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票供應

憑票供應是計畫經濟時期物資嚴重匱乏的一種消費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憑票供應
  • 屬性:一種消費方式
20世紀50年代初,戰亂創傷未愈,生產力水平低下,物資奇缺,商品流通無序。一些投機商把持商品流通市場,欺行霸市,囤積居奇,購進則壓級壓價,銷出則哄抬物價。老百姓買難賣難,買1斤食鹽要付出100斤糧價。1953年,國家在民主建政、民主改革的基礎上,進入經濟建設時期。對工業、農業、手工業、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工業以鋼為綱,農業以糧為綱,工農業生產開始恢復發展,農村按土地改革、查田定產的常產為依據,對農民各戶依率計征公糧,社員交售愛國餘糧。民用生活必需品——食鹽,由國家統管統價供應。
當時國家糧儲不足,為保障軍、工、城市非農業人口用糧和農村災荒、豐歉餘缺調劑用糧所需,1955年開始實行糧、油統購統銷政策。是年農業收成較好,秋收季節,我被抽調參加縣上糧食“三定”工作培訓。後被分配到燕子砭區的二郎鄉搞糧食定產、定購、定銷的“三定”工作。整個工作分3個階段進行,每階段為15天。第一階段,調查摸底,進行糧食“三定”一定3年不變、豐收不忘國家、鞏固國防、鞏固工農聯盟等政策的宣傳教育。組建由貧下中農代表、黨團骨幹、村組幹部參加的三結合評議小組,逐戶核實人口、耕地面積、種植作物、大家畜、生豬頭數等基本情況;第二階段,組織農戶分作物、地塊申報糧食產量,自報公議,民主評定,三榜定案;第三階段,核算匯總,定購定銷,發證到戶,按各戶定案糧食總產(薯類四折一),留夠人均400斤口糧、籽種、飼料和應交公糧,有餘的為餘糧戶,不足的為缺糧戶,不余不缺的為自足戶。餘糧戶發證定購,每年優先完成公糧入倉,按任務向國家交售餘糧。缺糧戶公糧可以交代金,仍不足者,發證定銷,憑證供應。
集體化後,農戶個體生產單位轉為集體生產核算單位。農業生產集體經營,產品集體保管,收益統一核算,按勞分配。農民參加集體生產勞動,評記工分記入勞動手冊,按勞動工分參加分糧分錢。農民視“手冊就是吃飯碗,工分就是糧和錢”。人均口糧400斤,年終決算,工分值扣除口糧錢,即為應分得現金的余錢戶;工分值不足口糧折價款者,為缺錢戶,缺額部分交錢稱糧。國家每年向核算單位徵集公糧,定購糧、油任務。年初層層下達落實計畫任務,分夏、秋兩季入倉。農村逢春荒、麥後荒、冬荒、災荒“四荒”時期,國家下達返銷糧指標,評定到缺糧戶,發證供應。
糧、油雙統後,糧票進入流通領域,國家印製全國通用糧票,各省印製地方糧票,寧強還印製過縣用糧票。糧、油由國營糧食部門獨家經營,關閉糧油市場,一律不準上市自由交易,不準同國家搶購、套購糧、油,不準黑市交易。完成國家統購任務後,方可允許少量上市調劑餘缺。對軍、工、城市非農業人口用糧、副食加工、釀造、特需用糧,實行統銷計畫定量,就地憑票證供應和按指令指標批供、撥供。貨幣附加無價票證的交換形式,先從糧、油流通領域實行。城鎮居民每月人均定量25市斤,小孩按年齡段定量不等,最低為不滿周歲的嬰兒,每月每人6市斤。核發城鎮居民購糧證,定點分月憑證按粗細糧比例搭配購買。買糧經過排隊、交糧本、下糧證、開票、交款、付糧6道程式,廠礦企業工人分工種定量。機關職工每月人均定量30市斤,核發集體購糧證,憑證分月購糧或領取糧、油票。工業、釀造、副食加工用糧,由單位報送用糧申請報告,經審查從上級指令指標中撥供。特需用糧憑證明批供。職工出差、居民外出,根據需要由單位出據證明,到糧食部門領取糧票或用省糧票兌換全國糧票。農民因事外出,憑證明用糧食到糧食部門兌換省或全國糧票。職工下鄉在農戶家就餐,每餐交糧票半斤。商業營業食堂先由糧食部門預撥少量底糧周轉,供應主食收糧票,旅客進食堂吃飯得排隊,交糧票和錢買飯菜牌,憑牌就餐,食堂再用回收的糧票購糧。人口死亡、出生憑證明辦理糧、油註銷和增加供糧指標登記。戶口遷出遷入、職工工作調動要辦理糧、油轉移關係。
民以食為天,吃飯第一件,糧食是倍受政府和百姓共同關注的大問題。為力爭糧食自給有餘,實現耕三餘一目標,農村工作緊緊圍繞糧食生產而開展,宣傳貫徹“農業以糧為綱,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的方針,推行“水、肥、土、種、密、工、管、保”農業八字憲法。期望通過大搞實驗田、高產田、躍進田、豐產方、豐產片來達到高產。以擴大種植面積、增加複種指數、向荒山進軍、向河灘要糧來增加糧食產量,收穫季節以細收細打、顆粒歸倉來增產增收。號召增產節約,計畫用糧,瓜菜代。動員戶均春種百窩瓜,秋種2分菜。大秋收過後,接著組織勞力開展小秋收,把拋之為廢、收之為寶、能吃、能用、能賣的木本糧油代食品、土特產品統統收回來,用以彌補糧食不足和增加收入。到處搭立躍進門,刷寫:“增加生產、勵行節約。手中有糧,心裡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家中有南瓜,省糧石七八”;“菜當三分糧,有菜心不慌”等標語口號以鼓舞士氣。但由於體制上的急於貪大求統,工作上的高指標、浮誇風、瞎指揮,全民大煉鋼鐵, 以及“文革”動亂,加上自然災害,農業生產總是不遂人願,屢遭挫折,糧食產量徘徊不前,糧食計畫定量憑票證供應的辦法一直延續。
