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2008年11月起)

從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到2008年演化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並且迅速由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由美國擴散到世界主要經濟體。受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遇到嚴重困難,經濟成長下行壓力加大。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黨中央密切關注危機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可能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風險和產生的衝擊,一再強調樹立憂患意識,做好應對危機的預案。2008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將巨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從年初的“防止經濟成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10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採取靈活審慎的巨觀經濟政策,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提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10項措施。11月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2009年初,中央又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攬子計畫。主要包括: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行結構性減稅,大範圍實施汽車、鋼鐵等十個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等。經過艱苦努力,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從2009年第二季度起,我國經濟止跌回升,全年經濟成長9.2%。事實證明,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方針、政策和舉措總體上是有效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