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村鄉

應村鄉

應村鄉位於遂昌縣西北部,駐地應村,距縣城40公里,距浙贛線50公里。東鄰新路灣鎮,西南連金竹鎮、三仁鄉、大柘鎮,西毗高坪鄉,北接龍游縣,東北與北界鎮相鄰。總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7公頃,林地7920公頃,平均海拔355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應村鄉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
  • 下轄地區:轄1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78
  • 郵政區碼:323300
  • 面積:83平方公里
  • 人口:7718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季風類型
  • 車牌代碼:浙K
鄉情簡介,發展歷史,經濟發展,自然風光,

鄉情簡介

現轄15個行政村(原17個行政村,2003年原張家、周家、白岩三村合併為高棠村),79個自然村,108個村民小組,7718人(2017年)。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6021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603萬元,農業產值241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672元。
2010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988萬元,其中工業產值8278萬元,其中毛竹加工業產值達5630萬元,占全鄉工業總產值的68%,農業產值3710萬元。高山蔬菜1918畝。農民人均收入6175元。應村鄉是全縣竹林面積最大的鄉鎮,竹林面積4.3萬畝,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33%,人均竹林5畝,到目前全鄉總立竹量達570萬株,年原竹採伐量達72萬支,竹產業已成為應村鄉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發展歷史

縣境行政區劃自唐始有記載,稱鄉、里。應村現有地域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屬桃源鄉十一都;民國十七年推行村里制,應村分屬內桃源、外桃源二區,民國二十三年,推行保甲制,稱第二區桃溪鄉,至1949年一直沿稱桃溪鄉;1950年裡高鄉的里村、洋溪、雙溪口、梭溪鄉的小金竹、北界鄉的白水、上坪、周村等7個村劃入後,分設應村、白水兩鄉;1956年撤銷白水鄉,將白水鄉的南塘、東源、西山頭3個村仍劃歸應村鄉,白水鄉的其他村仍劃歸北界鄉;1958年11月稱建設公社應村生產大隊,1959年2月稱新路灣公社應村管理區,1961年7月稱應村公社,1983年11月稱應村鄉,1992年梭溪鄉的汀溪、張家、周家、白岩、定村、田鋪等6村劃入,為現今地域。
所轄行政村是:洋溪村 小金竹村 周家村 雙溪口村 白岩村 里村村 東源村 西山頭村 半嶺村 天師玄村 花巒村 應村村 定村村 張家村 田鋪村 汀溪村 南塘村 。

經濟發展

應村鄉農業主產稻穀、豆麥、薯類、油菜籽。
主要特產有木材、毛竹、竹筍、油茶、香菇等,境內工業主要有遂昌縣東源紙業有限公司、遂昌開泰造紙廠、應村造紙廠、金田寺浮選廠、山珍筍廠等大小工業企業138家。
隨著2000年應村電站建設以來,應村鄉服務行業有了較大的發展,現全鄉有個體、私營服務企業100餘家,涉及餐飲、商品零售、機電修理、美容理髮、汽車維修等行業,從業人數300餘人。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6021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603萬元,農業產值241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672元。
北宋嘉祐八年(1603年),遂昌文人龔原(今雲峰鎮馬頭人,遂昌縣第一位進士,積極參與王安石變法,官至工部、兵部侍郎)在應村妙精院(寺廟名)的法堂之西設院講學,是為遂昌縣最早的書院。
現應村鄉中心國小,有教師三十二人,具小教中級職稱6人,初級26人。現在校生有12個班級,474人,另有幼兒班一個,30餘人,2004年投資174萬元建造學生宿舍和餐廳。2003年國中部併入北界中學。 其它各項事業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2010年全鄉實現了工業總產值8278萬元,農業總產值37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75元,獲得縣勤廉鄉鎮、潔淨鄉鎮等稱號;組織建設、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畫生育等各方面均完成或超額完成縣裡下達各項指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特色產業培育,三次產業統籌協調發展
一是打造特色的原生態農產品,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競爭力。著力打造西山頭“桃西紅”小辣椒品牌。今年來我們全力推進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和產品行銷,以品牌為帶動全面提升我鄉原生態產品品質。目前該品牌產品已全面進入我縣各大超市銷售。重視高山蔬菜行銷。我鄉高山蔬菜發展堅持走多元化種植、合作化經營、產供銷一體發展的路子。2010年,我鄉高山蔬菜種植面積1780畝,總產值53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二是積極發展竹製品深加工,提升產業附加值。依託我鄉4.3萬畝竹林資源,近年來我們積極發展竹製品加工,促進“應村北界竹製品加工功能區”建設。目前,全鄉毛竹加工戶經過重組已達36戶,各類毛竹加工企業已達15家,共19套生產線,毛竹產品從過去單一的拉絲、竹簾產品延伸到拉絲、竹簾、折蔑、碳化蔑、羊毛絲、衛生筷、竹地板等多種經營產品,實現了產品的多樣化。毛竹的進一步深加工,有力的提高毛竹加工業的附加值。2010年全鄉毛竹加工業產值達4216萬元,占全鄉工業總產值的50.93%。同時,使全鄉的每百斤原竹價格平均達到38元,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使竹產業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三是做大做強來料加工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多元化。我鄉因地制宜,積極引進和發展來料加工業和優秀經紀人,已初步形成了以電動縫紉、工藝花環加工為主要特色,以拉鏈頭、羊絨服裝、玩具、手鍊等項目為重點的來料加工產業。目前我鄉從事來料加工的人數有1110餘人。從事來料加工的經紀人17人,其中年發放加工費50萬元以上的有5人。今年共完成加工費發放675萬元,來料加工不但鼓了農民的錢袋子,而且也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四是注重休閒旅遊發展,促進農家樂項目發展。2010年5月,我們舉辦了“信合杯動感桃溪”全市腳踏車爬坡賽和“桃溪之韻”攝影抓拍賽。來自6個縣(市、區)的9支代表隊共132名運動員參加了腳踏車比賽,50餘名攝影愛好者參加了攝影抓拍賽,麗水電視台、麗水日報、處州晚報、麗水網等一大批市縣媒體直接參與報導,新浪網、人民網、新民網、浙江日報等許多國內著名媒體相繼進行轉載報導,整個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同時,應村鄉小金竹村“桃溪問花”農家樂經過一年多的全面投資提升,於比賽當天重新開張營業,迎接四方來客。我們把休閒運動和農家樂旅遊有機結合,以實現農家樂旅遊業和體育事業的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從而更好的帶動應村經濟的科學發展和農民增收,著力形成我們自己的山水特色,加快新山區建設步伐。真正把應村美麗的山水和運動文化推銷出去,努力實現運動休閒與百姓增收的雙贏。

