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徽兩康戰役

1936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在甘肅隴南地區組織了成 (縣)徽 (縣)兩 (當)康 (縣)戰役。這一戰役以紅軍的勝利和敵軍的慘敗而告結束,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囂張氣焰,鼓舞了我廣大軍民的士氣,對紅二方面軍揮師北上和推動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基本介紹

  • 名稱:成徽兩康戰役
  • 地點:甘肅隴南地區
  • 時間:1936年9月
  • 結果:以紅軍的勝利和敵軍的慘敗而告結束
  • 類型:戰役
1936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在甘肅隴南地區組織了成 (縣)徽 (縣)兩 (當)康 (縣)戰役。這一戰役以紅軍的勝利和敵軍的慘敗而告結束,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囂張氣焰,鼓舞了我廣大軍民的士氣,對紅二方面軍揮師北上和推動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成徽兩康地區位於甘肅省南部,內保蜀口,外接甘陝,山川險阻,自為屏障,戰略地位相當重要。1935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兩河口會議通過的 ((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的戰略方針的決定》中,就提出了一、四方面軍會師後“集中力量向北進攻,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先取得甘肅南部,以創造川陝甘蘇區根據地”的戰略決策。後由於張國煮製造分裂,擅自率軍南下,使中央的這一戰略決策未能得以實現。1936年8月下旬,紅二方面軍經過10個多月的艱苦轉戰,歷盡千辛萬苦,翻越岷山山脈,勝利通過臘子口,到達哈達鋪。當時,蔣介石極力調兵遣將,進行圍追堵截,妄圖阻止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於西北。根據這一情況,中央軍委指示,紅二方面軍下一步的行動是:“東出甘南和陝西省西南部,占領成縣、徽縣一、兩當、康縣、鳳縣和寶雞地區,從右路拖住胡宗南的尾巴,配合一、四方面軍進行靜 (寧)會 (寧)戰役。” (見楊秀山《難忘的二十天》)。
按照這一戰略部署,9月8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發布了《第二方面軍基本命令》,決定組織成徽兩康戰役,分三路縱隊向上述地區進軍,打擊成縣、徽縣、兩當、康縣、鳳縣、略陽之敵,並在這一地區建立臨時根據地。二軍團六師為右路縱隊,向康縣、略陽方面挺進;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和所屬二軍團四師及紅三十二軍為中路縱隊,向成縣方面挺進;六軍團軍直及所屬第十六師、第十七師、第十八師和模範師,為左路縱隊,向兩當、徽縣方面挺進。
這次戰役的序幕,是以攻占成、徽、兩、康等4座縣城拉開的。9月17日,二軍團四師首先占領成縣,六師占領康縣。18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進駐成縣縣城,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總部首長住在北街天主堂內。同日晨,六軍團前衛師占領兩當縣,將敵保衛團全部殲滅,繳槍200多支,子彈40多箱,手榴彈30多箱,繳獲軍衣300多套。午後6時,六軍團十八師之一部占領徽縣,繳獲軍衣百餘套。隨後,六軍團十六、十七兩個師和模範師乘勝追擊,向鳳縣方向挺進。至此,成徽兩康地區全部為紅軍所占領。