社會商品存量是調節供求關係的物資基礎,發展經濟才能保障供給。商品物資大於社會貨幣流通量,消費者才有選購的餘地,才能保持良好的市場秩序。一度時期,國營商業占領糧、油以外的所有商品經營陣地,統攬工業品(農機除外),支農產品、 民用生活必需品、農副產品的購、銷、調、運、存業務。棉布、棉花首先實行憑票供應,後逐步擴展到其他緊缺商品。70年代初,我從基層調縣上做了一段商業工作,這時商品流通領域附加無價票證使用的品種愈來愈多。縣商業局統管商業、供銷、合作、工商、物價業務。棉布、棉花、百貨、針織、文化用品、農藥、化肥、鐵、竹、木、農具、灶具、五金、電器、石油、煤炭、麻、茶、糖、煙、酒、副食、食鹽、醬、醋、肉、禽、蛋、調味、水產、藥品、藥械、藥材、農副土特產品、畜產品、外貿物資、蔬菜、果品以及營業食堂、旅社、理髮等,均由商業統一經營和管理。商業機構網點遍及城鄉,縣設百貨、生產資料、糖業菸酒副食、食品、土產、藥材批零兼營公司和陽平關商品轉運站(各專業公司設庫),各區設基層供銷社,公社(鄉鎮)設分銷店,大隊(村)設代銷點。工業商品由上而下批發提貨調運,農產品由下而上收購上調交貨。工廠生產的產品產銷不能直接見面,作出廠價通過商業批發(作批發價)渠道流向零售網點(由縣上核定零售價),再同消費者見面。一地同一種商品不得有兩個價格。農副產品由基層商業環節以派購、定購、計畫收購,完成任務後向縣主營公司上調交貨,由縣公司按計畫完成上調任務和安排地銷。農副產品共分3類,即:一類糧棉油,為國家統管物資;二類為省管物資,計畫定購、派購;三類為計畫收購物資,完成收購計畫,允許自產自銷,不準長途販運、轉手倒賣從中漁利。為緩解部分商品供不應求的矛盾,防止商品“走後門”,保障消費者最低需求,對涉及國計民生的緊缺商品,實行計畫定量憑票證供應。主要有:一是棉布、棉花屬國家統管物資,民用棉布、棉花由國家計畫安排,省上印發布票、棉票,按人定量憑票供應, 一年一定不跨年度;二是食鹽、照明煤油計畫定量憑票供應;三是生豬、鮮蛋向農民定購、派購。生豬實行交五留五政策,即:農民自食一頭向國家交售一頭,自食半頭向國家交售半頭。全縣統一收購總量完成計畫上調任務,根據存量安排地銷,非農業人口每月定量發票,人均月供大肉五至七兩。肉票當月有效。鮮蛋完成上調計畫,留作少量地銷,用於特需批供;四是蔬菜。在城關、大安、陽平關、燕子砭3個非農業人口集中地區和廠礦區,建有商品蔬菜生產專業隊。按照“計畫種植、排開播種、粗細調味搭配、四季常青、淡季不淡,旺季不爛”的要求,承擔蔬菜生產任務,交商業蔬菜門市部,供應機關廠礦、城鎮居民。蔬菜經營部門根據菜源安排,酌情憑排隊或借糧證、戶口本供應;五是糖、酒、煙。糖:除安排節日供應;特需用糖憑證明批供。酒:節日定量供應,年度安排農村供應插秧酒。煙:低檔捲菸,敞開供應。高檔捲菸批供;六是農副產品中的木耳、核桃、柿餅、土漆等,大部分完成內貿、外貿兩個渠道的上調任務,少量投入市場地銷。此外,對個別稀有量小商品,為防止私分和走“後門”,也有臨時決定發票供應的做法。
商品憑票證供應始於商品供不應求,末於供求平衡和產大於供。商品經濟發展,物資豐富之時,就是無價票證取消之日。各種供應票證的產生和實施,在生產發展水平還低、商品物資短缺、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歷史階段,對緩解供需矛盾,安定城鄉人民生產生活,支援國防,鞏固工農聯盟等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當國家經過體制改革,政策調整,促進了生產力再解放,經濟快速發展,農副產品和工業產品大幅度增加,商品物資產大於供,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商品流通領域的以產定銷轉向了以銷促產,商品供應票證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現在經濟發展,商品豐富,市場繁榮,購銷兩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現實,已經取代了過去那種商品短缺、憑票證排隊購物的歷史。這都是得益於改革開放、轉軌定向帶來的商品經濟大發展。
回顧過去,以史為鑑。 常言道:“有錢莫忘無錢難,飽時要記餓時飢”。要珍惜今天的大好形勢來之不易。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生產力將會不斷解放,經濟將會持續發展,商品物資將會更加豐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步伐—定會加快,人民的生活更富裕,前景更美好。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