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滄田國中和大雲國中於1996年9月合併而成,時名慈谿市長河鎮第二初級中學,2002年4月更為現名:慈谿市滄田初級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谿市滄田初級中學
- 學生:1024人
- 教職工:64人
- 建築面積:4553平方米
辦學條件,特色教學,獲得榮譽,
辦學條件
我校是慈谿市文明學校和學生行為規範達標學校,2001和2003年度在市國中辦學水平評估中被評為管理優秀級學校。2003學年度有21個班級,學生1024人,有教職工64人,其中共產黨員14人,市政協委員一人,市青聯委員一人,中學一級教師11人,本科23人,大專36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市教壇新秀3人,市骨幹教師3人,99年以來學校教師共有50人次以上在慈谿市級及以上論文評比、基本功競賽方面獲名次。
學校占地面積共22766平方米,建築面積4553平方米,綠化面積5737平方米。學校有標準煤渣田徑場一個,建有300米環形跑道和130米直跑道,有籃球場五個,排球場一個。學校各類實驗室、各類專用教室齊全,已添置多媒體設備二套、電腦112台、校園計算機網路系統和音響系統各一套,另設跆拳道室一個。
特色教學
重課改 抓質量 構建優質校園
學校牢固樹立“質量立校”意識,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嚴格執行教學計畫,落實“減負”措施;堅持教學“五認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學校積極推進以“助學稿”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改革,2007年成為全市11所農村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學校之一。在組織教師實地考察和學習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東廬中學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以‘助學稿’為載體,以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為手段,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思路,2007年上半年在七年級部分學科率先實施,2007年下半年在七八年級推廣,2008學年各年段4門學科全面展開。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加強備課組集體備課,要求各備課組對每一課時的教學任務進行集體備課,借鑑和吸收“東廬講學稿”的經驗,編寫具有學校特色的“助學稿”。“助學稿”突出“助學”和“導學”兩個環節,在“課前預習”和“課內導學”上狠下工夫,引導教師把工夫用在備課上,本事顯在課堂里,效果展在成績上。
為推廣“助學稿”教學模式,教務處推出定期開展“備課組公開課”制度,要求備課組乃至教研組通過“集體備課——個人試教——集體評課、修改——二次試教——再次修改——上公開課”環節,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全市第六次農村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展示活動中,學校英語組和數學組各推出了一堂質量較高的展示課,得到了與會教研員和兄弟學校教師的好評。
為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校從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入手,砍掉了學生的作業本、評估試題和方法指導叢書,對助學稿課後作業和教師自編學習資料的數量和質量作出嚴格限制,要求教師在平時練習中充分體現助學稿的作用,做到降難度、鼓信心,夯基礎,重能力。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以“助學稿”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已取得了一定成效:2009屆學生是課改的第一屆,本屆學生中考優秀率位於全市第13位(農村國中第4位),普高上線率達44%,其他相關學科的教學質量也不斷提高。
重競技 抓普及 構建特色校園
學校體育課時開齊開足,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正常開展。積極推行體育新課程改革,以校本課程開發研修為載體,開設了跆拳道、籃球、田徑等模組教學,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為學生樹立終生體育觀念奠定基礎。對跆拳道、籃球進行過關測試和體育達標測試,切實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比率。積極組織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鍛鍊時間。
完善體育設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學校擁有300米田徑場1個、水泥籃球場5個、300㎡跆拳道訓練館1個、健身房1個,跆拳道、籃球、田徑項目訓練所需專用器材也一應俱全。體育組現有教師3名,均為本科學歷,為確保跆拳道項目的優先發展,今年又招聘了具有本科學歷的跆拳道教練1名,目前已有專職跆拳道教練2名。籃球和田徑項目也有專兼職教練員。學校將運動隊訓練列入整體體育工作之中,組建跆拳道、田徑、籃球等運動隊,採取各種措施確保訓練時間、地點、人員和器材等落實,每年安排經費約6.5萬元。
通過實施“素質+特色”的教育,近年來三個特色項目全面開花。籃球:2000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分獲寧波市第二、三名,慈谿市第一、二、三名;跆拳道2001年組建至今,代表慈谿市參加寧波市比賽獲寧波團體第二3次,團體第六以上8次;田徑:自2006年起單獨組隊參加市中小學生運動會,分獲2006年和2008年團體第三名;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市特色學校、寧波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寧波市民眾體育先進單位、浙師大學校體育研究所教科研實踐基地。目前,學校正在創省體育特色學校。
獲得榮譽
省標準化學校
寧波市現代化建設達綱學校
寧波市學生行為規範示範學校
寧波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市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學校
市學生行為規範示範學校
市班集體建設先進學校
市特色學校
市平安校園
浙師大學校體育研究所教科研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