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作秀

慈善作秀

慈善作秀是指利用慈善活動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把慈善和作秀聯合在一起時,含有誇大其詞和作表面文章的意思,帶上了貶義的意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善作秀
  • 平台:慈善活動
  • 定義:利用慈善活動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 含義:貶義
含義由來,產生原因,慈善質疑,評論,

含義由來

慈善作秀,顧名思義,指利用慈善活動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等。“秀”和“作秀”,是近年來流行起來的一個動詞。“作秀”有三種解釋:一是表演、演出;二是展覽宣傳活動;三是弄虛作假,裝樣子騙人。“作秀”是一個貶義詞,含有誇大其詞和作表面文章的意思。所以,當慈善和作秀聯合在一起時,便往往帶上了貶義的意味。

產生原因

原本善意的慈善行為為何被譏為作秀,原因不外乎三:其一,因為一些人已經患上了質疑病,質疑成為一種油然而生的下意識。由於信息不對稱,公眾質疑也屬正常,但質疑成為一種潛意識,本身就有諷刺的意味,它恰恰反映了慈善文化的缺失。其二,商人的集體形象的確不妙,往往被貼上為富不仁、惟利是圖的標籤,而且地產商,礦老闆等富豪群體在現實語境下,口碑整體性不佳。
除了這兩個原因,還有一種原因不容忽視,一些富豪的確把慈善當做秀場。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就曾批評一些企業家功利做慈善的四種表現:一是把做慈善當成數字秀。“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些人甚至採取弄虛作假的方法,做數字遊戲,把自己的資產從這個公司轉移到另一處,就說自己捐了多少。”二是把慈善當成媒體秀。一些企業家做善事是為了增加曝光率。三是把慈善當成行銷秀。很多企業家把慈善作為行銷的賣點,將慈善和行銷一起“捆綁銷售”。四是把做慈善當成表面秀。很多企業家對自己企業的員工很苛刻,工資不多,福利不好,卻熱衷於在外面露臉,做面子工程。

慈善質疑

1、《新京報》2007年10月15日的一篇報導:廈門源昌集團在一個個新地產項目拔地而起的同時,其老闆侯昌財慈善步伐也從未停止過,近20年來,他的慈善捐款已經累計1億多元。然而部分市民對慈善大款心存疑慮:“大款捐款,作秀而已,目的在於宣傳企業,並非真心慈善。”
2、2009年2月12日的媒體訊息:“我打算成立慈善基金,將70%自有的福耀玻璃股份捐出去。”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的話,一舉將其推上了“國內最慷慨慈善家”的寶座。按照當日福耀玻璃股價計算,這部分股價總值超過40億元。 用價值40億元的股份成立慈善基金,曹德旺的決定令旁觀者驚訝。欣賞者稱讚這是媲美比爾·蓋茨的義舉,質疑者則認為這是富豪的慈善作秀,不排除包括避稅在內的種種可疑動機。不可否認,過去數年落馬的各色富豪,多數都是當地的著名慈善家。也不能否認,很多企業在慈善的幌子下大搞市場活動,做一點好事就恨不得滿世界發新聞。然而,“只要做的是善事,即使作秀也溫馨”,這句話在當下的中國真的不是矯情與開脫。根據新浪網的民意調查中,支持的網友占到96.9%,也有2.2%的人質疑可能是作秀。

評論

在傳統的道德觀念里,義和利不可兼得,獻愛心是不能求回報的——既然要獻愛心,就應像雷鋒那樣默默無聞地去做,而一定不能到處張揚,更不能主動要求媒體採訪報導。
然而義和利並非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二者是可以兼而得之的,而只要“取之有道”。獻了愛心的張世文再“出出名”有何不可?只要不違背法律,行善者通過搞“慈善秀”來獲得“名利”,不僅於社會、公眾無害,反而益處多多——這必將激發和帶動更多人加入行善行列。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獻出一點愛心,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更加溫暖、更加和諧。
胡潤此前剛為“中國新貴族”們劃定了門檻——每年至少要消費8299萬元。據說,越過這一門檻的中國新貴富豪已經有5萬人。同期,中華慈善總會的統計表明,中國擁有80%以上社會財富的富人對慈善事業的捐贈小於15%。
拒絕慈善談不上是錯誤,高消費在當前擴大內需的環境下也挺光榮,因此,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更該對慈善舉動顯示包容。勿以善小而不為。至於動機不純抑或避稅,自有人民雪亮的眼睛盯著,日後一旦曝光,反倒對少數沽名釣譽的富豪是個提醒。
當前的中國慈善,需要的不是審視,而是無數次喝彩;需要的不是鞭策,而是亟須加速的制度保障與行政綠燈。我們期待的是一個環境,它能讓富豪們主動樂善好施而非迫於壓力,它能讓人在行善時的感受至少不輸給購置香車豪宅,它能保證所有的善舉都能獲得尊重而非忽視,它能讓慈善成為社會習慣。就這種期待而言,類似福耀玻璃這樣的事例,我們需要起立鼓掌,哪怕是盲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