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越調

懷越調是一種民間戲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懷越調
  • 別名:大辮戲
大辮戲(俗稱懷越調)形成於清末至民國初年,流行於舊懷慶府(今焦作地區和新鄉)範圍內,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在焦作地區是最早形成的民間戲班。民國初年(1912)黃河南(登封南陽地區)江湖戲班到博愛縣下期城村唱戲,高昂婉轉的曲調很是新穎,使人百聽不厭,特別是旦角演員都有一條粗大辮,甩起來十分漂亮,讓人感到稀奇,當地人稱其為“大辮戲”。
當時村中紳士張生祿(前清舉人後去台灣)覺得該劇種很好,豫北地區沒有,就和村內有錢人張保光、張保賢、張保明商量,決定出資興辦大辮戲班,遂與戲班班主馬老闆(馬六)協商,讓其在此教戲,條件是管吃、管住、管吸菸(大煙)至此,懷慶府第一個“大辮戲班”成立。第一屆演員有:朱廷富(旦角)、王應勤(生角)、王子義(老生)、李連春(武生)、張國喜(紅生)、王子祥(旦角)、張龍廣(丑角)、張樹清(紅生)、張三柄(花臉)、王應德(鼓師)、王如義(琴師)王子斌(大鑼)、朱振富(大釵手)等人。歷經一年多的時間,排練了《劉統勛私訪梁鄉縣》、《方氏女上吊》、《跑汴京》、《鍘西宮》《白羅扇》等傳統劇目。初在博愛境內演出,管飯沒工錢,衣裳行頭大多由演員自備。
大辮戲有別於現在的越調,他是越調的前身,著名越調大師申鳳梅最早也是學唱大辮戲的,後將大辮戲改革成現在的越調。大辮戲有其自身的特徵,他是由民間流傳的一種高腔曲調演變而來,唱腔婉轉,吐字輕巧,拖腔圓潤,本嗓真音,唱念具有明顯的懷川韻味,富有較強的渲染力,戲劇舞蹈動作也是採納當地的秧歌、旱船、火轎等基本動作並吸納京劇、懷梆等劇種的武蹈動作,自成一體,具有明顯的本土特色,逐漸形成一種地方戲曲,俗稱懷越調(只在懷慶府流行)。
早在明清時期博愛縣下期城村就流行一種民間小調,稱為“哼小曲”配合秧歌、旱船演出,參與者較多,節慶廟會等社火活動經常演出,非常熱鬧,這是形成大辮戲的主要因素。大辮戲形成以後在當時很有影響,聘請者甚多,演出形式靈活,有錢人家娶妻生子過生日也紛紛請去唱堂戲(人稱“圍鼓圈戲”), 一條大辮甩遍懷川大地,唱響了東南西北沁河兩岸,“大辮戲”在懷川大地牢牢地紮下了根。
1935年以後,大辮戲在舊懷慶府範圍內影響越來越大,經常和“黃戲”(京劇)“懷梆”唱對戲,據老藝人講,在和其他劇種對戲時,曾把黃戲、懷梆都對輸了。藝人小缸、小留、張國喜、李連春等更是遠近聞名,當地流傳“三里五莊,誰不知下期城小缸”(朱廷富小名)、“少吃二斤油,看看小缸和小劉”(王應勤小名)。受其影響,隨後就有焦作西王封村、李封村、博愛縣蔣村、馬營村、武陟縣黃莊村等相繼拜他們為師,成立了大辮戲班。
解放後 ,大辮戲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縣文化館多次派人幫助指導,發展青年人參加,新老藝人得以傳承,使大辮戲得以保存了下來。 2008年,縣文化局和下期城村委組織老藝人座談,成立大辮戲保護組織,確立保護措施,蒐集整理老劇目,並投入了一定的資金,購置了部分服裝、道具、幕布、燈光音響等設備,恢復了劇團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