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動因

成本動因

成本動因是導致對於資源消耗變化、影響質量和周期時間的任何事件和情形。一個作業可能具有多個動因。成本動因並不需要數量化,但是它對於作業動因和資源動因的選擇有重要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本動因
  • 外文名:cost driver
  • 類型:作業成本計算法
  • 影響因素:成本、d所導致的行為等
  • 分類:執行動因、數量動因和強度動因
簡介,分類,執行動因,數量動因,強度動因,影響因素,選擇因素,重點,必要性,

簡介

(cost driver)
定量成本
從定量角度而言,成本動因的確認可通過在各種動因和相互成本之間進行相關性分析而展開;就較為主觀的手段來說,成本動因的確認又可通過涉及成本的部門和主管討論決定。因此,影響成本動因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四個:
(1)計算成本動因的成本;
(2)選定成本動因與實際作業消耗間的相關性;
(3)成本動因的採用所導致的行為;
(4)採用成本動因的數量。

分類

作業成本法下,從成本歸屬的角度,作業成本動因可分為三類:執行動因、(均衡)數量動因和強度動因。

執行動因

若某項作業被重複執行時,每次作業消耗的資源費用差別很小,這時作業的執行次數即可作為成本動因。作業成本除以作業執行次數,即是作業成本動因率。在設計作業成本系統時,一定要在分析有關作業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作業主體的意見,慎重確認執行動因,以避免由此引起成本動因信息失真。常見的具有執行動因的作業有訂單處理等。
成本動因成本動因

數量動因

當某項作業多次執行中,資源費用的消耗表現出明顯的變異,不過若資源費用的消耗跟作業時間或其他數量量度之間存在近似的正比例關係,這時稱成本動因為數量動因。數量動因可表現為作業時間,也可表現為耗費資源的體積、重量等量度。作業成本除以數量動因的總計,即可得到成本動因率。同執行動因相比,數量動因的精確度有了質的提高,但套用數量動因的成本費用也增加了很多,為每種產品都可能多次消耗不同的作業,觀察和記錄每次作業花費的時間或資源耗費的數量是一項繁雜而龐大的工作。有些公司在套用作業成本方法的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了編制“複雜程度指數”的方法。假定成本計算對象的複雜程度與消耗某作業時花費的時間或其他度量成正比例,則可以一定複雜程度的成本計算對象為基準,將其他成本計算對象與之進行複雜程度的對比,得出複雜程度指數。分配成本費用時,複雜程度指數乘以基準成本計算對象的數量動因,即可作為參與指數編制的成本計算對象的數量動因了。

強度動因

有些產品、勞務或顧客需要一些具有特殊性的作業,在作業執行過程中資源的耗費並不具備執行動因或數量動因的條件,這時需要對作業作個別追蹤記錄,直接把作業成本歸屬於成本計算對象。這種成本動因稱之為強度動因,由於直接歸屬作業成本,所以不需要計算成本動因率。套用強度動因進行成本的數量歸屬是最精確的,也是最符合邏輯的,但花費成本最多。只有那些作業成本較大、每次執行時資源消耗又無規律可循的作業,才套用強度動因。如同樣是由安裝調試作業中心執行的某次產品的安裝調試作業,由於技術要求高,需聘請外來專家,租用外單位的高級儀器,並且作業時間集中等原因,跟一般作業區別較大,不宜採用執行動因或數量動因,則應直接把成本歸屬到產品中去。

影響因素

選擇因素

毫無疑問,計算成本動因的成本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成本——效益分析對於任何新的成本管理程式而言是適宜的。其次,是成本動因同涉及的成本相關似乎是一個不言而喻的應考慮的因素。他們之間的相關性可通過統計的方法或直觀的確定,然而,成本——效益考慮應優先於對較高相關性的關注。再次,應考慮的又一個因素是動因的行為或刺激方面。減少動因將降低報告成本,從而激勵企業法人去努力減少交易或所採用的任何動因的數量。最後,尚有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即採用成本動因的數量。企業通常都要經歷一個確認很多的成本動因,來重新匯總成本庫並選擇有限數量成本動因的過程。最終選定成本動因的數量取決於成本庫的數量、成本的多樣性、所要求的精確程度和成本——效益密不可分。

重點

儘管確認適宜的成本動因能為企業實現降低成本目標創造條件,但確認過程實施起來仍有三個難點:
(1)重新匯總成本庫和成本動因過程帶來的不準確性。
(2)成本。成本是採用多種成本動因的又一障礙。
(3)總體複雜性。
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製造過程日趨複雜,這種情況下確認成本動因是困難的。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企業要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並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僅需要產權制度的改革,實現企業制度的創新,而且必須在企業成本管理方面進行相應的變革,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必要性

生產過程
傳統的成本系統通過假定數量是惟一的成本動因而過分簡化了成本的產生過程。在生產單一產品的企業里,生產的數量可通過產生的單位數來計算;而生產多種產品的企業中,直接人工小時或直接人工金額,甚至機器小時數則通常被用作單位數的替代品。隨著技術產業的不斷發展,使得折舊費、維修、動力等費用由製造成本變成了製造費用。顯然,這種情況下“驅動”製造費用將導致不準確的產品成本計算,而將數量動因擴展為一系列更為複雜的成本動因,使得生產成本組成項目“各得其所”的使用不同的動因,則無疑將改善製作費用分配,近而導致更為準確的產品成本計算。使得傳統的對“期間費用”作一次性扣除,而不加分配的作法成為歷史。確認成本動因的必要性還表現在,它會幫助我們清晰的看出哪些產品利潤較高,哪些產品處在微利和保本狀態。而這一點在傳統成本計算法下卻是不易覺察到的,成本動因的確定有助於企業有效降低成本。
成本動因成本動因
成本動因概念的引起對成本性態劃分的影響
傳統的成本系統根據各項成本與數量,將成本劃成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半變動成本三種。這樣的處理方式忽視了成本還可以隨著數量以外的因素而變動,即成本的可變性觀念。事實上,成本形態是由成本動因所支配的,要把各種費用分配到不同的產品上去,首先要了解成本性態,以便識別出恰當的成本動因。按照這種觀念,成本可劃分為短期變動成本和長期變動成本。短期變動成本即原來的變動成本,它隨產品的產生數量成比例變動,對它應該利用“與數量相關的成本動因”;長期變動成本則以作業為基礎,它隨作業消耗量的變動而變動,對它應該利用“與作業相關的成本動因”。須指出的是,長期變動成本的變動與作業量的變動並不是同步進行的,兩者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個時間差,即本期作業量的增減並不一定會立即引起本期的長期變動成本的相應變化,其影響可能要到下一期或更長一段時間之後才能顯示出來。如產品批次計畫一旦制定下來,即便企業決定減少本期的生產批次,但已經發生的生產批次計畫指定成本並不會馬上減少,需要分攤到各個產品批次中去。正是由於長期變動成本的這一特點,傳統上常把這部分成本視為固定成本。而該“制度”把長期變動成本與短期變動成本區別的較為清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