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四首(清代陳寶琛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感春四首》是清代詩人陳寶琛所創作的一組七言詩。這四首詩是陳寶琛為中日甲午戰爭而作,第一首寫戰敗議和;第二首直指慈禧太后;第三首北洋海軍的覆滅及教訓;第四首寫割台悲慟。全詩首首詠落花,卻句句寄寓家國之慨:詩人借抒發對花落的彌天悲傷之情而傳達對國是日非的悲慨之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感春四首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詩
  • 作者:陳寶琛
  • 作品出處:《滄趣樓詩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感春四首
其一
一春誰道是芳時,未淚只恥協及飛紅已暗悲。
雨甚猶思吹笛驗,風來始悔樹幡遲。
蜂衙撩亂聲無準,鳥使逡巡事可知。
輸卻玉塵三萬斛,天公不語對枯棋。
其二
阿母歡娛眾女狂,十年養就滿庭芳。
那知綠怨紅啼景,便在鶯歌燕舞場。
處處鳳棲勞剪彩,聲聲羯鼓促傳觴。
可憐買盡西園醉,贏得嘉辰一斷腸。
其三
倚天照海倏然空,脆薄原知不耐風。
忍見化萍隨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蟲。
到頭蝶夢誰真覺,刺耳鵑聲恐未終。
苦學挈皋事澆灌,綠陰涕尺種花翁。
其四
北勝南強較去留,淚波直注海東頭。
槐柯夢短殊多事,花檻春移不自由。
從此路迷漁父棹,可無人墜石家樓。
故林好在煩珍護,莫再飄搖斷送休。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一春”句:《詩詞例析》《福州詩詠》等記作一春無日可開眉。芳時:春花爛漫芬芳時節。
2.飛紅:花瓣飄落,此喻落花。
3.吹笛:《述異記》載周穆王吹笛止雨的故事。
4.樹幡:《博異志》 載崔玄微用朱幡護花的故事。
5.蜂衙:蜂窩中群蜂簇擁蜂王而聽其命,狀如衙門,故稱。
6.鳥使:《山海經 》載西王母以青鳥充當使者的故事。
7.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
8.玉歸戒塵:《列仙傳》載:仙人對賭,一人“輸卻玉塵九解”,玉塵指仙界珍品。
9.天公:指清德宗光緒。
10.枯棋:木製棋子境套少,比喻殘局。
11.阿母:此指慈禧太后。
12.綠怨紅勸駝朵啼:描寫暮春群芳零落的破敗景象。
13.羯鼓:中國古代羯族的一種鼓,兩面蒙皮,腰細。
14.倏(shū):極快。
15.化萍隨柳絮:是“柳絮隨化萍”的倒裝,引用古人“柳絮落水化萍”傳說。
16.集蓼:比喻遭遇苦難。
17.毖:謹慎,這裡有防患的意思
18.桃蟲:即鷦鷯,起飛後能為患。
19.蝶夢:語出《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後因稱夢為“蝶夢”。
20.鵑聲:典出邵伯溫《聞見錄》,以北方聽到少有的杜鵑啼叫,影射王安石以南人入相,此借指常熟人翁同龢入相。
21.挈皋:即桔槔,一種用以汲水的工具。
22.涕尺:典出漢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
23.槐柯夢:即南柯夢,語出唐李公佑《南柯太守傳》,略謂:淳于夢夢至槐安國,國王以女妻之,任南柯太守,榮華富貴,顯赫一時。醒後見槐樹下有蟻穴,即夢中所歷。此典比喻台灣士紳為御日保台,推擁台撫唐景崧自立“民主國”,但很快以失敗告終。
24.路迷漁父棹:典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講的是一個漁父駕舟誤入桃花源,忘了返回的路徑。“迷”,迷失。
25.石家樓:典出《晉書·附》:“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時崇在金谷別館……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此典隱含對當事者不敢擔當的指責。

