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名“中華共和憲政會”。1911年12月由李平書、伍廷芳等在上海發起籌建工作,次年2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上海。下設研究部、編譯部、交通部、經濟部、宣講部。以...
清宣統三年十一月初十,伍廷芳、唐文治、李平書等發起成立中華民國憲法預備會。二十九日,改中華共和憲政會,推李平書為會長、伍廷芳為副會長,設總務、交通、研究...
民主憲政黨,美洲華僑、有名無實的“憲政黨”主持人伍憲子於1945年11月在加拿大蒙得里歐城,舉行全美洲第一次代表大會,該黨名為“民主憲政黨”。該黨成立後,伍...
舊自由黨系繼續使用憲政黨的名稱;舊進步黨系則改稱憲政本黨,後來又改組為憲政會。經過多次改組,這兩個政黨分別嬗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的兩大資產階級保守黨...
舊自由黨系繼續使用憲政黨的名稱;舊進步黨系則改稱憲政本黨,後來又改組為憲政會。經過多次改組,這兩個政黨分別嬗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的兩大資產階級保守黨...
1919年埃及成立了華夫脫黨(“華夫脫”wafd一詞的阿拉伯文原意為代表團),1920年突尼西亞成立了自由憲政黨,1923年阿爾及利亞成立了北非之星黨。此時非洲現代民族獨立和...
中國國家社會黨前身是再生社,簡稱國社黨。由張東蓀、張君勱、羅隆基等於1931年10月在北平發起成立。...
1933年5月,布爾吉巴當選為自由憲政黨執行委員。1934年3月2日,布爾吉巴在舉行的憲政黨代表大會上,由保守派控制的憲政黨已不能領導突人民的獨立鬥爭,大會決定成立新...
除少數于海外或中國大陸成立執政黨外,大多數的台灣政黨都成立於1949年以後的台灣。1987年7月15日,台灣當局宣布台灣和澎湖解除戒嚴(不含金門、馬祖等外島),開放...
黃伯英(?-?)籍貫不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黃伯英曾在福建政府下做事,後來赴美國留學,入史丹福大學學習,同時任《世界日報》編輯。 中國民主憲政黨的前身是保皇會,由...
中國民主社會黨由“中國國家社會黨”和海外之“民主憲政黨”合併而成,1946年8月14日成立於上海。自稱“以民主方法實現民主社會主義的國家”為宗旨。創始人張君勱不...
二戰日本投降後,戰時取消的政黨活動逐漸得到恢復。戰時原立憲民政黨系組成了右翼團體大政翼贊會,1945年3月翼贊會組織起大日本政治會,11月6日改組為日本進步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上海)是1946年8月15日中國國家社會黨和僑美民主憲政黨合併成立的民主黨派。...
1913年,劉顯世、戴戡、任可澄、張協陸等憲政黨和耆老等並不滿足於已得之利,密謀奪貴州大權。唐繼堯掌權後,任意擴充武力,軍費開支近百萬元;貴州財政入不敷出,...
與非立憲內閣首相寺內被戲稱為“比利肯首相”相比,作為憲政黨黨首的加藤高明大概是因他的多重性格而遭冷眼。以現在的眼光審視加藤高明,他有著合理主義精神和堅強...
突尼西亞總理為突尼西亞共和國的政府首腦,由突尼西亞人民代表大會(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 ·姆扎利(Mohammed Mzali)1980年4月23日—1986年7月8日 社會主義憲政黨...
民社黨內反對張君勱的成員組成的政治集團。1946年8月,國社黨與民主憲政黨合併為中國民主社會黨÷1947年始,民社黨上層出現了公開的反對派,以伍憲子為代表的民憲...
埃及烏瑪黨,埃及穆斯林知識分子政黨。1907年由魯特菲·賽義德(Ahmad Lutfial-Sayyid,1872—1963)創建。反對埃及民族主義和世俗化傾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改組為自由...
全稱“民主社會黨革新派”或“革新中國民主社會黨”。...... 的海外民主憲政黨,以沙彥楷、汪世銘為代表的民社黨內的進步人士,以孫寶剛為代表的民社黨另一部分黨...
民主憲政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民社黨革新派 杜斌丞事件 民盟被迫解散 《蔣介石解散民盟》 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的建立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綱領草案(19...
5 町田忠治 1926年6月3日 憲政黨 6 山本悌二郎 田中義一內閣 1927年4月20日 立憲政友會 7 町田忠治 濱口雄幸內閣 1929年7月2日 立憲民政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