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市博物館

慈谿市博物館

慈谿市博物館位於風景秀麗的峙山公園北麓,緊靠新建的峙山文化廣場,占地面積7822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總投資為400萬元,於1996年6月28日破土動工,1997年1月28日竣工,1998年11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慈谿市博物館
  • 類別:歷史文物博物館
  • 竣工時間:1997年1月28日
  • 開放時間:1998年11月8日
  • 面積:7822平方米
  • 修建時間:1996年6月28日
館藏文物,展廳構造,社會評價,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史跡,展覽與藏品,北宋·越窯青瓷牡丹紋粉盒,北宋·越窯青瓷三足蟾蜍水注,《林文忠公手書試貼詩稿》,唐·越窯青瓷水注,西晉·越窯青瓷堆塑罐,

館藏文物

慈谿慈谿
慈谿市博物館是一家富有特色的地方博物館,收藏的歷代文物達1347件,以越窯青瓷為大宗,其中一、二、三級珍貴文物達300餘件,其中北宋越窯青瓷三足蟾蜍水盂稱國寶級文物。

展廳構造

慈谿慈谿
館內共分三個展廳:一樓為臨時展廳;二樓展廳為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慈谿史跡陳列,上起六、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下至辛亥革命,共分六個部分,展出文物200餘件,大部分為越窯青瓷,如虎子(東漢)、四系罐(東漢)、雞籠(西晉)、穀倉罐(西晉)、蛙尊(東晉)、水盂(唐代)、 荷花紋粉盒(北宋)等,全面地反映了慈谿數千年來的歷史變遷,輝煌燦爛的青瓷文化,築塘圍塗、變滄海為良田的偉大壯舉,並向人們展示慈谿作為中國“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點和青瓷發源地對人類文明作出貢獻的史實;三樓設定“浙東民俗風情展”,陳列有近代慈谿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具和勞動工具,呈現三北鄉民出行、家居和勞作場景。

社會評價

慈谿慈谿
慈谿市博物館先後被評為寧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慈谿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慈谿市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慈谿市博物館作為展示慈谿豐厚悠遠歷史文化的視窗,以服務社會為宗旨,承古納新,以不斷進取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歷史悠久

六、七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南部沿山一帶繁衍生息,同惡劣的生存環境頑強搏鬥, 橫河童家岙遺址就是這一時期慈谿先祖的生活遺存, 屬河姆渡文化。商周時期,他們的足跡已遍及南部山區平原,稻作文化與海洋文化均已相當發達。這一時期的印紋硬陶原始青瓷是東南沿海地區最顯著的文化特徵,也是越窯青瓷的濫觴。
慈谿慈谿
慈谿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地,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點,其制瓷歷史自東漢至南宋初,長達千年。在晚唐五代至北宋初的近兩個世紀裡,上林湖及其周圍地區瓷窯林立,產品質量獨步天下,一直被作為供奉的上品。至今全市範圍內共遺存有近200處青瓷窯址。
自唐宋開始,慈谿人民開始經營鹽業,圍築海塘,開發灘涂,種植棉花,大沽塘(今杭甬公路)以北地區的經濟逐漸繁榮起來。

人文薈萃

慈谿人
民勇於抗爭,明嘉靖年間的抗倭血戰,鴉片戰爭時期的反侵略鬥爭,均表現出慷慨赴難,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戰爭和人民革命鬥爭在慈谿更是如火如荼,大批革命志士獻出了鮮血和生命。
慈谿慈谿
慈谿,這方靈秀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人物,東漢高士嚴光,唐初書法家虞世南,南宋哲學家黃震,學者高似孫,是其中的佼佼者; 橫河孫氏自宋以後俊彥輩出,以道德文章為人稱譽;近現代則有辛亥革命烈士馬宗漢,馬克思主義教育家楊賢江,畫家陳之佛,出版家張靜廬,均卓有建樹;僑日華商吳錦堂,熱心資助家鄉建設,備受景仰;近代民營資本家虞洽卿,在近代金融和航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也是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文物史跡

慈谿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史跡眾多,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市級歷史文化保護區1處,市級文物保護點38處。這些遍布全市的文物史跡正是慈谿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優良革命傳統的有力見證。
慈谿慈谿
慈谿慈谿

