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勤(1945- ),男,上海音樂學院研究員,東方樂器博物館前館長,碩士研究生導師。196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留校任教;1980年,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工作,首次提出“諧音分解定理”,證實了民族“隨機性音系網”的存在;教授課程《樂器學導論》。研究領域:樂器學、古譜學、樂律學。獲獎情況:1989年獲上海音樂學院第二屆科研論文獎;1995年獲上海音樂學院第四屆科技成果評獎論文二等獎;1997年獲上海音樂學院第六屆教師科研論文二等獎;1999年獲上海音樂學院第七屆教師科研論文二等獎;2002年獲上海音樂學院教師論文二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有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45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6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留校任教。
1980年,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工作,首次提出“諧音分解定理”,證實了民族“隨機性音系網”的存在。
主講課程
《樂器學導論》。
研究方向
樂器學、古譜學、樂律學。
主要貢獻
專著
《中國民族樂器圖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中國古代器物大詞典·樂器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中外樂器文化大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中國樂器大詞典》,上海音樂學院科研一等專項,2006年12月結項,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簽約出版。
《音階的起源及流變》,文化部國家一般科研項目,2004年12月結項。
《音高資訊理論》,上海市教委重點科研項目,2009年結項。
主編
《中國音樂之旅·民族器樂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教材
《樂器學導論》,上海音樂學院科研二等專項,2004年9月結項。
《彩圖音樂小百科·奇妙的樂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論文
《正確認識奧爾夫音樂教具》,載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2005年9月12日,載中國音樂教育網,2010年3月16日。
《驗證敦煌曲譜為唐琵琶譜》,載《音樂藝術》1983年第1期,轉載《敦煌琵琶譜論文集》(香港新文豐出版公司2004年將印行)。
《組鍵結構邏輯功能推導》,載《樂器》1983年第二期。
《論東方民族樂律的不確定性》,載《中國音樂學》1987年第3期。
《口弦綜合考察》,載《中國音樂學》1988年第2期。
《曾侯乙編磬“間音”新解及編列研究》,載《中國音樂學》1989年第4期。
《論敦煌樂譜“掣”為急返撥》,載《音樂藝術》1995年第3期。
《當代中國音樂·樂器改革》,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
《重新認識甘美蘭的斯連德若音階》,載《中國音樂學》1997年第2-3期、美國《Journal of Music in China》2001年第1期。
《從中國古代嘯看樂器學》,載《樂器》1997年第3期。
《曾侯乙編磬懸法與旋宮》,載《黃鐘》1998年第2期。
《中日尺八的歷史及形制異同》,載《中日音樂比較研究論文集》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出版。
《敦煌琵琶譜的節奏與演奏手法密切相關》,載《音樂藝術》2000年第2-3期。
《中日對古譜涵義和解釋的比較研究》,載《音樂藝術》2002年第1期。
《敦煌琵琶譜節奏譯解——“掣拍說”與返撥研究的殊途同歸》,載《音樂研究》2002年第1期。
《簫笛辨》,載《中外樂器信息》2003年第4-5期。
《論高山、彝、僳僳、景頗等民族口弦音樂的音組織特徵》,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口弦音階及其律學特徵》,載《心與音——文化視野下的世界民族樂器》湖北美術出版社2008年。
譯文
日本《音樂大事典》詞條“樂器學”杉田佳千 山口修,載《樂器》1994 年第4期。
獲獎記錄
1989年獲上海音樂學院第二屆科研論文獎;
1995年獲上海音樂學院第四屆科技成果評獎論文二等獎;
1997年獲上海音樂學院第六屆教師科研論文二等獎;
1999年獲上海音樂學院第七屆教師科研論文二等獎;
2002年獲上海音樂學院教師論文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