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懣

憤懣

憤懣,漢語辭彙。

拼音: fèn mèn

注音:ㄈㄣˋ ㄇㄣˋ

解釋:1、氣憤;抑鬱不平

是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充滿了憤懣的情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憤懣
  • 拼音: fèn mèn
  • 注音:ㄈㄣˋ ㄇㄣˋ
  • 意義:氣憤;抑鬱不平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

詞目

憤懣

拼音

fèn mèn

引證解釋

1、亦作“ 憤滿 ”、“ 憤悶 ”。抑鬱煩悶。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恐卒然不可為諱,是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
後漢書·蔡邕傳》:“臣不勝憤滿,謹條宜所施行七事表左。”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陵王墓下》詩:“道消結憤懣,運開申悲涼。”
憤懣憤懣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憤悶胸須豁,交加臂莫攘。”
宋 歐陽修 《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君﹞日益讀書,大涵肆於六經,而時發其憤悶於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
清 戴名世 《自序》:“余行且歸隱故山,終身弗出,縱觀古人之詩,而因以有吐發憤懣之什,或有當乎?”
溫傳昭《晴轉多雲,有雷雨》:“ 笑和尚 心頭甜蜜蜜的,往天積在心裡的憤懣全部煙消雲散了。”
2. 憤慨,氣憤。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養生》:“吾見名臣賢士,臨難求生,終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憤懣。”
黃鈞宰 《金壺浪墨·吳門秀士書》:“ 姚江 生擒 漢 奸頭目二十餘口,悉縱之回。此真駑駘才,令人憤懣。” 柯雲路 《三千萬》:“可是,敷衍的客套,官樣的文章,卻使 丁猛 愈來愈憤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