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寺(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寺廟)

慈雲寺(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寺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揚州慈雲寺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宜陵鎮西首。歷史上的慈雲寺,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宇共九十九間半,另有康熙皇帝御筆石匾丹青“敕賜慈雲寺”石匾一塊。是當時揚州的大剎、名剎。

2000年,慈雲寺在原址附近恢復重建。現寺院占地30畝,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財神殿、方丈室、齋堂、寮房、放生池等。

慈雲寺現為江蘇省四星級宗教活動場所,列入揚州市旅遊景點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雲寺
  • 別名:敕賜慈雲寺
  • 地理位置: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宜陵鎮西首
  • 占地面積:30 畝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寺院榮譽,

歷史沿革

宜陵慈雲寺是古鎮宜陵“十三座半廟”之一。
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康熙皇帝御筆丹青“敕賜慈雲寺”石匾一塊(註:現此石額被列為江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慈雲寺山門殿門上方)。建有房屋99間半。
至抗戰前其寺規模仍較大,占地約10畝。周邊三面環水,南邊為古鹽運河(老通揚運河),東邊是三洋河(現已填沒),北邊是龍泉河(現已成馬路)。
其時寺內建築分布大體情形如下:第一進為山門殿(三大間),兩邊是哼哈二將。第二進是天王殿。第三進是大雄寶殿,向上是文殊普賢殿,再向上是觀音殿,向下是地藏殿,再向下有“萬年台”戲台。在觀音殿東邊建有“戒台”,能夠“放戒”。
抗日戰爭期間曾被日軍占領,作為日軍據點。
2000年,慈雲寺(在原址附近)恢復重建,現寺院占地30畝,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
整體布局合理,規模中等。坐北朝南,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財神殿、方丈室、齋堂、寮房、放生池等。

地理位置

敕賜慈雲寺

寺院榮譽

已列入揚州市旅遊景點名錄。
2015年創成江蘇省檔案工作二星級單位、江蘇省四星級宗教活動場所。
2018年被表彰為揚州市綠化模範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