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安窯址

懷安窯址

懷安窯址,位於福州市郊區洪塘鄉淮安村,距市區約12.5公里。窯址濱臨閩江,由於歷代墾植、建房和修築防洪工程等原因,遭到嚴重破壞,現存範圍約10萬平方米。該窯址於1959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82年8至9月,福建省博物館和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進行發掘,清理出殘窯基1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懷安窯址
  • 外文名:Huai 'an site
  • 位置:福州市郊區洪塘鄉淮安村
  • 距市區:約12.5公里
  • 現況:遭到嚴重破壞
  • 簡介:清理出殘窯基1座
簡介,窯址,意義,

簡介

懷安窯址,其結構為龍窯,出土瓷器標本15000多件,在窯具上發現有梁“大同三年”和唐“貞元”紀年銘款,說明該窯燒造年代上限不遲於南朝,下限可至唐代中晚期。此地舊稱“古岊”,山名“古岊山”,水稱“石岊江”。

窯址

該窯址出土瓷器為青瓷,胎質與越窯不同,瓷土中石英含量很高,其中SiO2含量高達86.7%,屬高矽質,而越窯瓷胎一般為74%至78%;瓷土的粉碎、淘洗和加工較為精細,Al2O3含量較越窯低。器類有盤口壺、雙耳罐、斂口缽、實足深腹碗、托杯、八足硯等,與福州地區南朝墓出土的青瓷雷同。窯具有圓柱狀托座和齒形墊座,表明該窯採用疊燒工藝,瓷器系在龍窯中焙燒而成。
窯址的分布主要在石岊山西南端,占地8萬多平方米。1953年修建防洪堤時發現。1982年7月考古發掘,實際揭露面積74平方米。主要有南朝和唐代兩個堆積層,堆積厚度在1~3米左右。出土遺物總數達15784件。其中窯具約1萬件,器物5000多件。器物中屬於南朝的3000餘件,唐代的2000餘件。南朝堆積層中,出土的器物相當豐富。器形類別較多,大部分屬日常生活用具,有大小不同青釉雙系盤口壺、雙系罐、四系罐、圓口槽肩罐、卷唇盆、雙系帶扳僉短流注子、斂口缽、高足盤、高足杯、碗、盤、盅、缸、茶盞、茶托等;文具有多足硯;為死者燒制的明器有鐎斗與三足陶火盆等。此外,還有大量的窯具。許多窯具上有刻字,刻姓氏人名的有“朱”、“陳”、“常”、“於”、“章”、“丁光”、“秦平”、“秦廣陽”、“力丞”、“素貞”、“瘟太”、“采口”、“吉孝”、“大”、“中”、“七”、“第”等。其中有一件墊柱上刻有紀年和定燒瓷器者的姓名:“大同三年四月廿日,長男劉滿新造。”唐代的堆積層發掘出一座比較完整的窯床遺址。窯床長8.5米,寬2.4米,兩壁殘高0.1~0.15米,呈坡狀,傾斜度為11度,南向偏東45度。
窯頂倒塌,火膛、火道與煙孔等均破壞無存。窯壁有一層厚0.05米的紅燒土。窯床底部有五層燒結面,每層均鋪墊細砂土。總厚度達0.6米左右。窯床下部為蛤蜊殼堆積層,厚1.2米左右,含有商周時期的各類幾何印紋陶片。最底層為原生黃砂土。在唐代堆積層出土的大量器物中,除盤口壺、四系罐、短流注子、圓口槽肩罐、鐎斗等器物尚繼承南朝遺制外,還出現不少新的器形。如長流注子、瓜棱形柱子、多咀塔式穀倉、五穀小罐、盒、陶俑與獅子。碗的形狀也與南朝不同,全為敞口或葵口斜壁式,未見深腹實足式,除平底外,也有圈足或玉璧足的。此外,還有大量不同規格的窯具,特別重要的是,在窯床的上後部發現“開元通寶”銅錢1枚;在堆積層中的窯具墊座上發現刻有“貞元”二字,說明這座窯在貞元年間(785~804年)還在燒造,可能延續到唐代晚期。

意義

上述發掘,對研究福建瓷器發展的分期與斷代,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在古陶瓷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指出,它是“中國古瓷分相釉時代最早的一種,而且其胎質也是上乘的”。
懷安窯的發現,解決了福州地區所出土六朝時期青瓷的產地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懷安窯址於1986年列為福州市郊區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