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2

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2

《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2》是2013年4月1日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阮儀三。

基本介紹

  • 書名: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2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頁數:381頁
  • 開本:16
  • 品牌:東方出版中心
  • 作者:阮儀三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30549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2》是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的學術成果。由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教授親自組織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組成調研梯隊,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西部較不發達地區)進行全面踏勘後的學術成果,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讀者生動地介紹了一大批具有鮮明地域民族特色的中國古城、古鎮、古村,其中有些村鎮行將消逝。《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2》大量的實景照片和部分測繪圖,對於踏勘、辨別建築年代類別等專業讀者而言有很好的參考和借鑑作用,能夠根據不同村鎮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調查策略,準確地提取地方典型傳統元素。
《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2》由阮儀三主編,作為一份學術期刊,發表這些具有學術價值的調研成果,是一份責任。但在當下這個一切都拿錢來衡量的社會,對一個沒有任何財政補貼的刊物,靠自己的發行和廣告收入來支撐這類很明顯不具備市場效應的內容,的確是一種冒險。但最終,我們還是為這些調研內容和它背後的精神所打動。這些參與調查的大學老師、學生,何嘗不是在作奉獻?城市化的推土機無堅不摧,早已將鄉土記憶擊得粉碎。在快速的社會流動和生活節奏中,這些古城古鎮石材已漸行漸遠……

作者簡介

阮儀三,蘇州人,1934年生,1961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現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規劃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法國文化部“法蘭西共和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獲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保護規劃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遺產保護委員會頒發的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2006年憑蘇州平江歷史街區保護再度獲得UNESCO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2008年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大運河沿線歷史城鎮保護與研究”項目獲得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委員會傑出成就獎。他被譽為“都市文脈的守護者”、“歷史文化名城的衛士”、“古城的守望者”。主要著作有《護城紀實》、《護城蹤錄》、《江南古鎮》、《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等。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福建連城培田古村
福建福州林浦古村
福建浦城觀前古村
江西吉水雙元古村
江西吉水燕坊古村
江西吉水仁和店古村
江西吉安渼陂古村
江西吉安釣源古村
江西贛縣白鷺古村
江西南昌安義古村
浙江江山清漾古村
浙江縉雲河陽古村
浙江寧海許家山古村
浙江遂呂獨山古村
浙江奉化溪口岩頭古村
河南信陽毛鋪古村
湖北大冶水南灣古村
廣東龍門功武古村
貴州安順雲山屯及本寨古村
山東煙臺養馬島古村
浙江杭州塘棲運河古鎮
浙江海寧長安運河古鎮
浙江桐鄉崇福運河古鎮
江蘇吳江震澤運河古鎮
江蘇吳江平望運河古鎮
江蘇揚州灣頭運河古鎮
江蘇江部邵伯運河古鎮
江蘇高郵運河古城
江蘇新沂窯灣運河古鎮
江蘇邳州土山運河古鎮
山東陽穀張秋運河古鎮
山東聊城周店、七級、阿城運河古鎮
山東臨清運河古城
天津楊柳青運河古鎮
河南安陽道口運河古鎮
河北邯鄲廣府古城
湖南懷化洪江古城
湖南郴州汝城古城
湖南洪江黔城古城
陝西旬陽古城
廣東珠海唐家灣古鎮
廣東珠海唐家灣會同村
廣西北海老城
海南文昌鋪前老街
湖北恩施慶陽壩涼亭老街
湖北武漢曇華林老街
江西鉛山石塘古鎮
江西鉛山陳坊古村
江西景德鎮瑤里古鎮
陝西銅川陳爐古鎮

