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大街街道

成吉思汗大街街道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轄街道。位於市區東北部,大青山南麓。面積約200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110國道、呼包高速公路過境。景點有塔布陀羅亥漢代古城遺址、老爺廟風景區、迭水瀑布、紅山口溝岩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成吉思汗大街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
  • 地理位置:市區東北部
  • 面積:206.7平方千米
  • 人口:216007人(2010年六普) 
  • 著名景點:漢代古城遺址、老爺廟、迭水瀑布、紅山口溝岩刻
  • 車牌代碼:蒙A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人口民族,

歷史沿革

“毫沁”系蒙古語譯音,意為“舊營盤”。
1958年建毫沁營公社;
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180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毫沁營、烏蘭不浪、哈拉更、哈拉沁、鄭家沙梁、南店、一家村、下石頭新營、上石頭新營、三卜樹、紅山口、代州營12個行政村。
1999年,原郊區的毫沁營鄉,巴彥鎮的塔利、生蓋營、討思浩、榆樹溝、姚家灣等村,巧報鄉的府興營、麻花板、新城、三合4個行政村劃歸新城區管轄。
2001年4月,撤銷毫沁營鄉,設立毫沁營鎮。面積206.7平方千米,農業總人口33133人(統計時間不詳),流動人口7萬多人。轄21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
2003年,毫沁營鎮面積178平方千米,人口10.4萬人,轄毫沁營、一家、三合、麻花板、府興營、代洲營、紅山口、上新營、下新營、三卜樹、哈拉沁、哈拉更、烏蘭不浪、南店、沙梁、塔利、新城、生蓋營、討思浩19個行政村。
2006年6月,撤銷毫沁營鎮,設立成吉思汗街道,主要管轄城中村及城郊結合部的村,轄區包括原毫沁營鎮部分區域、海東路街道的2個居委會和東風路街道的1個居委會(3個居委會仍由原街道管轄,2009年正式劃回原街道);開展麻花板、府興營、三合村、新城村四個村的“村改居”工作。
2009年4月,將東護城河南街社區(原新城村)劃歸東街街道管轄。

地理位置

位於區境北部,距呼市市區5千米。110國道橫穿鄉境。轄區東與保合少鄉及賽罕區巴彥鎮相連,南與新城區城區及賽罕區西把柵鄉毗鄰,西與回民區攸攸板鎮相鄰,北與武川縣接壤。

人口民族

總人口約216007人(2010年六普),常住人口約44934人,有蒙、滿、回、漢等8個民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