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網路

感測網路

感測器網路是由許多在空間上分布的自動裝置組成的一種計算機網路,這些裝置使用感測器協作地監控不同位置的物理或環境狀況(比如溫度、聲音、振動、壓力、運動或污染物)。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發展最初起源於戰場監測等軍事套用。而現今無線感測器網路被套用於很多民用領域,如環境與生態監測、健康監護、家庭自動化、以及交通控制

概念介紹,網路特徵,發展歷程,

概念介紹

感測網路,指的是將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感測設備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路連線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因而又叫“物聯網”。比如,我們現在必須通過看、嘗、摸、聞,才能形成關於某種食物的綜合判斷。但如果把這幾種感知信息上傳至網上,那么即使身在遠方,也能隨時了解到這種食物的色香味,這就是感測網技術的魅力

網路特徵

傳統的感測器正逐步實現微型化、智慧型化、信息化、網路化,正經歷著一個從傳統感測器(Dumb Sensor)→智慧型感測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感測器(Embedded Web Sensor)的內涵不斷豐富的發展過程。
隨著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sm System, MEMS)、片上系統(SOC, System on Chip)、無線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術的飛速發展, 無線感測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技術應運而生,並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散式和自組織的特點帶來了信息感知的一場變革。這成為當前所有領域內的新熱點。
無線感測器網路是一種跨學科技術,就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感測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自組織網路。基於 MEMS的微感測技術和無線聯網技術為無線感測器網路賦予了廣闊的套用前景。這些潛在的套用領域可以歸納為:軍事、航空、反恐、防爆、救災、環境、醫療、 保健、家居、工業、商業等領域
WSN將是全球未來四大技術產業之一,將掀起新的產業浪潮
1999年美國商業周刊將其列為21世紀最具影響的21項技術之一;200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在預測未來技術發展的報告中將其列為 改變世界十大新技術之一。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在“面向21世紀的聯邦能源與發展規劃”中指出,工業無線技術的廣泛套用將使工業生產效率提高10%,並 使排放污染降低25%。

發展歷程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將傳統感測器採用點對點傳輸、連線感測控制器而構成感測器網路雛形,我們把它歸之為第一代感測器網路。
隨著相關學科的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感測器網路同時還具有了獲取多種信息信號的綜合處理能力,並通過與感測控制器的相聯,組成了有信息綜合和處理 能力的感測器網路,這是第二代感測器網路。
從上世紀末開始,現場匯流排技術開始套用於感測器網路,人們用其組建智慧型化感測器網路,大量多功能感測器被運用,並使用無線技術連線,無線感測器 網路逐漸形成。無線感測器網路是新一代的感測器網路,具有非常廣泛的套用前景,其發展和套用,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帶來深遠影響。已開發國家如 美國,非常重視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發展。
美國交通部1995年提出了“國家智慧型交通系統項目規劃”,預計到2025年全面投入使用。該計畫試圖有效集成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信技術、 感測器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處理技術並運用於整個地面交通管理,建立一個大範圍全方位的實時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這種新型系統將有效地使用感測 器網路進行交通管理。
美國陸軍2001年就提出了“靈巧感測器網路通信”計畫,在2001-2005財政年度期間批准實施。其基本思想是:在戰場上布設大量的感測器 以收集和傳輸信息,並對相關原始數據進行過濾,然後再把那些重要的信息傳送到各數據融合中心,將大量的信息集成為一幅戰場全景圖。當參戰人員需要時可分發 給他們,使其對戰場態勢的感知能力大大提高。
2002年5月,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與美國能源部合作,共同研究能夠儘早發現以捷運、車站等場所為目標的生化武器襲擊,並及時採取防範 對策的系統。它屬於美國能源部恐怖對策項目的重要一環。該系統集檢測有毒氣體的化學感測器和網路技術於一體。
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03年制定了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究計畫,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成立了感測器網路研究中心,聯合周邊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 校、南加州大學等,展開“嵌入式智慧型感測器”的研究項目。
英特爾公司在2002年10月24日發布了“基於微型感測器網路的新型計算發展規劃”。計畫宣稱,英特爾將致力於微型感測器網路在預防醫學、環 境監測、森林滅火乃至海底板塊調查、行星探查等領域的套用。
我國在國家“十一五”規劃和《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中將“感測器網路及信息處理”列入其中,國家863、973計畫中也將WSN列為支持項 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