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求乞者
- 創作年代:1924年
- 作品出處:《魯迅全集》
- 文學體裁:散文詩
- 作者:魯迅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內容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求乞者⑴
我順著剝落⑵的高牆走路,踏著松的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微風起來,露在牆頭的高樹的枝條帶著還未乾枯的葉子在我頭上搖動。
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
一個孩子向我求乞,也穿著袷衣⑶,也不見得悲戚⑷,而攔著磕頭,追著哀呼。
我厭惡他的聲調,態度。我憎惡他並不悲哀,近於兒戲;我煩厭他這追著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
一個孩子向我求乞,也穿著袷衣,也不見得悲戚,但是啞的,攤開手,裝著手勢。
我就憎惡他這手勢。而且,他或者並不啞,這不過是一種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無布施⑸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給與煩膩⑹,疑心,憎惡。
我順著倒敗的泥牆走路,斷磚疊在牆缺口,牆裡面沒有什麼。微風起來,送秋寒穿透我的袷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著我將用什麼方法求乞:發聲,用怎樣聲調?裝啞,用怎樣手勢?……
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
我將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將得到自居於布施之上者的煩膩,疑心,憎惡。
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將得到虛無⑺。
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灰土,灰土,……
………………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詞語注釋
⑵剝落:物體表面的覆蓋物成片地脫落。
⑶袷衣: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
⑷悲戚:悲傷。
⑸布施:施捨。
⑹煩膩:膩煩,討厭。
⑺虛無:空虛,這裡說毫無結果。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1924年9月24日。
作者魯迅在與現代評論派論戰時曾說:“我本來也無可尊敬;也不願受人尊敬,免得不如人意的時候,又被人摔下來。更明白地說罷:我所憎惡的太多了,應該自己也得到憎惡,這才還有點像活在人間;如果收得的乃是相反的布施,於我倒是一個冷嘲,使我對於自己也要大加侮蔑;如果收得的是吞吞吐吐的不知道算什麼,則使我感到將要嘔噦似的噁心。”這段話表明了作者創作此文的對於布施的態度。
作品鑑賞
內容賞析
這首散文詩展現了三幅意象:一是灰暗頹敗的社會景象。在秋風卷葉,四面灰土的社會環境中,“我”順著剝落的高牆走路。“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在這裡,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冷漠,毫無相互關心的氣息。二是兩個孩子行乞的畫面。在這灰暗的街上,一個“也穿著袷衣,也不見得悲戚”的孩子,攔著磕頭,追著哀呼,向“我”求乞;另一個“也穿著袷衣,也不見得悲戚,但是啞的,攤開手,裝著手勢”的孩子,也向“我”行乞。接著寫“我”的態度,“我”厭惡第一個的“聲調,態度”,近於兒戲的“哀呼”;憎惡第二個的“手勢”,“他或者並不啞,這不過是一種求乞的法子”。於是,“我”不布施,“我無布施心”,“我”只有“煩膩,疑心,憎惡”。這裡,作者魯迅以孩子的求乞作為屈服於奴隸命運而向命運乞憐哀呼的人們的象徵,他希望人們覺醒和反抗。所以,他“不布施”,“無布施心”,不是對勞苦大眾的冷漠,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憤激情緒的流露。三是構想他自己也“求乞”。“我”走路,想著各種求乞的法子。但人們“各自走路”,周圍是一片灰土,得不到一點同情和關切,得到的只能是路人的“煩膩,疑心,憎惡”。但他並不頹喪,決然地表示:“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將得到虛無。”“求乞”無路,得到“虛無”。這正是作者魯迅在新文化運動分野之後,在“成了游勇,布不成陣”的情況下,渴望戰鬥,但又尋找不到戰友的苦悶孤獨心情的表現。但他決計是要戰鬥的,如他後來在《題彷徨》一詩中所說:“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
《求乞者》就是這樣以詩的語言和既是寫實又是象徵的手法,創造了生動可感的畫面,再以“灰土,灰土……”反覆詠嘆的旋律,再現了“無聲的中國”的冷漠。表達了作者對求乞哀憐的憤懣,以及自己決不向命運與社會求乞,渴望以抗爭而求得擺脫的意緒。全文在表面的灰冷下,蘊藏著內心的熾熱,亦是此文的抒情特色。
名家點評
現代詩人馮雪峰:“《求乞者》寫的是灰色的社會生活和作者在灰色社會中所引起的空虛和灰暗的情緒。”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玉石:“這一篇散文詩的核心思想,就是蔑視與反對生命存在中奴隸性的卑躬屈膝,反對托爾斯泰式的人道主義的說教。”
當代文學家許傑:“這首散文詩有一個中心思想,——也就是全篇的主旨,是:‘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將得到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