吵架,為什麼偏偏是我家常常吵個不休?
我從小生長的這條街道後來常常出現在我的小說作品中,當然已被虛構成“香椿樹街”了。街上的人和事物常常被收錄在我的筆下,童年的記憶非常遙遠卻又非常清晰,從頭拾起令我有一種別夢依稀的感覺。
我初入學堂是在一九六九年秋季,仍然是動盪年代。街上的牆壁到處都是標語和口號,現在讀給孩子們聽都是荒誕而令人費解的了,但當時每個孩子都對此耳熟能詳。我記得我生平第一次寫下的完整句子都是從街上看來的,有一句特別抑揚頓挫:“革命委員會好!’’那時候的孩子沒有學齡前教育,也沒有現在的廣告和電視文化的薰陶,但滿街的標語口號教會了他們寫字認字,再愚笨的孩子也會寫“萬歲”和“打倒”這兩個詞組。
國小校是從前的耶穌堂改建的,原先牧師布道的大廳做了學校的禮堂,孩子們常常搬著凳椅排著隊在這裡開會,名目繁多的批判會或者開學典禮,與昔日此地的宗教儀式已經是南轅北轍了。這間飾有圓窗和彩色玻璃的禮堂以及後面的做了低年級教室的歐式小樓,是整條街上最漂亮的建築了。
我的啟蒙教師姓陳,是一個溫和的白髮染鬢的女教師,她的微笑和優雅的儀態適宜於做任何孩子的啟蒙教師,可惜她年齡偏老,而且患了青光眼,到我上三年級時她就帶著女兒回湖南老家了。後來我在學生生涯里有了許多老師,最崇敬的仍然是這位姓陳的女教師,或許因為啟蒙對於孩子彌足珍貴,或許只是因為她有那個混亂年代罕見的溫和善良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