在占領上述4座縣城中,最激烈的是攻打成縣縣城。9月16日傍晚,二軍團四師由小川鎮出發,拂曉前直抵成縣縣城。守敵是國民黨中央陸軍第三軍王均部的一個裝備精良的輻重營和縣保全大隊,敵人依託城防工事頑固抵抗。紅軍先頭部隊四師十團在團長劉開緒、政委朱紹田帶領下,首先到達東南門,利用事先準備好的雲梯,順利突破城防工事,很快把縣城的主要街道占領了。敵人退到縣城西北角上城,負隅頑抗。十團組織了幾次攻擊均未奏效。敵人接連反衝鋒,由於部隊經過雪山草地的長途跋涉,十團減員很大,戰士體力尚未恢復,最後又退守到南門和東門。17日上午10時,二軍團四師十二團接到師部命令,迅速投人攻城戰鬥,協同十團奪回失去的陣地。團長黃新廷、政委楊秀山實地觀察了地形後,發現前面街道都是青石板鋪的路面,兩面的房屋牆垣參差不齊,敵人少數兵力向紅軍掃射,大部分都隱蔽在街道兩側房屋背後,紅軍機槍和步槍無法殺傷隱藏在房牆背後的敵人。指戰員們急中生智,用機槍對準石板逐段向前猛烈掃射。頓時,暴雨般的子彈射向石板路面,無數的小石片猶如“飛矢’”向街道兩側飛濺。隱藏在房牆後的敵人,被一陣“石頭子彈”打得頭破血流,狼狽向後逃竄。敵保全分隊長王秉傑、陳尚賢先後被紅軍擊斃。十二團、十團的指戰員們遂發起衝鋒,經過連續攻擊,18日凌晨,陳學乾領著縣保全隊和軸重營的殘兵敗卒偷偷從北門逃遁,敗退到成縣與西和接壤的二郎崖背,鑽進深山老林龜縮起來。18日凌晨,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進駐成縣縣城,攻打成、徽、兩、康4座縣城的戰鬥取得了全面勝利。 紅二方面軍占領成徽兩康地區後,按照總指揮部首長指示,由各級幹部帶領工作隊 (也叫突擊隊),分頭深人鄉村,進行宣傳,組織民眾。每到一地,就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召開民眾大會,利用各種形式,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壓迫人民的罪行,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喚醒貧苦農民組織起來打土豪,分浮財。在民眾普遍提高覺悟的基礎上,各部隊因勢利導,積極成、徽、兩、康等縣均成立了縣工農蘇維埃政府,成、徽、兩3縣並相應建立了游擊大隊。成縣的小川、豐泉、上索羅、西關、支旗、橫川;徽縣的伏家鎮、永寧、顯龍;兩當的西關、香泉、姚家坪、四壩子等地,也都相繼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有的還成立了游擊隊和抗日義勇軍。徽縣的回民在紅軍工作隊的具體幫助下,成立了回民自治委員會,下設東河、東關、東關口、東柳溝4個反蔣抗日委員會,兩當縣還召開了全縣民眾抗日代表大會。
民眾一發動起來,什麼困難就都迎刃而解了,吃飯、穿衣、行軍打仗和兵員的補充,都有了保障。不少有志青年紛紛要求參加紅軍,出現了“父母送子妻送郎”的動人場面。短短10天左右時間,僅成、徽、兩、康4縣,參加紅軍的就近3000人,為壯大紅軍隊伍奠定了基礎。
經過短時間的休整,紅軍的兵力和給養都得到補充,戰士的體力也有所恢復,整個部隊的面貌煥然一新,成徽兩康地區的革命形勢越來越好。但是,由於張國煮破壞了中央靜 (寧)會 (寧)戰役的計畫,使戰局發生了新的變化。9月27日,國民黨中央陸軍第三軍王均部依仗優勢兵力,從康縣太石山一帶偷渡犀牛江,沿紅二方面軍的來路,經小川鎮向成縣方向進犯。二軍團四師奉方面軍總指揮部的命令,開往成縣和小川鎮之間,協同紅三十二軍殲滅進犯的敵人。9月28日,四師還未趕到預定地點,不料紅三十二軍已同敵人打響,在孟家崖、紅嘴山、豐泉梁一帶發生了激戰。為了有效地鉗制敵人,方面軍首長確定二軍團四師和六師各一部,迅速開往城西北約8公里外的五龍山一帶設伏,阻擊敵人,以保證紅二方面軍主力順利北上。
五龍山位於拋沙河北岸,和東南側4座山頭呈弧形排列。四師十二團埋伏在五龍山上,六師十八團埋伏在五龍山右前側的新堡山上,敵中央陸軍第三軍王均部踞守在拋沙河對岸的牛婭斜山,形成東西對峙的局勢。9月28日午後,戰鬥全面打響。起初,敵人只是在河對岸山頭上向我紅軍陣地打炮,不一會,我軍陣地被濃煙和騰起的黃土所籠罩。由於紅軍指戰員們隱蔽得好,敵人炮火絲毫沒有發揮作用,反而給紅軍指戰員創造了調整兵力的機會。9月29日清晨,忽然下起了濛濛細雨,不一會,陣地對面的山巒漸漸被雨霧籠罩。狡猾的敵人在雨霧茫茫中蹚過拋沙河,把攻擊目標集中到六師十八團的陣地,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十二團政委楊秀山帶領一個營的兵力,順著山溝悄悄迂迴到敵人側後,一陣密集的子彈從敵人側後射擊過來,打得敵人死的死,傷的傷,亂擠亂竄,像群捅散了的馬蜂。在十二團和十八團的夾擊下,敵人只好調轉過頭來奪路逃跑,紅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把敵人趕到拋沙河西岸。就在我伏擊部隊返回五龍山、新堡山陣地時,增援的敵人和敗退的敵人合成一路,約1000多人向我紅軍反撲過來,英勇的紅軍指戰員發揚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又一次打退了敵人的反撲。
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9月30日凌晨,總指揮部命令:目前敵人力量處於優勢,為了爭取主動,總指揮部決定立即實行戰略轉移!在勝利完成阻擊和鉗制敵人的戰鬥任務後,我紅軍指戰員冒雨退出陣地,向成縣東部重鎮橫川方向集中。
