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現代農業分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由國立
四川大學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受四川省教育廳委託代辦四川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開設的農科農藝課程。
1958年3月,“
成都會議”後,為適應農業經濟發展對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需要,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農業廳將成都高級農校的果樹栽培、農作物栽培、植物保護3個專業,學生459人、教師30餘人;郫縣農機校的農作物栽培專業與溫江專區農業合作幹部學校合併,建立了四川省立溫江專區農業學校。同年,創立農學專業。
2013年,作物生產技術專業被列為中央財政重點扶持專業。
2014年,學院根據成都市委、市政府指示和產業發展需求,以原農學園藝分院作物生產技術、植物保護專業與畜牧獸醫分院食品加工技術三個專業為基礎組建現代農業分院。
辦學條件
專業設定
根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現代農業分院開設作物生產技術、植物保護、食品加工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農產品質量檢測5個高職(專科)專業。
師資力量
根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現代農業分院共有教職員工3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6人,講師13人;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13人;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2人,中國教育二十年名師獎獲得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院級教學名師3人。
教學建設
根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現代農業分院建設有國家級骨幹專業1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1個,四川省高職院校100個重點建設專業1個;擁有國家級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1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四川省級示範專業1個,四川省級骨幹專業1個;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市級精品課程1門,院級精品課程4門;分院擁有5000餘平方米現代農業綜合實訓室、作物栽培、遺傳育種、土壤肥料、植物病理、微生物、昆蟲、農藥、農業機械、食品加工、食品檢測、食品分析、食品貯藏等專業實訓室;擁有占地70餘畝的智慧型化溫室、無土栽培、植物組織培養、食用菌栽培、實訓大棚以及500畝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等;校企合作共建校外生產實訓基地30餘個。
國家級骨幹專業(1個):作物生產技術
國家級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1個):生物技術(園藝)實訓基地
中央財政專項重點支持專業(1個):作物生產技術
四川省級示範專業(1個):作物生產技術
四川省級骨幹專業(1個):作物生產技術
四川省重點專業(1個):作物生產技術
四川省高職院校100個重點建設專業(1個):作物生產技術
國家級精品資源課程(1門):種子加工技術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農業氣象
四川省級精品課程(3門):植物保護、農業氣象、農業氣象省級
成都市級精品課程(1門):園林植物保護
2017年9月7日,學院韓春梅教授主持的教學改革課題《植物組織培養教學模式改革研究》榮獲第七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9年11月,分院學生參加由中國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主辦、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2019年全國農業職業院校技能比賽,在植物組培培養項目中獲得三等獎。
2019年6月,分院學生參加由國家林業與草原局主辦的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林草技能大賽,獲得高職組“林草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賽項三等獎。
2018年11月,分院學生參加首屆成都市“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鑫磊耘耕家庭農場”在眾多本科院校創業項目獲得比賽一等獎。
2018年10月,分院學生參加由教育部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分院參賽項目《冕寧縣益豐源種養殖農業新模式-特色經濟作物複種栽培產業扶貧》獲得大賽銅獎。
根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現代農業分院分院16名學生到中國台灣地區“1+1+1”聯合培養院校參加學習,分院教職工遠赴國外或境外學習。引入
國光、四川邡牌種業等相關企業,共建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實現訂單培養,頂崗實習。與
甘孜州政府合作 ,開展“1+2”作物生產技術專業訂單班。與四川省種子站、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多家企業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頂崗實習基地和學生就業基地。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2月,現代農業分院建設有國家農業部設立的大麥綜合試驗站,有2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4個校級科研平台。
校級科技創新團隊:藥用植物滇重樓新品種培育和栽培新技術的研究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李麗娟)、馬鈴薯主糧化新品種的引進及種薯繁育體系建設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韋獻雅)
校級科研平台:物脫毒與細胞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無人機飛防協同創新中心、作物品種特異性鑑定(DUS)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科研成果
根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現代農業分院分院有“玉米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項目”、農業部產業體系“成都大麥綜合試驗站”課題和國家科技部973子項目《南方優良飼草選育與分子聚合育種體系的基礎研究》等科研項目。分院教師主持(參與)973項目、部(省)級、學院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總計3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300餘篇。
2015年,現代農業分院葉少平教授參與研究的《高產、抗病、廣適大麥新品種“川農飼麥1號”的選育及推廣套用》項目獲2014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9年,現代農業分院葉少平教授參與(排名第4)研究的《優質高產飼用大麥新品種選育及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獲2019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文化傳統
截至2019年11月,現代農業分院有植物保護協會、作物栽培與耕作協會、質檢協會、種子協會、無人機協會、愛美食協會等社團;常年開展植物昆蟲標本製作大賽、“田園之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等文化活動。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