自然風光

白馬山國家森林公園——沿應村鄉田鋪村往新路灣山井方向可至白馬山森林公園,該公園位於應村鄉與新路灣鎮交接處,此地林木蔥翠,山霧繚繞,景色宜人,氣候涼爽(6月—8月平均氣溫20.4℃),主峰海拔1621米,在主峰可望及遂昌、龍游、松陽縣城和衢州市區,是盛夏避暑納涼的好去處。主要景點有白馬天庭、白馬山頂、水簾洞、木魚石、神龜探月、百丈瀑、縣委老地址等。
白馬山莊坐落在主峰山腳太平殿,可接待縣內外會務和貴賓在此休閒旅遊。上世紀三十、四十年代,中共遂昌地下黨組織先後在縣委書記曾友席(曾鐵民)、殷鐵飛帶領下,以白馬山為據點,開展地下活動。
1965年,縣林業部門在應村鄉、新路灣鎮和三仁鄉建立白馬山造林隊,後改為國有林場。內有林地795.67公頃,活立木蓄積量4.46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4.1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高達96%。
周村源百瀑農家樂---應村鄉田鋪村周村源村坐落於白馬山北麓,海撥9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距縣城45公里。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是夏季避暑,冬季賞雪勝地。周村源村風景旖旎,環境清幽,氣候宜人,四季風景如畫,古人云:春,彩雲翻騰似海浪,雲海日出好風光;夏,乘涼爽快無處覓,勝過仙人在天堂;秋,氣爽圍觀千里景,名人佛靈萬里揚;冬,林海雪原添景色,千奇百景難描畫,是休閒旅遊、避暑度假、修身養性的絕佳去處。全村現有農戶23戶,135人口。瀑布資源:周村源村主要包括4條山溪,頭坑、二坑、三坑、龍王坑,其中頭坑的瀑布有兩級二得名為二泄飛流,最高落差大約80米,常年流水量較大,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二坑因一條瀑布有如白練往下飛泄,取名為深山白練;龍王坑的瀑布由兩側山崖夾擊而成,落差大約100米,瀑布湍急,瀑布飛泄而下,蔚為壯觀,因其瀑布頂部有塊方石,如猿猴一般蹲在瀑布上方,因此得名猿守泉;除此之外,周村源周邊還有百丈瀑、沙坑瀑布等多條瀑布資源,也是遂昌縣瀑布最集中的鄉村。山茶花觀賞:周村源村有1000餘畝的山茶花,每年3月份是開花期,期間漫山遍野都是紅色的山茶花,景觀蔚為壯觀,煞是好看,其景觀較婺源油菜花、高坪萬畝杜鵑林更為美觀。古樹群資源:周村源村具有約10畝地的古樹群,包括南方紅豆杉、金錢松、杉樹、水杉等,其中多棵古樹直徑需2位成年人合抱方可環繞,古樹群目前保護完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