白話譯文

其一
誰說春天一到就是春花爛漫芬芳時節,沒有等到花瓣飄落就已有悲傷之感。
暴雨到來時寄希望於吹笛止雨的效驗,狂風襲來才想起”‘樹蟠”護花,為時已晚。
蜂巢中嗡嗡的嘈雜聲,沒有統一的音符,使者因有所顧慮而徘徊,遲遲不行。
輸掉珍品無數,面對這樣的殘局,連老天都無語了。
其二
為了阿母的歡娛,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這些人是歷經十年培養起來的。
哪知暮春群芳零落的破敗景象,卻肯察遙出現在鶯歌燕舞的場景中。
所有鳳樓上都插滿了彩旗,聲聲羯鼓催促著人們推杯換盞。
可嘆這些人在瘋狂買醉恥擔雅體,到頭來不過贏得良辰時的悲痛。
其三
倚天照海之盛的花木經不住風雨,倏忽成空。原來脆薄耐不住風雨侵襲。
不忍見到化萍變為柳絮,如果再次遇到類似災難,一定要謹慎,避免鷦鷯成患。
到頭來真的有人能夠清醒嗎,刺耳的爭吵聲仍未終結。殃船蒸
長期用桔槔汲水,灌溉花木,但風雨一來,花朵落盡,使種花翁流涕成尺長。
其四
北勝南強較量花木的去留,淚波直直注入大海。
短暫的南柯一夢豈不多事,防護鮮花的柵欄在春天移動是不自由的。
從此漁人再也找不到去桃源的路,沒有人像綠珠一樣為了不受屈辱而墜樓。
剩下的花木還請好好愛護,不要再斷送剩餘的林木。

創作背景

中法戰爭(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後陳寶琛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閒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在其謫居期間,中日爆發了甲午海戰。在李鴻章不抵抗的政策下,中國當時最精銳的海軍——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中日海戰以中國的慘敗結束。翌年春天,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簽訂的訊息傳至國內引起朝野一片譁然。陳寶琛雖處江湖之遠,仍念廟堂之高,時刻關注時事。對於《馬關條約》的簽訂,陳寶琛感到憤懣的同時,又感到哀傷。由於《馬關條約》簽訂的時間是1895年春天,陳寶琛遂作《感春四首》以志。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寫和議,首聯從直覺上寫春天戰敗感受:不是暮春,卻已浸透春闌花落的悲涼。點題並總領以下三首。頷聯用《述異志》載周穆王吹笛止雨的典故和《博異志》載崔玄微用“朱幡”護花的典故比喻清廷戰前毫無準備,戰時猶豫不決,倉促應戰,舉措失當,終遭慘敗的教訓。頸聯出句寫主戰主和兩派面對敗局相互攻訐;對句用《山海經》西王母以青鳥為“信使”的故事,此指清廷初派張蔭桓,邵友濂議和,日本人不接待,改派李鴻章,又遲遲不行;尾聯寫賠款割地,清德宗無可奈何,如對“枯棋”。詩人喜歡用“下棋”“累棋”比喻世事的變幻莫測和敗局的無可逆轉,“不語”活畫出面對敗北的德宗呆若木雞的神態及在慈禧專權下無可奈何的心態。
第二首寫慈禧占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準備慶六十大壽,因戰敗被迫取消慶典,矛頭直指“老佛爺”,不失當年犯顏直諫“庚辰午門案”的“清流”風骨。“處處鳳樓勞剪彩”的“勞”字既寫出挖空心思大事鋪排的奢侈,又語含諷刺,有“徒勞”之意,含而不露,直有“看似平常卻奇崛”之妙,可見詩人鍊字功力。
第三首開頭用春天花木“倚天照海”之盛,卻經不起風雨,比喻北洋海軍的“脆薄”及一朝覆亡。“桃蟲”用以諷喻新敗處境艱難,朝廷要吸取慘痛教訓防止禍患再起。頸聯起句用莊子夢化蝶典故,比喻當權者未真正從戰敗噩夢中覺醒過來,對句影射常熟人翁同龢入相,用邵伯溫《聞見錄》影射王安石以南人入相典。尾聯寫出海軍將士對苦心經營十六年的北洋艦隊一朝覆亡的無比哀痛。
第四首專為割台而詠,首聯指俄、德、法三國戰爭以割台換遼南,寫出聞“割台”而淚水滂沱傾河注海的悲慟;頷聯出句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典比喻台撫唐景崧自立民主國,不久即敗事;對句講李經芳與日本人在艦中簽訂“和約”。頸聯出句用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對句用《晉書·石崇傳》典。尾聯詩人不禁發出泣血的重託:要珍惜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啊,決不能再讓它脫離祖國的懷抱,斷送在強盜手中。
《感春》借用韓愈詩題,卻以工細的風格異於韓詩。它詩的魅力,固然與其詩歌藝術功力有關,但對國事的憂慮,對台灣的摯愛卻是詩歌之魂。畢竟血濃於水的地域親情是難以割捨的。陳寶琛身為逐臣,卻能以”‘醒眼”繫懷國土和主權,從失台的現實中不斷提醒當局吸取沉痛教訓,而且寫得“蘊藉綿邈”,始終不失“溫柔敦厚”之旨,稱其詩“韻出百家上者”,未為溢美。

