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音樂廳

慕尼黑音樂廳

慕尼黑音樂廳坐落於音樂廳廣場,是19世紀早期修建的歐洲著名音樂廳,二戰被毀後改建成巴伐利亞內政部,仍保有原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慕尼黑音樂廳
  • 修建時間:19世紀早期
  • 風格新古典主義建築
  • 地點:德國慕尼黑
簡介,建築特點,外觀設計,室內設計,歷史沿革,旅遊特色,

簡介

慕尼黑音樂廳(Odeon)原為19世紀早期修建的公眾音樂廳,也用於舉辦舞會等大型活動,是慕尼黑最重要的文化設施和歐洲最著名的演出場所之一。由於二戰期間嚴重的損毀改建為普通辦公建築,劃歸巴伐利亞內政部,但是仍然保留原名。
建築外觀建築外觀
音樂廳坐落於著名的音樂廳廣場,也是路德維希大街的起點,門牌號碼是音樂廳廣場3號。

建築特點

外觀設計

音樂廳屬於新古典主義建築。在建築初步設計階段就出於城市規劃的考慮,決定音樂廳的外觀要參照當時已經建成的洛伊希滕貝格宮而設計,為的是讓這兩座音樂廳廣場上位置相對的建築風格保持一致,從而形成堪為路德維希大街起點的標誌景觀。因此音樂廳在外觀上缺乏演出建築應有的元素,如大尺度的高窗、巨柱,明顯拔高的層高等;反而與慕尼黑其他宮殿近似,如文藝復興樣式的開窗,突出水平劃分的線腳。因為這種外形與功能要求不符,使得平面組織先天上就存在困難。
立面細部立面細部
重建時精心恢復了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細節,儘可能採用原有工藝和材料,因此建築外觀幾乎未作改變。但是由於取消了中央演奏廳,坡屋頂的高度不可避免地會降低,所以建築師小心地處理屋頂升起的角度,使得觀者在人行道仰視建築時無法察覺變化。另外根據新的廣場布置調整了出入口。
2003年開始為中庭加建玻璃天棚。設計方案首先強調的是維持兩種歷史原貌,一方面恢復演奏廳的整體大空間,另一方面也要尊重重建後近60年間形成的新的外觀記憶。為了不讓臨近街道的步行者和來往車輛的司機可以看到突出瓦面屋頂的天棚,同時為了由中庭改建的室內採光大廳可以貼近原有的演奏大廳,要嚴格控制天棚自身的高度,儘可能平緩。然而為了覆蓋寬23.4米、長32.0米的中庭,結構上要求必然有一定量的升起高度。最終天棚輪廓參考瓦面屋頂的輪廓延伸線設計,但是控制在延伸線之下,兼顧了兩方面的要求。
平緩的玻璃天棚平緩的玻璃天棚

室內設計

由於立面設計的限制,出入口、樓梯間、交通空間和廁所等輔助功能房間的安排不盡理想。只能圍繞著演奏廳來適應。
演奏廳原貌演奏廳原貌
演奏廳兩層通高,占據二層和三層。三面有兩層列柱環繞,下層柱廊設為走廊。設有舞台布景的一端有半圓形反射牆,取法於古希臘的半圓形劇場,也呼應名稱和設計理念的來源。全廳總計座位1445個和設在上層柱廊的少量站席。
演奏廳的設計取法萊比錫布業大廳,除舞台外主體呈現出最簡潔的長方體形,長34米,寬22.7米,高16.7米,是最早採取“鞋盒原則”的實際範例之一,開啟了19世紀的風潮,是維也納金色大廳巴塞爾城市賭場音樂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的濫觴。
內部裝飾華美而有度,天花板由龍骨和鑲板組合而成。金色大廳很大程度上模仿了音樂廳的設計手法和色彩搭配,僅僅取消了半圓形的舞台。
露天中庭露天中庭
重建時調整室內平面:與洛伊希滕貝格宮相同,建築重設與音樂廳廣場相連的主入口;周圍的房間改作辦公室;原本位於二層的演出廳則拆除地板和天花板,形成一個直通首層的三層通高露天中庭。出於安全考慮,當時中庭限制開放。環繞演奏廳的上層柱廊也取消,僅僅恢復下層列柱,但並不承重,只起裝飾作用。
中庭加蓋鋼龍骨透明玻璃頂棚後,重新形成一個巨大的長方體空間,部分恢復了最初設計的原有空間感。

歷史沿革

1826至1828年間,在巴伐利亞王儲路德維希一世動議下,建築師利奧·馮·克倫澤設計和督造了音樂廳,是慕尼黑改建計畫中重要的一座文化建築。當時王儲歆慕古希臘風韻,直接以古希臘半圓劇場的名字“Odeon”來命名音樂廳。由於音響效果奇佳,音樂廳得到演員和觀眾的一致喜愛。
加頂後的中庭加頂後的中庭
1944年4月25日夜晚英國空軍的轟炸把音樂廳摧毀至僅剩外牆。二戰結束後企業家漢斯·弗里斯取得建築的永佃權。1951至1952年間,建築師約瑟夫·韋德曼主持重建,外立面部分恢復,但是仍然有相當數量的構造細節因為缺乏資料永久缺失了。
2002至2006年間,建築師庫爾特·阿克曼設計督建中庭玻璃頂棚,2007年竣工。

旅遊特色

音樂廳的採光中庭最受遊客歡迎,特別是當天氣晴朗時,玻璃天棚的投影很迷人。此外經常在此舉辦集會活動,既可以不受風雨影響,又可以在晴日享受陽光。四周的拱券更是為場地布置提供不少新的可能性,為此增添不少魅力。
陽光下的中庭陽光下的中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