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常遲到症

慣常遲到症

在社會上,有些人往往存在以下情況:上班時總是勉強在最後一分鐘趕到公司,而在赴約、上課及其他非工作場合,就算提前打出幾小時的富餘,最後還是會遲到,這種情況叫慣常遲到(chronic lateness)。慣常遲到多因為焦慮或者不夠自律導致。

基本介紹

  • 別稱:慣常遲到症
症狀特點,症狀案例,案例一,案例二,學界觀點,

症狀特點

1、你總是在最後一分鐘時沖向目的地,雖然之前你已經無數次告訴自己不會讓這一幕再次發生。2、你已經把手錶調快了幾分鐘,可你還是遲到了。
慣常遲到症
3、可能上班的時候,你勉強能做到準時;但在會議、預約、上課、教堂、劇院及其他非工作場合,你通常都會遲到至少20分鐘。
4、你會找藉口,比如“堵車了”,或者“臨時有事”,又或者“我本來想給你打電話的,可我覺得太晚了。”
5、人們因為你的遲到而不耐煩或者生氣。
6、你認為時間緊張的時候你更有動力,或者壓力會讓你動作更快。

症狀案例

案例一

英國57歲男子唐霸(Jim Dunbar)活到現在從來沒有一次準時過,從上學、工作、初次約會異性甚至出席喪禮,每一次都遲到,醫生診斷他患上“長期遲到症”。
唐霸說,有印象以來,5歲上學時已經開始遲到,之後工作經常遲到而多次被炒。不但如此,約朋友吃飯、約會女性、全部遲到至少3~4小時,有一次參加喪禮,也因遲到而要在喪禮進行期間偷偷進場。
他力圖糾正問題,有一次他去看晚上7時開場的電影,他提早11小時準備,早上8時15分起床,最後還是遲到20分鐘。有一次唐霸去看醫生,依舊遲到20分鐘,醫生診斷他患了“長期遲到症”, 指他與專注力不足,是因腦部某區域出現障礙,使他不能估計完成一件事的時間。
由於時間管理出問題,讓他知道遲到不是自己的錯,他公開自己的情況,希望與他一樣有長期遲到問題的人,對自己的情況有更多了解。不過,有專家質疑唐霸的慣性遲到可能不是病,只是一種長期累積的壞習慣而已。

案例二

鄧巴現年57歲(2013年),住在安格斯郡福弗爾,曾是鄧迪市議會工作人員。
他5歲時上學遲到,長大後上班遲到,首次與女友約會遲到,與朋友相約外出度假遲到,聚餐遲到,參加葬禮遲到……可以說生活中事事遲到,堪稱“遲到大王”。
最“悲劇”的一次遲到是,他約好到鄧迪寧威爾醫院參加為自己的遲到毛病舉行的會診,結果遲到了20分鐘。不過,正是這次會診,醫生把鄧巴的毛病歸為屬於醫療範圍的慣常遲到症。
鄧巴說:“有時這(總是遲到)讓人沮喪。但我不知道把它算作病對我能有什麼幫助。”
“我的家人不相信我,認為我是在給自己找藉口。”
為不讓自己遲到,鄧巴可謂煞費苦心。他戴手錶,把鬧鐘調快,還在自己的臥室里放了個高級鬧鐘,鬧鐘通過無線電頻率調整時間,可精確到秒,以確保報時最為準確。
即便如此,鄧巴的慣常遲到還是不見好轉。
他說:“我總是自責,問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守時’。我為此多次丟了工作。我能理解別人對我遲到的反應,以及他們為什麼不相信我……它(遲到)影響了我整個人生。”

學界觀點

經醫生會診這種慣常遲到或許源自腦部問題,導致遲到的腦部區域與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區域相同。這使得他無法估計出自己完成一件事需要耗費的時間。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先前被認為是一種常見於兒童期的精神失調,近年醫學界才發現它同樣出現在成年人身上。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成人患者腦部掃描的結果顯示,他們大腦控制專注力的區域由於葡萄糖水平較低,顯得不如正常人活躍。不過,現階段沒有證據顯示低葡萄糖水平與低注意力存在直接關聯。
不過,有些專家不認同上述會診結論。倫敦心理治療師謝里·雅各布森說:“他的情況不在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發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之列……習慣性遲到通常意味著此人可能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抑鬱症,但也就是個壞習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