名家點評

原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陳祥耀詩詞例析》:①《感春》借用韓愈詩的題目。韓愈以《感春》為題寫的詩有三題,用的是五、七言古體和拗體七律,陳詩則用工細的七律寫,風格大異。②《感春》四首,用典精工貼切,以哀感頑艷的筆墨,寫家國之痛,多用比興,不作賦體,風華情韻,又大似李商隱的七律。
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孫愛霞《落花之傷與家國之悲——末代帝師陳寶琛《感春四首》探析》:陳寶琛《感春四首》為中日甲午戰爭而作,為《馬關條約》的簽訂而作,雖每首都寫落花但實則句句詠時事,充溢著一股彌天的哀傷、悲憤之情。這四首詩歌有李商隱的風格,幽曲似之,哀感似之,頑艷似之,而沉鬱過之。《感春四首》連同作於民國的《次韻遜敏齋主人落花四首》被稱為“前後落花詩”享譽詩壇,無怪乎當時就“傳頌海內”、“馳通世”了。
福州市工人業餘大學副教授李鄉瀏《福州詩詠》:詩題《感春》,並非詠吟時令春色,而是寄寓時事的感慨。

作者簡介

陳寶琛(1845—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福建閩縣人。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光緒十年(1884年)因忤慈禧罷官,宣統即位被召回,官至弼德院顧問大臣。其詩多寫景記程及感時抒懷之作,為閩派詩壇領袖之一。陳三立序其集謂“感物造端,蘊藉綿邈,風度絕世,後山所稱‘韻出百家上’者,庶幾過之”。有《滄趨樓詩集》十卷。
24.路迷漁父棹:典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講的是一個漁父駕舟誤入桃花源,忘了返回的路徑。“迷”,迷失。
25.石家樓:典出《晉書·附》:“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時崇在金谷別館……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此典隱含對當事者不敢擔當的指責。

白話譯文

其一
誰說春天一到就是春花爛漫芬芳時節,沒有等到花瓣飄落就已有悲傷之感。
暴雨到來時寄希望於吹笛止雨的效驗,狂風襲來才想起”‘樹蟠”護花,為時已晚。
蜂巢中嗡嗡的嘈雜聲,沒有統一的音符,使者因有所顧慮而徘徊,遲遲不行。
輸掉珍品無數,面對這樣的殘局,連老天都無語了。
其二
為了阿母的歡娛,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這些人是歷經十年培養起來的。
哪知暮春群芳零落的破敗景象,卻出現在鶯歌燕舞的場景中。
所有鳳樓上都插滿了彩旗,聲聲羯鼓催促著人們推杯換盞。
可嘆這些人在瘋狂買醉,到頭來不過贏得良辰時的悲痛。
其三
倚天照海之盛的花木經不住風雨,倏忽成空。原來脆薄耐不住風雨侵襲。
不忍見到化萍變為柳絮,如果再次遇到類似災難,一定要謹慎,避免鷦鷯成患。
到頭來真的有人能夠清醒嗎,刺耳的爭吵聲仍未終結。
長期用桔槔汲水,灌溉花木,但風雨一來,花朵落盡,使種花翁流涕成尺長。
其四
北勝南強較量花木的去留,淚波直直注入大海。
短暫的南柯一夢豈不多事,防護鮮花的柵欄在春天移動是不自由的。
從此漁人再也找不到去桃源的路,沒有人像綠珠一樣為了不受屈辱而墜樓。
剩下的花木還請好好愛護,不要再斷送剩餘的林木。

