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越調】憑闌人⑴
馬上牆頭瞥見他⑵,眼角眉尖拖逗咱⑶。論文章他愛咱⑷,睹妖嬈咱愛他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憑闌人:越調中的曲調,宜於抒幽情。憑,依靠。闌,同“欄”,欄桿。
⑶拖逗:撩撥,引逗。咱:我。
⑷文章:這裡指文學方面的才華。
⑸妖嬈:指女子美貌而溫柔多情。
白話譯文
深閨少女與院牆外的男子偶然相見,瞥了一眼,再眼角眉間引逗了我。論才華她喜歡我,論溫柔多情我喜歡他。
創作背景
古代文學作品中,描寫男女邂逅相戀的作品不在少數,歌頌男女愛情的篇什不勝枚舉。而姚燧本就是個恃才放曠、頗為自傲的才子。於是在當時民族大融合、草原文明衝擊中原文明、傳統思想相對鬆弛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創作了這首小令。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馬上牆頭瞥見他”,古代少女養在深閨,自由戀愛不易,因此“牆頭馬上”的情形才讓人充滿遐想。這一情景讓人心領神會,而“瞥”在這裡用得恰到好處,“瞥見”不僅符合特定的情境,也符合才子佳人初遇時的心理。牆頭馬上,閨中少女讓才子見到,才子若冒冒失失盯著未出閣的少女,便顯得無禮。在這種情況下,只瞥一眼,雙方“眼角眉間”相交那一剎那,佳人丟掉羞怯“拖逗咱”,這更能讓人感覺到愛情的甜蜜。此時,愛情的火花迸發,情根便已深種。
“論文章他愛咱,睹妖嬈咱愛他。”自古以來,“才子佳人”總是在詩詞中出現,詞尚含蓄,使得故事總帶有一層朦朧和含蓄。而曲尚直率,因此採用了率直的白話,對愛情本身作出了大方的詮釋。愛情原本就不是必須遮掩的事,無須忸怩作態。既然上天安排二人相遇,那么,“你愛我文章,我愛你妖嬈”便足夠了。
在元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才子對自己的魅力自然毫不懷疑。才子的自信,對愛情的坦白,在曲中表現得很到位。才子的直白也毫無輕薄之意,反倒是落落大方。整首曲子,也因為才子形象的豐滿而更具感染力。
這首小令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才子佳人牆頭馬上戲劇性的驚鴻一瞥,後兩句心理描寫迅速將人帶入才子佳人的美妙愛情之中,曲中人物鮮活生動,打動人心。在浩如煙海的“才子佳人”詩詞中,這首小令別具一格。
名家點評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譚帆、邵明珍《元散曲》:“此曲脫胎於白居易樂府詩《井底引銀瓶》。但小令寫得更為清新、活潑,將一對小兒女之間的愛戀描摹得純乎天籟,而無一絲塵埃。才子自信風流,佳人天真爛漫,雖短短四句,卻已沁人心脾,如飲清泉。”
作者簡介
姚燧(1238~1313年),元代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原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遷居河南洛陽。姚燧3歲喪父,隨伯父姚樞居蘇門,後被薦為秦王府文學,官至翰林學士承旨。著有《牧庵文集》50卷,今存《牧庵集》36卷,內有詞曲2卷,門人劉時中為其作《年譜》。姚燧以散文見稱,與虞集並稱。宋濂撰《元史》說他的文辭,閎肆豪剛,“有西漢風”。其散曲與盧摯齊名,抒個人情懷之作較多,曲詞清新、開闊;摹寫愛情之曲作,文辭流暢淺顯,風格雅致纏綿,對散曲發展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