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而遂通”,語出《周易·鹹卦》。比如,我們的眼睛是不是感而遂通?注意力放在什麼物體上,那個物體就變得清楚明白;我們的耳朵也是感而遂通、有頻道的,想聽誰...
對“感通”含義的詮譯為:“況天下之物,未有城而不通,而感之也又焉有不通者哉……不得其理不能感……感而遂通”。到明洪武年間,共建蓋寺庵“三十六院...
《易》曰:“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詩》曰:“思無邪。”孔子取之,二者非異也。惟無思,然後思無邪;有思,則邪矣。火必有光,心必有思...
其所以能應而遂通者,蓋洞然虛明,則靈覺不昧;靈覺不昧,則一神獨耀,則無知而知,無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應,而應無不通也。”茲為世...
如同洪鐘待叩,亦如寂而不動之易體,感而遂通。阿彌陀佛願力亦復如是。是故淨業行人宜以至誠心念佛,便可望契入感應之道,成辦往生大事,萬修萬人去,斯語真實...
橫渠雲:“一故神。譬之人身,四體皆一物,故觸之而無不覺,不待心使至此而後覺也。此所謂‘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發於心,達於氣,天地與吾...
[1]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與於此...
“領天下道教事”並在《明史》中有傳,又因高足邵以正領銜主編《正統道藏》而...古者忠臣孝子,只是一念精誠,感而遂通。近代行法之士,多不修已以求感動,只靠...
因其與唐代著名高僧義淨有關而聲名藉甚。義淨自西域還,曾休宿並頓悟於樹下...[5]矧:況。通感,又稱感通。語出《易·繫辭上》:“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正如《易經》上所講,如一個人心性潔靜,那么就可以“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2] 宇宙是一個無窮大的天體,它包容了我們已知和未知的各大星系。各星球上的...
本體常住即不動,本體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妙湛、總持和不動都是妙湛,三而一。三者都是總持,一而三。三者都是不動,非三非一,亦三亦一。詳細分析,每一...
其所以能應而遂通者,蓋洞然虛明,則靈覺不昧;靈覺不昧,則一神獨耀,則無知而知,無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應,而應無不通也。”...
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會而通其用也。 唐孔穎達正義曰: 尺蠖之屈以求信者 覆明上往來相感,屈信相須。尺蠖之蟲,初行必屈者,欲求在後之...
他說“先內以操外,此謂之動心,動心不可有;由外以觸內,此謂之應心,應心不可無,非不可無,不能無也……動心何有乎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應心之不能無...
又謂其教在元始天尊傳法後衍而為真元、太華、關令、正一四派,至十傳乃由祖...《道法會元》卷一《法序》也稱:“五行之妙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夫天地...
以錢三文,熏於爐上,致敬而祝曰:“天何言哉,叩之即應;神之靈矣,感而遂通。今有(某姓)有事關心,不知休咎,罔釋厥疑,惟神惟靈,若可若否, 望垂昭報。...
《昭仁寺碑》,貞觀四年(630)刻,完好存於陝西長武縣,為唐太宗紀念戰死將士而...感而遂通,應跡廟堂之上。乘龍之夢,夙符於神道。斷鰲之心,早發於靈鑒。蘊...
以錢代蓍法:以錢三文熏於爐上致敬而祝曰:天何言哉,叩之即應神之靈矣,感而遂通,今有(某姓)有事關心,不知休咎罔釋厥疑,惟神惟靈若可若否,望垂昭報。...
蓋心者,上不屬於陽,下不屬於陰,而得其中,以為一身之主宰,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叩之者感而遂通,中之者寂然不動。人若向此不動中做工夫,終至純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