展覽與藏品

北宋·越窯青瓷牡丹紋粉盒

粉盒是古代貴族仕女存放胭脂化妝品的容器。瓷質化妝盒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晚唐時期,油盒、粉盒等各類青瓷化妝盒大量湧現,並開始採用刻劃花裝飾手法,精巧秀麗。北宋時期,瓷質粉盒最為流行,越窯、定窯、磁州窯、景德鎮窯等窯口均有生產,造型和紋飾也極其豐富。
由慈谿市博物館收藏的這件北宋越窯青瓷牡丹紋粉盒,為1985年樟樹磚瓦廠出土。粉盒由盒蓋與盒身兩部分組成,呈扁圓體,盒蓋與盒身以子母口扣合,通高4.4厘米,直徑12厘米,底徑9.1厘米,薄胎。盒蓋蓋面微鼓,飾刻劃花牡丹紋,葉莖委婉,線條流暢。盒身作子口,淺弧腹,圈足稍外撇。胎體青灰色,細密堅硬,通體施青黃泛綠釉,釉層與胎體結合緊密,釉面勻淨光亮,溫潤淡雅。此粉盒器形規整,輕巧秀麗,刻劃花紋清晰飽滿,層次分明,富有裝飾意味,展示了宋代越窯青瓷的獨特風韻,為宋代刻劃花裝飾藝術的代表性作品。
刻劃花是傳統的越窯青瓷裝飾技法,早期一般用針狀工具劃成,以弦紋、水波紋為主。三國兩晉時期出現動物紋樣,南朝時期蓮瓣紋最為常見。至晚唐時期,出現“偏刀”刻花技術,通常在瓷胎上先劃上細線圖案,再用斜刀刻出深淺不一的粗線條,使整個圖案層次分明,釉色深淺相間,富有立體感。這一裝飾技術於五代北宋時期發展到極致,吸取唐代銅鏡、織繡和金銀器的花紋特點,各類動植物題材的圖案,由技法嫻熟的工匠信手飾就,靈活多變而又自然和諧,具有瑰麗的裝飾效果,對北宋耀州、龍泉等青瓷名窯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北宋·越窯青瓷三足蟾蜍水注

蟾蜍,俗稱“癩蛤蟆”,雖形容醜陋,卻是古人心目中辟五兵,鎮凶邪,助長生,主富貴的吉祥之物。以蟾蜍喻月,上古有之。嫦娥奔月,化身蟾蜍,又有“蟾三足,窟月而居,為仙蟲”之說,於是“月宮”常被雅稱為“蟾宮”,蟾蜍也被賦予浪漫情調,為文人墨客詩歌詠唱。唐代以來,以蟾蜍作水盂造型,祈願登科及第、金榜題名。在民間,三足蟾蜍又被稱為“金蟾”、“金錢豹”,專以錢幣為食,寓招財進寶、富貴祥和之意。
慈谿市寺龍口越窯遺址出土的青瓷三足蟾蜍水注,造型獨特,工藝精湛,為上林湖唐宋越窯青瓷中的珍品。此水注由蟾蜍狀水注和荷葉形托盤兩部分組成。蟾蜍高6.2厘米,長10.4厘米,昂首瞪目,口唇微張,頸項外鼓,後背微隆,體形豐滿,兩前足自然支撐,後獨足曲蹲,欲作跳躍之勢。蟾蜍眼瞼呈桃葉形,背布乳丁紋,排列齊整,背脊飾卷帶紋,流暢優美,背中心有一注水圓孔,腹部光素。托盤高1.5厘米,口徑10.8厘米,底徑3.5厘米,臥足,兩側內卷,內壁劃纖細葉脈紋。器物通體施青釉,釉色清澈瑩潤。
水注又稱硯滴、蟾滴,為古人滴水磨墨的文房用具,將水注製成蟾形,漢代有之。此北宋越窯三足蟾蜍水注,整體取寓意富貴吉祥的金蟾象生,又融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葉於一體,形制罕見,殊為珍貴。蟾蜍翹首啟口,曲蹲欲起,荷葉微卷,似有清風拂動,動靜相宜,形神意巧妙結合,匠心獨具,無愧為慈谿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林文忠公手書試貼詩稿》

《林文忠公手書試貼詩稿》,為林則徐試帖詩手稿孤本,遺存目錄8頁72首、詩文14頁19首、跋記2篇4頁,長30.2厘米,寬15.5厘米,紙本冊頁,書口印“雲左山房”字樣,附木質卷蓋,蓋面題“侯官林文忠公手書試貼詩稿後學郭曾量敬題”。目錄詩文為林則徐手書,行書小楷,跋記為林則徐長房曾孫林黻楨題寫。跋記雲“詩僅十九首,列目七十有二,散佚可想。中有點墨者悉見於雲左山房詩鈔,附卷蓋,先君子選刊遺集時所為標識也,清芬宛在,故物何之,五一之餘,再傷滋痛。”可見《試貼詩稿》部分為林則徐《雲左山房詩鈔》初稿,早年大部分已散失,現存手稿和林黻楨先生所得原物相符。
從跋記中可知,《試貼詩稿》是林黻楨少時(壬寅年,1902年)檢點家藏舊簏所得,後因其應官吳中,定居蘇州,攜隨至蘇吳,於辛末年(1931)轉贈十四弟林璧如。據原文管辦主任袁展如同志回憶,《試貼詩稿》為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龍山鄉婦女主任、文保員張冬蘭女士在文物保護宣傳時發現,當時的收藏者洪品高先生為支持國家文博事業將手稿無償捐獻給政府。據洪品高先生稱,該手稿為祖輩在蘇州經商時所得,細節雖不可考,但大致線索已明晰。
林則徐因主張嚴禁鴉片,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得國人敬仰。然而,他不僅是傑出的政治人物,在詩文和書法上也深有造詣。其一生詩作頗豐,但流傳不多。《試貼詩稿》為存世稀少的林則徐手稿孤本,具有極高的文物和文獻價值。沙孟海先生覽閱《試貼詩稿》後稱:真跡無疑,文忠公小楷勝於大楷。
詩稿雖殘,然遺存詩作墨跡,或談論農功,或寄情山水,或吟詠什物,詩文意蘊凝重,文辭嫻熟,書法剛柔並濟,清芬宛約,融合對世態萬象的察納沉思,細細品讀,可深入洞見享譽海內外的民族英雄高潔率真的人格,嘆賞其學識之廣博,思想之深邃,品性之純粹。於今人而言,恰如跋記所言,“歷經兵火,長物都盡,惟此尺牘僅存,不可謂非幸。”
《試貼詩稿》現由慈谿市博物館收藏,為國家一級文物。

