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古城

慶陽古城

慶陽古城位於河南省汝州市西約9公里王寨鄉的樊古城、葉古城、王古城村四周,坐落在汝河南岸和蘆溝河所夾的二級階地上。1986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慶陽故城/慶陽古城
  • 地理位置:河南省汝州市
  • 占地面積:338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古城垣
慶陽故城簡介,慶陽古城歷史,

慶陽故城簡介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慶陽古城位於汝州市西約9公里王寨鄉的樊古城、葉古城、王古城村四周,坐落在汝河南岸和蘆溝河所夾的二級階地上。城址為長方形,東西長2600米,南北1300米,總面積338萬平方米。現存東、南、西三面城垣,北城垣可能被汝河沖毀。城垣寬34米,東西護城河寬20米,南北以汝河,蘆溝河為天然屏障。在城內北部中間區域為高台地。在城西部發現有冶鐵遺址,面積5000平方米,發現有礦渣、爐渣、灰層厚1.5米,還有鐵錐、球、矛等遺物,從其遺物看與城址同時,此城始建於戰國時期,漢代仍使用。
城垣城垣
慶陽古城南城牆與護城河慶陽古城南城牆與護城河
相傳這裡是東周赧王的行宮,
慶陽古城
東周滅亡後,周赧王從洛陽逃到此,遂命為慶陽城,史有周赧王“坐慶陽”之說。與史實相符。慶陽古城址保存基本完好。對研究東周末期的城市建制、布局、冶鐵技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1986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慶陽古城歷史

