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的條件

憲政的條件

《憲政的條件》是蕭公權所著作品,出自於《蕭公權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憲政的條件
  • 作者:蕭公權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蕭公權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編者:張允起
作品原文,出處收錄,作者簡介,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兩星期前張佛泉先生曾在本刊發表了一篇文字,討論《我們究竟要什麼樣的憲法》;胡適之先生也寫了一篇《再談談憲政》,和張先生的主張相呼應。我覺得兩先生的主張包含許多確切不易的重要真理,很值得國內留心憲政人士的考慮。但我又覺得兩先生的議論似乎仍有可以補充的地方,所以不揣簡陋,也來參加討論這個問題。
憲政的理論和制度,不容諱言,是歐美的創造品。自清末以來國人對於憲政有錯誤的見解,如張先生所指出,是無足驚異的事實。張先生以為國人的錯誤是把憲政看得太死板,把憲政的理想看得太高遠,非用多年的功夫去準備,沒有實行的可能。張先生又舉出三四個人的錯誤見解來作佐證。梁任公先生是第一個例。因為他先立下了一個全民“躬親政治”的理想,所以他認為必先實行開明專制,“牖進國民程度”,才可以談憲政的實行。先生是第二個例。因為他立下了一個人民運用四權的理想,所以他認為在施行憲政之先,必須有訓政之階段。先生是第三例。因為他的理想是鄉村社會中“各分子皆有參加現社會,並從而改進社會之生活能力”,所以他承認“中國此刻尚不到有憲法成功的時候”。這幾種見解(也可以說這一類的見解)都是錯誤的。因為憲政“應是個生活的過程,決不是個死的概念”,“憲政隨時隨地都可以起始”,我們根本用不著訓政。【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出處收錄

本卷所選蕭氏書稿限於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中文著述,題材包括研究論文、參考資料緒論、政論、評論及演講稿等。全部收錄文字分成“中西政治思想”、“憲政與民主”、“政治評論”、“自由與自由社會主義”、“大學教育與學術獨立”五個部分。內容涵蓋以拉斯基為代表的政治多元論、中國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徵、正統與異端、孔子的歷史地位及其政治學說的現代意義等思想文化問題,以及民國時期內政、外交、國防、政治改革、國際政治等現實問題,同時也收錄了蕭氏對大學教育、學術獨立、教育政策等問題的論述。其中,“憲政與民主”部分收錄台灣聯經版《憲政與民主》全部篇目;“自由與自由社會主義”部分收錄《二十世紀的歷史任務》(1947年)和《自由的理論與實際》(1948年),兩者皆為研究二十世紀前半期中國近代自由理論的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人物簡介 蕭公權( 1 8 9 7 - 1 9 8 1 ) , 祖籍江西泰和,1 8 9 7年1 1月2 9日生於江西南安。早年師從薩拜因(G.H.Sabine)、狄理(Frank Thilly)教授,專攻政治哲學。1926年取得康乃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歸國後,輾轉於中外高等院校,從事法哲學、政治學理論、政治思想史、中國社會制度等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出版《中國政治思想史》、《跡園文錄》、《憲政與民主》、《自由的理論與實際》、China s Contributionto World Peace ( 《 中國對世界和平的貢獻 》 ) 、 Rural China ,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 中國鄉村 : 十九世紀的帝國統治 》 ) 、 A Modern China AND a New World : K ’ ang Yu - wei , Reformer AND Utopian, 1858 - 1927 ( 《 現代中國與新世界 : 作為改革家與烏托邦主義者的康有為 》 ) 等中英文著作 。 曾任民國時期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 獲美國學術團體協會 (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 “ 人文學術卓著成就獎 ” ( Prize FOR DistinguishedScholarship IN the Humanities ) 。

編者簡介

張允起 , 北京大學學士 , 日本東京大學法學碩士 、 法學博士 , 現任教於北京大學 。 主要從事政治哲學 、 憲法理論 、 思想史等領域的科研教學工作 , 著有 《 憲政 、 理性與歷史 : 蕭公權的學術與思想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 《 現代中國的 “ 自由社會主義 ” 》 (見 《 自由主義與中國近代傳統 》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 《 日本憲法訴訟的理論 、 技術及其問題 》 ( 載 《 比較法研究 》 2007 年第5期 ) 等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