唐·越窯青瓷水注

水注又稱硯滴,是磨墨時用來往硯中注水的文房用具。水注的出現與的使用和書畫的興起有關。古人為控制滴水入硯時的水流量,故在水盂的基礎上製造出帶注水孔和出水孔的水注,故有“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之說。水注多為中、小型器物,可單握於掌上,便於研墨時使用,又以其輕巧雅致、雕琢精妙,可用可賞,成為文人墨客喜好的文玩。從傳世品和出土器物來看,水注的出現年代不晚於漢代,最早為銅製,後出現玉、石、陶、瓷等材質,以瓷水注最為常見。在造型設計上,往往窮其工巧,多姿多彩,大致有幾何形、象生形及異形,題材多與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地域習俗密切相關,大都古雅別致,散發著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
此越窯青瓷水注出土於1977年,為鎮原雁門公社(現屬龍山鎮)邱洋沙石隊在挖沙時發現的器物。水注器身呈扁圓幾何形,通高6.7厘米,上半部作淺弧腹蓋狀,折沿,腹徑11厘米,頂部置小盤口短頸注水孔,注水孔口徑3.2厘米;下半部作淺弧腹碗狀,與上半部粘連成一體,一側開鴨嘴形出水孔,矮圈足,底徑6厘米;通體施青黃色釉,釉色瑩潤亮澤。此水注製作規整飽滿,造型優雅別致,線條渾圓柔和,體量嬌小卻不失溫婉雍容的大唐風韻,更以其光潔潤澤、如冰似玉的釉色,為唐代越窯青瓷的精品之作,入選《中國陶瓷·越窯》一書,現由慈谿市博物館收藏。

西晉·越窯青瓷堆塑罐

堆塑罐,又稱穀倉罐、魂瓶、塔式罐,堆塑罐是由東漢時期的五管瓶演變而來,至東吳時成形,盛行於西晉早、中期,於西晉末年消失,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三國兩晉時期墓葬中的一種特有的隨葬器物。
此堆塑罐為慈谿市鳴鶴瓦窯頭古墓出土,高46.5厘米,腹徑26.2厘米,底徑16厘米,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作三層塔樓式建築及人物鳥獸堆塑:頂層為一方形重樓建築群,前後左右開門,居中為重檐大殿,四面圍築廡廊,四角建望樓,堂閣周回,戧角飛翹,瓦楞清晰,與東漢畫像石上的莊園建築風格一致;中層前後居中開方形大門,左右貼模印輔首銜環,四周堆塑百鳥栖息、麒麟鳳凰薈萃的吉祥景象,寓意驅邪逢吉;底層前後堆塑單坡廡殿頂門樓,兩旁塑有佛像、伎樂武士人俑等,佛像靜坐,人俑高鼻深目,為胡人形象,或跪拜跽坐,或奏樂歌舞,或持械格鬥,姿態各異,造型生動,表現出佛教文化、西域文化對浙東地區的滲透。下部罐身盤口、豐肩、平底,外壁堆貼模印貼塑佛像、游魚、麒麟、鳳凰、羊、犬等造型,空白處拍印格線紋裝飾帶。此罐胎質堅硬,通體施釉,釉色光潔透亮呈青綠色。
堆塑罐集多種題材的裝飾為一體,造型奇特、圖案豐富、寓意深刻,可謂現實生活的微縮景觀,“所堆之物,取子孫繁衍,六畜繁息之意,以妥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反映出當時江南士族地主、官僚貴族對富貴享樂的嚮往和對長生不死的追求。瓦窯頭古墓出土的這件堆塑罐,為晉代青瓷堆塑罐生產顛峰時期的精品之作,造型繁縟,製作精緻,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文化研究價值,為國家一級文物,現由慈谿市博物館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