10月2日,中央電示紅二方面軍放棄成徽兩康地區北進。10月3日至4日,二軍團、六軍團所屬部隊分別從成縣橫川、徽縣、兩當等地出發,經栗川、伏家鎮、江洛鎮和高橋、麻沿、娘娘壩一線抵汪川、大門,然後經鹽官,沿禮縣、天水之間,直達興隆、洛門二鎮,最後強渡渭水。至10月5日,紅二方面軍全部離開成徽兩康地區,歷時20天。
紅二方面軍組織的成徽兩康戰役,距今已“年,根據目前掌握的史料看,這次戰役是正確的,戰績是顯著的,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1.成徽兩康戰役的勝利,充分表明當時中央軍委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正確的,是符合主、客觀實際的。紅二方面軍從1936年9月16日進人成徽兩康地區,只短短4天時間,就連克成、徽、兩、康4座縣城,並直逼鳳 (縣)、略 (陽)、寶 (雞)地區。新開闢的這一同國民黨反動派鬥爭的戰略區域,形成了與陝甘寧根據地、與一、四方面軍互為呼應的有利局面,從而動搖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隴南的統治,這使當時的國民黨甘肅省政府驚恐萬狀,急電將原國民黨成縣縣長陳學乾、徽縣縣長趙寶箴、兩當縣長朱志和、康縣縣長石肇南,“以失守城池,亦一律撤職,留任聽候查辦 (見原國民黨《中央日報》1936年10月4日第4版)。”五龍山伏擊戰敵眾我寡,王均部裝備精良,輕重武器俱全;紅軍裝備極差,武器相對簡陋。但是由於紅軍廣大指揮員作戰英勇頑強,使王均部一籌莫展,損失慘重,被紅軍擊斃的敵軍官、士兵就達100多人。
2.成徽兩康戰役的勝利,為紅二方面軍勝利北上提供了充足的物資給養。紅二方面軍占領成徽兩康地區後,廣泛發動民眾籌集糧款。成縣還在豪紳富商中徵收了“抗日樂捐”。在一般工商界號召募捐財物,資助紅軍。只十多天時間,就籌集了大量的糧食、布匹、棉花、藥品等。在縫製軍衣時,當地農民和城裡裁縫自告奮勇,主動為紅軍縫製衣服、鞋、帽。到部隊離開時,每個指戰員都有了新帽、新鞋、新衣服。在籌集給養過程中,僅成徽兩縣就籌集糧食約4.5萬公斤,白洋萬餘塊,騾馬40匹,肥豬140多頭。
3.成徽兩康戰役的勝利,在廣大人民民眾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成徽兩康位於邊遠山區,當時由於交通閉塞,黨的組織尚未建立,革命理論很少傳人。由於國民黨反動派苛捐雜稅名目繁多,抓兵抓佚沒完沒了,不少窮人被逼得走投無路,過著饑寒交迫的苦難生活。他們受壓迫重,受剝削深,一旦懂得了革命道理,就把紅軍真正當作親人看待,主動靠近紅軍,迫切要求參加紅軍。當時在成縣參加紅軍的農民就達數百人之多,僅拋沙鎮豐泉一個村子,就有20多人參加了紅軍,他們隨部隊轉戰南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4.成徽兩康戰役的勝利,為隴南地下黨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紅軍在成徽兩康地區轉戰期間,熱情向民眾宣傳革命道理,號召人民民眾起來幹革命,自己解放自己。這些在人民民眾中,特別是在青年學生和進步知識分子中留下了深刻印象。1938年底,隴南地區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的支部在徽縣建立。到了40年代,黨的組織由弱到強,由小到大,從徽縣逐步發展到成縣、兩當、康縣、西和等縣,徽成兩縣均成立了中共黨的地下工委,黨員發展到近千人。在這期間,成縣師範進步學生葉濱、鄧品珊,於1940年初展轉西安、三原等地奔赴革命勝地延安,建國後分別在甘肅省新聞宣傳、出版教育等部門任領導工作。
5,成徽兩康戰役的勝利,擴大了我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紅二方面軍在轉戰成徽兩康地區期間,嚴格遵守紅軍紀律和黨的民族政策,贏得了人民民眾的擁護和愛戴。在攻打成、徽兩座縣城時,紅軍宣傳隊發布文告,在清真寺的牆頭上書寫了“保護清真寺,打倒壓迫回民的國民黨反動派,聯合起來,反蔣抗日”的標語,使廣大回民兄弟深受感動。在部隊休整期間,紅軍指戰員除每天保證必要的警戒任務外,還積極幫助民眾搶收秋莊稼。不少貧苦農民深有感觸地說:“多少年來都是民養兵,兵不害民就滿不錯了,從沒見過當兵的還給老百姓做活兒! (見嚴漢萬《紅二方面軍在隴南山區休整》)”。
紅軍指戰員熱愛人民、嚴守軍紀的高貴品質,擴大了黨和紅軍在人民民眾中的影響,進一步密切了人民軍隊和民眾之間的魚水關係。廣大貧苦農民主動為紅軍帶路送信、站崗放哨、抬擔架、運子彈、救護傷病員,從客觀上保障了成徽兩康戰役的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