很早就聽說,汝河南岸有一溜兒古城,即楊古城、葉古城、王古城、任古城和樊古城。我以為,有那么多古城排成一溜兒,真是一道壯觀的風景。
前幾天,我專程去見識這道風景。使我驚奇的是,我一眼看到的是一道綿延數公里的古城牆垣。在曚曨的薄霧中,遠遠望去,城牆猶如一條巨龍跳躍奔騰,霎時間勾起了我腦海中的長城景象。這景象比我早先想像的幾個古寨孤佇的樣子宏偉得多,雄壯得多!可以想像,城牆完好、城垛矗立、城樓巍峨、城門洞開、吊橋伸展、人來車往的古城是何等氣派,何等風光!
古城南牆兩端陡然北折,直向延伸,一直伸入村落中去。兩端的村子很大。兩村之間,還斷斷續續呈現幾個小村。當地人告訴我,那就是“一溜兒古城”。大家看清,這“一溜兒古城”其實就是“城中村”——也就是古城中的楊姓村、葉姓村、王姓村、任姓村和樊姓村。
好大一個古城!這個城實際上是一個四方形。當地人說,東西、南北各有五里長。南城牆外是護城河(現約50米寬),沿城牆向東流淌。據說護城河水源自百里遠的寄料鎮爐溝,或稱爐溝河。古城北面是天然屏障——汝河。北城牆可能早已被洪水沖毀。東西城牆外也有護城河痕跡,在凸凹不平的城垣和護城河遺址上長滿了沒膝深的麥子。
從現在情形分析,古城有東西南三座寨門,南有明顯缺口,東西寨門處已修成水泥路面。現在可以看到兩處城牆垛的痕跡:一是南牆正中存一高台,約有5米高,其上建有一座廟宇,名曰“和姑奶奶廟”,人稱此處為“紅柿嶺”,每年一次古剎會。另一處是西南角,稱為角樓,現有一個約8米高的土丘,上面長滿樹叢藤蔓。多少年來,對於土丘,無人敢動一鍬一鎬。據傳說,土丘之下盤踞九條巨龍,嚴陣以待,隨時攻襲。這是土丘得以保存的緣故。當地人說,20年前城牆上還有五個明顯的城垛痕跡。這些年,風颳雨淋加上平土種地,那幾個城垛都看不到了。
樊古城村南邊入口處,新建一高大華麗的四柱門樓,上鐫四個大字“慶陽古城”。問到古城的歷史時,一位六十多歲的村民念出這樣的順口溜:“周赧王,坐慶陽。”周赧(nan)王,這位老人讀的是周赧(lan)王。這可能是幾千年來當地人的讀音吧!
翻查歷史得知:
周赧王,又稱周王赧,又名周然王,姬姓,名延(公元前?年——公元前256年),周慎靚王之子,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長的君主。他在位時期,周朝王室的影響力僅限於洛邑(現在的洛陽附近,當時是東周的首都)。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王下令攻打西周時,諸侯國人心不齊,赧王無計可施,乃率群臣子姓哭於文武之廟三日。奉其所存圖,親到秦軍投降。願束身投鹹陽。秦將贏受其獻,共三十六城,戶三萬。西周所屬地已盡,唯東周僅存。贏先使張唐護送赧王君臣子孫入秦奏捷,自引軍洛邑城,經略地界,赧王謁見秦王,頓首謝罪。秦王意憐之,以梁城封赧王,降為周公,比於附庸。原西周公降為家臣。東周公貶爵為君。赧王年老,往來周秦,不勝老苦,既至梁城,不逾月病死。死後葬於汝州市蟒川鄉寺上村。
這個梁城就是村民所說的慶陽城。慶陽城就是我現在身處的這個古城。
歷史記載的梁城是這樣的:
東周初期,周平王在霍陽山附近(即峴山)的霍陽聚(又稱陽人聚,位於今汝州王寨一帶)設梁邑(即梁城),是周朝的“南邑”,由兒子姬唐管理。在其東邊(現古梁城)建一“梁小邑”(即小梁城)(公元前771年)。
戰國時,小梁城由韓國管轄,稱為“南梁”,以區別山西的梁城。孫臏和龐涓曾在這裡進行“南梁之役”。
秦滅周后,將周天子周赧王安置在小梁城(人稱鄙邑)。
秦朝又在荊河岸邊的憚狐聚(陵頭路莊附近)置梁縣,將西周國君安置於此。
漢朝初期(公元前206年),原規劃在紙坊康街以東設定梁縣城,但最後變更規劃,決定在康街設定梁瞿鄉,在現在古梁城設定梁縣城。
三國 、魏、晉、南北朝時期,古城均為梁縣城。
(《三國志》中記載孫堅參與討伐董卓之役,一度敗北,但後來收拾敗軍,將華雄斬首於梁縣之陽人。)
隋代在汝州設伊州(公元584年),管轄梁縣等八縣,州治在梁縣城。
唐代汝州管七縣,州治仍在梁縣城。後來因汝河發水沖了梁城的北部,將汝州和梁縣遷到今汝州城(公元627年),梁地降為梁城裡歸梁縣管轄。
之後,雖然梁縣存在,但其治所一直在汝州城。
慶陽古城自建設城邑至今已有2700多年,作為縣城和州城存在800多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梁城得到快速繁榮的發展。
近處觀察留存的城牆,其中夾雜許多繩紋瓦片和少量磚塊。這說明,該城牆並非梁小邑之城牆,周赧王並未在此經營多久,也非慶陽城之城牆。在此後的歲月里,古城恐怕多次遭受戰火洗禮,生命塗炭,城池被毀屢有發生,因此也曾多次修建和重建。現存城牆應為漢魏之梁縣城牆,後曾進行過整修。
王古城村西有一高台地,其內曾發現大量瓦礫和器物殘片。據推測,此處曾為大型建築群落。當地人說,這個高台上曾經建過金鑾殿。然而,現在無據可考。古城之外,村民曾經發現秦漢古墓,挖出一些“通古磚”(秦漢空心磚)。
當地村民說,現在的幾個古城村,分別都建過寨牆,那是清朝時期為避匪患和兵亂而建的,而今也已剷除殆盡,建成住宅。
眼前的“慶陽古城”,準確地說,是“古梁城”,是中華梁姓的發源地之一。其城牆為汝州市現存最為完整的城牆,也是河南省保存最為完好的為數不多的古城之一。現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然而,當地人大多只知道“慶陽古城”,不知道“古梁城”。
幸運的是,“古梁城”的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加強,毀壞城牆的現象基本上得到遏制。相信,不久的將來“古梁城”會成為尋古問祖的聖地,旅遊觀光的勝景。願“古梁城”旅遊開發事業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