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珍坊遺址

懷珍坊遺址

懷珍坊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西的白鹿塬上,東距縣城約10千米,西距西安市約20千米,是一處商代早期的冶銅遺址。

懷珍坊遺址總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1973年,遺址附近發現一批商代銅器,計有鼎、戈、鉞、刀、斧、鋸等。1978年西安半坡博物館等單位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共282平方米,主要遺蹟有:灰坑7個,其中圓形袋狀4個,長方形2個,不規則1個。坑內有銅渣、木炭塊、紅燒土塊、卜骨、獸骨、陶片等。墓葬5座、形制較小,均為長方形豎穴,無葬具,隨葬品極少,多是放置幾塊陶片,人骨除個別外多數不全,有截斷和刀砍痕跡,葬式有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兩種,死者身份較低。

1992年4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將懷珍坊遺址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懷珍坊遺址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西的白鹿塬上
  • 所處時代:商代
  • 保護級別:陝西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遺蹟,遺物,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1973年,懷珍坊村民在農田基本建設中發現商代青銅器7件及石磬1件,都是典型的商代文物。之後,陝西省文管會、西安半坡博物館及藍田縣文管會多次到懷珍坊進行調查、勘測。
1977年,河南省文化局在登封召開夏文化探索學術討論會,對陝西頗有影響。陝西省文化局對東部區域10多個縣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重要線索,並計畫試掘臨潼康家、神木石峁等龍山文化遺址及藍田懷珍坊、華縣南沙村、西安老牛坡、禮泉朱馬嘴等商代遺址,希望在對龍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遺址的挖掘中找到夏文化遺存的線索。
1978年,陝西省文化局組織西安半坡博物館和藍田縣文化館抽調人員組成考古隊,對懷珍坊遺址進行試掘。試掘工作從10月初開始,至12月底結束。在遺址西部開探溝4條和探方10個,發掘面積282平方米。通過發掘,發現一批重要的遺蹟和遺物,明確了懷珍坊遺址是一處商代早期的冶銅遺址。

遺址特點

懷珍坊遺址位於藍田縣西的白鹿塬上,而白鹿塬地處滻灞兩河之間,屬秦嶺山前黃土台塬,海拔高度600~800米。塬上地勢平坦,清泉密布,溝谷水源豐富,並匯成京魚河西流入滻,自然條件優越。懷珍坊遺址分布在京魚河畔懷珍坊村南和村東,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當地村民在懷珍坊遺址附近發現商代青銅器7件及石磬1件,都是典型的商代文物。後來經過專家團隊調研,已明確懷珍坊遺址為商代早期的冶銅遺址。

文物遺存

遺蹟

懷珍坊遺址有灰坑7個,其中圓形袋狀4個,長方形2個,不規則形1個。灰坑口部均開在商代文化層上部,除不規則形外,其餘灰坑中的堆積,都是深灰色土,土質鬆軟。包涵物豐富,有銅渣、木炭屑、紅燒土塊、獸骨、卜骨及大量的陶器殘片等。墓葬5座,分布集中,形制較小,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無葬具。隨葬品極少,多數僅放置幾塊陶片而已,人骨除個別外多數不全,有截斷和刀砍痕跡,葬式有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兩種,死者身份較低,他們可能是專為商王朝奴隸主貴族冶銅的奴隸。

遺物

懷珍坊遺址有銅器、石器、骨器、陶器及卜骨等遺物。銅器有直內式銅戈1件,銅鏃2件,小型銅刀1件,長條形銅鑽1件,圓柱形銅錐1件,圓形銅餅1件,重1500克,銅環2件,系裝飾品。石器有長方形石鏟4件,長方形有孔石刀2件,石鐮和石鑽帽各1件,石鏃2件,玉佩飾1件。骨器有骨鏃3件,骨鋸1件,骨笄和骨飾各2件,蚌鏃和蚌飾各1件。陶器多為殘片,能復原的極少。陶器質料可分為夾砂灰陶、泥質灰陶及泥質黑陶三種。卜骨17片,質料多為牛、羊肩胛骨。
懷珍坊遺址
懷珍坊遺址出土陶器

文物價值

懷珍坊遺址除因農民莊基地擴大稍有破壞外,大部分保存完好,其對獲知陝西商代文化的整體面貌具有重大收意義。

文物保護

1992年4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將懷珍坊遺址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懷珍坊遺址保護範圍:重點保護區為遺址所在地的1萬平方米內,一般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為重點保護區外延200米內。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懷珍坊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西的白鹿塬上。
懷珍坊村
  • 交通指引
懷珍坊遺址距離藍田縣人民政府5千米,駕車約10分鐘可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