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雙調】慶東原1·次馬致遠先輩2韻
詩情放,劍氣豪。英雄不把窮通3較4。江中斬蛟5,雲間射鵰6,席上揮毫7。他得志笑閒人8,他失腳9閒人笑。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慶東原:雙調曲牌,又名【慶東園】、【鄆城春】,定格句式為三三七、四四四、三三,八句六韻。首二句及末二句宜對仗,中間三個四字句宜作“鼎足對”。
先輩:已故的前輩。
窮通:指人生際遇的困厄與顯達。
較:計較。
雲間射鵰:北齊
斛律光在隨世宗狩獵時,曾射落大雕,被贊為雲中射鵰手。
席上揮毫:指酒席上即興創作,才思敏捷。
閒人:食客,即所謂幫閒者。
失腳:此指失意、蹉跎。
白話譯文
詩情洶湧奔放,劍氣豪邁驚鴻,英雄不會過分去計較人生際遇中的落魄和顯達。勇猛威武能下水劍斬蛟龍為民除害,武藝高強可以透過雲間射落大雕,才思敏捷酒席上能即興揮毫賦詩。可憐那些小人得志的時候嘲笑別人,失意的時候也將會被天下人恥笑。
創作背景
張可久的作品中常有與貫雲石、馬致遠等曲作家唱和的曲子,並且尊馬致遠為自己的先輩,因此這首曲子的題目就叫《次馬致遠先輩韻》,“次……韻”,就是按照馬致遠的散曲的“韻”的“次序”寫的散曲。
馬致遠曾以“【雙調】慶東原”創作了小令數首,皆為詠史之作,且皆題為《嘆世》。張可久對馬致遠十分崇敬,於是也次其韻和作了九首,這首小令就是其中之一。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曲子刻畫了一位性格豪放,不計窮通得失的達士,與張可久經常描寫的一般隱士稍有不同。這說明張可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未必全是縱情詩酒、放浪山水型的隱逸之士。
曲子開篇便氣勢宏大,韻調軒昂:“詩情放,劍氣豪,英雄不把窮通較。”作者首先寫出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胸懷氣魄,他能詠詩,會舞劍,可謂是文武雙全;此外,他從不計較個人一時的窮困失意或顯達得意,思想境界也是不同凡響。
接下來的四五六句鼎足相對,用三個意象,具體描寫這位英雄的文武之才:“江中斬蛟,雲間射鵰,席上揮毫。”他能像勇猛威武的周處那樣,無畏地在江上斬殺蛟龍,和北齊的斛律光一樣箭法高強,射中雲中的大雕,更有超凡的文才,能在大庭廣眾揮毫寫詩作文。至此,一位氣概非凡的英雄形象已經塑造出來了。
末尾兩句“他得志笑閒人,他失腳閒人笑”是作者對世俗小人的嘲諷,他們得志時嘲笑別人,等到他失腳後別人都笑他。作者塑造一個英雄的形象,目的就是為了諷刺現實生活中的勢利小人。那種人一發達就嘲笑別人無能,他卻沒有想到,當他任途失意甚至身敗名裂之時,卻被天下人恥笑。這結尾兩句,對比強烈,力透紙背。
作者在這首曲子裡著意刻畫了一位性格豪放,不計窮通得失的曠達之士,武功超凡,文才出眾。這與張可久經常描寫的隱士稍有不同。這說明張可久心中理想人物,未必全是縱情詩酒、放浪山水型的隱逸之士。這首曲子寫出了英雄人物應有的氣度和胸懷,感情豪邁曠達,筆力雄健奔放,文辭間盡顯英雄本色,在《小山樂府》中獨樹一幟。
名家點評
中國詞曲學家任中敏:酷似馬致遠聲吻。便是模擬,小山亦自是斫輪高手。(《元曲三百首注評》)
作者簡介
張可久(1280—1352後):字伯遠,號小山。慶元(今浙江鄞縣)人。早年客居吳江。至大、延祐間居於杭州,與
貫雲石、
薛昂夫優遊湖山。後任紹興路吏,歷衢州、婺州路吏。至元間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餘,尚為崑山幕僚,出入於
顧瑛玉山草堂。以散曲盛稱於世,是元代散曲流傳至今最多的散曲家。著有《張小山北曲聯樂府》三卷,《外集》一卷。存詞六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