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仙歌

懷仙歌

《懷仙歌》是唐代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一個夢境,寄託了詩人嚮往自由的豪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李白自己覺得懷才不遇,心靈上的孤獨無處寄託,因此採用奇特的想像來發泄心中的憤懣之情。這是詩人不羈性格的寫照,也反映出詩人思想的開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懷仙歌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注釋,翻譯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懷仙歌
一鶴東飛過滄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
堯舜之事不足驚,自餘囂囂直可輕。
巨鰲莫載三山去,我欲蓬萊頂上行。

注釋

①一鶴:古有仙人騎鶴飛行的傳說。滄海:《海內十洲記》:“滄海島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萬里,海四面環島,各廣五千里,水皆蒼色,仙人謂之滄海也。”
②放心散漫:任情適性。
③浩歌:大聲歌唱。玉樹:仙境中的樹木。
④囂囂:紛擾貌。

翻譯譯文

一隻白鶴向東海飛去,帶走我的心。
心已去啊,到何處才有個放心的地方。
仙人們正在放聲高歌,期待我的到來。
長期的等待使他們望眼欲穿,站累了就攀扶著瓊樹枝歇歇腳。
堯舜等古代聖人之事也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現如今也就只留下紛紛擾擾的故事。
巨鰲啊,你莫把蓬萊三仙島背到別處去了!
我正要去蓬萊山頂走一走呢。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緻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於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髮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像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