序言

1978年10月,我第一次獨自遠離家鄉江蘇如皋,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城,進入南京大學,讀的是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告別小縣城進入省會,覺得眼花繚亂。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工作,更是折服於京城的輝煌壯闊。後來到國外留學,在世界各地考察,領略海外風情,驚嘆於多元文化的絢麗多彩。一次有一位記者採訪,問我最喜歡什麼城市,居然脫口而出:“小城市。”心中泛起對故鄉的懷念。
如皋亦算是歷史名城,設縣治已有1600年歷史,江尾海隅的區位,交通其實並不很便利,文化上處於南北交融地帶,留下不少獨特的遺產,比如,已故園林學家陳從周先生讚譽為“私園中別具一格”的水繪園,還有全國罕見的山門朝北開的千年古剎定慧寺,以及形如古錢的雙環護城河格局,丁字街端頭的鐘樓等。記得小時候我每天踩著有些濕滑的石板路,穿過窄窄的街巷,到學校上課。放學後我和一幫好夥伴鑽到水繪園公園,再翻過城牆,嬉戲於造紙廠一排排草垛里……故鄉始終是蘊藏在心底里的記憶。我曾經在工作後趁著春節探親的機會,拍了一些老街古巷的照片,可惜這些街巷後來都被陸續拆除。只有雙城河的格局依然保存著,水繪園得以重修,並且列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說起來,對於小城市的偏愛,不只是源於對故鄉的依戀,還在於大學及工作中接觸到的歷史文化遺產知識。漸漸理解了,有價值的豈止於皇城的昔日輝煌,還有那些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鎮,可能就是一段歷史的縮影,不經意間會泄露出歷史的密碼。甚至不只蘊涵於城市,而在廣袤的土地上,在那些鮮為人知的集鎮和村落里,完好地保存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基因。
歷史文化猶如一條流淌的河,每個人其實都浸淫於這長河裡,大家都在不斷地汲取養分。只是有人為此添磚加瓦,有人數典忘祖,幹著荒唐的事情。早在出生那天,我們的身體就已經烙上了歷史文化的印記,我們血脈中流淌著的,是千年積澱的東方傳統。我們可以有一百條現實的理由,要拆除那些沒有列入保護範圍,甚至沒有進入專業人員視野的遺產,但我們卻只有一條理由,讓我們必須對文化遺產負責:那是我們的根。
感謝阮儀三教授,還有他的團隊,以及好些素昧平生的規劃師、建築師、研究生,他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真實地記錄了一處處古城、古鎮、古村。這些古城、古鎮、古村,有的已經列入保護名單,有些則還“深藏閨中”。阮教授和他的團隊辛勤地挖掘,認真地踏勘,收集第一手資料,把這些瑰寶記載下來,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它們的價值,進而推動它們妥善地保留下來。
記得若干年前的一天阮教授找到我,談起他手裡有一些古城古鎮古村的調研資料積累,很寶貴的材料,別的雜誌不願意發表,他希望通過《城市規劃》雜誌與大家分享。
作為一份學術期刊,發表這些具有學術價值的調研成果,是一份責任。但在當下這個一切都拿錢來衡量的社會,對一個沒有任何財政補貼的刊物,靠自己的發行和廣告收入來支撐這類很明顯不具備市場效應的內容,的確是一種冒險。但最終,我們還是為這些調研內容和它背後的精神所打動。這些參與調查的大學老師、學生,何嘗不是在作奉獻?
於是,我們雙方商定,以“遺珠拾粹”為欄目名稱,由阮儀三教授主持,指導大家收集資料並整理調查報告,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的會刊《城市規劃》雜誌每期無償提供兩個彩色頁面予以刊登,也算是對這項成果的支持。雜誌的編輯和參與調研的人員密切配合,字斟句酌,仔細比選,採取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形式,立足文化遺產保護,重在真實記錄。就這樣每月一期,至今已連續發表了100期,共同鑄就了《遺珠拾粹一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二卷本)的雛形。
這期間,國家頒布了《城鄉規劃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重要法規,社會上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得到很大加強。有一些我們雜誌上介紹過的城鎮,已經被列為名城、名鎮,這是我們共同堅持不懈的成果。承蒙東方出版中心慧眼,將這些調研成果經整合後分為兩卷結集出版。阮先生囑咐我為之寫序,我一不敢班門弄斧,二不敢違抗師命,於是,記載下這段簡短歷史,作為回顧;也藉此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重視這些古城古鎮古村,珍惜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快速發展的工業化、現代化步伐中,稍稍放慢自己的腳步,心懷敬意地體會一下古城古鎮古村給我們帶來的寧靜和尊嚴。
願造物主遺落在神州大地上的這些珍珠,持久地發出璀璨的光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