創作背景

中法戰爭(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後陳寶琛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閒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在其謫居期間,中日爆發了甲午海戰。在李鴻章不抵抗的政策下,中國當時最精銳的海軍——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中日海戰以中國的慘敗結束。翌年春天,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簽訂的訊息傳至國內引起朝野一片譁然。陳寶琛雖處江湖之遠,仍念廟堂之高,時刻關注時事。對於《馬關條約》的簽訂,陳寶琛感到憤懣的同時,又感到哀傷。由於《馬關條約》簽訂的時間是1895年春天,陳寶琛遂作《感春四首》以志。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寫和議,首聯從直覺上寫春天戰敗感受:不是暮春,卻已浸透春闌花落的悲涼。點題並總領以下三首。頷聯用《述異志》載周穆王吹笛止雨的典故和《博異志》載崔玄微用“朱幡”護花的典故比喻清廷戰前毫無準備,戰時猶豫不決,倉促應戰,舉措失當,終遭慘敗的教訓。頸聯出句寫主戰主和兩派面對敗局相互攻訐;對句用《山海經》西王母以青鳥為“信使”的故事,此指清廷初派張蔭桓,邵友濂議和,日本人不接待,改派李鴻章,又遲遲不行;尾聯寫賠款割地,清德宗無可奈何,如對“枯棋”。詩人喜歡用“下棋”“累棋”比喻世事的變幻莫測和敗局的無可逆轉,“不語”活畫出面對敗北的德宗呆若木雞的神態及在慈禧專權下無可奈何的心態。
第二首寫慈禧占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準備慶六十大壽,因戰敗被迫取消慶典,矛頭直指“老佛爺”,不失當年犯顏直諫“庚辰午門案”的“清流”風骨。“處處鳳樓勞剪彩”的“勞”字既寫出挖空心思大事鋪排的奢侈,又語含諷刺,有“徒勞”之意,含而不露,直有“看似平常卻奇崛”之妙,可見詩人鍊字功力。
第三首開頭用春天花木“倚天照海”之盛,卻經不起風雨,比喻北洋海軍的“脆薄”及一朝覆亡。“桃蟲”用以諷喻新敗處境艱難,朝廷要吸取慘痛教訓防止禍患再起。頸聯起句用莊子夢化蝶典故,比喻當權者未真正從戰敗噩夢中覺醒過來,對句影射常熟人翁同龢入相,用邵伯溫《聞見錄》影射王安石以南人入相典。尾聯寫出海軍將士對苦心經營十六年的北洋艦隊一朝覆亡的無比哀痛。
第四首專為割台而詠,首聯指俄、德、法三國戰爭以割台換遼南,寫出聞“割台”而淚水滂沱傾河注海的悲慟;頷聯出句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典比喻台撫唐景崧自立民主國,不久即敗事;對句講李經芳與日本人在艦中簽訂“和約”。頸聯出句用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對句用《晉書·石崇傳》典。尾聯詩人不禁發出泣血的重託:要珍惜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啊,決不能再讓它脫離祖國的懷抱,斷送在強盜手中。
《感春》借用韓愈詩題,卻以工細的風格異於韓詩。它詩的魅力,固然與其詩歌藝術功力有關,但對國事的憂慮,對台灣的摯愛卻是詩歌之魂。畢竟血濃於水的地域親情是難以割捨的。陳寶琛身為逐臣,卻能以”‘醒眼”繫懷國土和主權,從失台的現實中不斷提醒當局吸取沉痛教訓,而且寫得“蘊藉綿邈”,始終不失“溫柔敦厚”之旨,稱其詩“韻出百家上者”,未為溢美。

名家點評

原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陳祥耀詩詞例析》:①《感春》借用韓愈詩的題目。韓愈以《感春》為題寫的詩有三題,用的是五、七言古體和拗體七律,陳詩則用工細的七律寫,風格大異。②《感春》四首,用典精工貼切,以哀感頑艷的筆墨,寫家國之痛,多用比興,不作賦體,風華情韻,又大似李商隱的七律。
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孫愛霞《落花之傷與家國之悲——末代帝師陳寶琛《感春四首》探析》:陳寶琛《感春四首》為中日甲午戰爭而作,為《馬關條約》的簽訂而作,雖每首都寫落花但實則句句詠時事,充溢著一股彌天的哀傷、悲憤之情。這四首詩歌有李商隱的風格,幽曲似之,哀感似之,頑艷似之,而沉鬱過之。《感春四首》連同作於民國的《次韻遜敏齋主人落花四首》被稱為“前後落花詩”享譽詩壇,無怪乎當時就“傳頌海內”、“馳通世”了。
福州市工人業餘大學副教授李鄉瀏《福州詩詠》:詩題《感春》,並非詠吟時令春色,而是寄寓時事的感慨。

作者簡介

陳寶琛(1845—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福建閩縣人。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光緒十年(1884年)因忤慈禧罷官,宣統即位被召回,官至弼德院顧問大臣。其詩多寫景記程及感時抒懷之作,為閩派詩壇領袖之一。陳三立序其集謂“感物造端,蘊藉綿邈,風度絕世,後山所稱‘韻出百家上’者,庶幾過之”。有《滄趨樓詩集》十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