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態

感受態

細胞能夠從周圍環境中攝取DNA分子,並且不易被細胞內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分解時所處的一種特殊生理狀態稱感受態(competence)。自然環境中細菌可以吸收外源遺傳物質以增加自身對環境的適應性。人工感受態的形成, 需要低溫和鈣處理,這樣可能破壞了細胞膜上的脂質陣列 ,Ca2 +與膜上的多聚羥基丁酸化合物、多聚無機磷酸形成複合物利於外源DNA 的滲入, 外部理化因素促進了感受態的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受態
  • 外文名:competence
  • 對象:受體細胞
  • 形式細胞膜通透性發生變化
  • 方式:能夠吸收DNA
概述,感受態細胞的製備,

概述

受體細胞經過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2,RuCl等化學試劑法)的處理後,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變化,成為能容許多有外源DNA的載體分子通過的感受態細胞
例如野生型大腸桿菌並不容易轉化,這是由於DNA無法進入野生型大腸桿菌的細胞。經過多年的努力,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增加細胞吸收外源DNA的效率。那就是用化學方法處理細胞,使其改變膜對DNA的通透性。這種細胞就稱為感受態細胞,即細胞處於能攝入核酸分子時的生理狀態。這種方法已經成為基因工程的常規技術,它對於我們利用體外DNA重組技術來了解真核和原核生物的基因功能特別重要。細菌的感受態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自然感受態(Natural competence),自然感受態細菌可以自由地吸收DNA,通過它來進行遺傳轉化;另一種是人工感受態(Artificial competence),在這種轉化中,細菌發生改變使得它們能攝入外源DNA。枯草芽孢桿菌屬於能夠發展為自然感受態的細胞,大腸桿菌就屬於需要人工處理的細胞。

感受態細胞的製備

感受態細菌細胞的轉化採用氯化鈣的方法。不含有質粒的大腸桿菌菌株在室溫下使其解凍並加入40mL S.O.C 的液體培養基。在37 ℃培養1h , 然後將其轉移到37 ℃搖床上以200r /min 速度培養2 ~3h, 直到OD600 達到0.2 ~ 0.4。不同細菌菌株的最適宜OD600 是不同的。在4 ℃下以8000r /min 的速度離心1min, 然後用一半體積(20 mL)已滅菌的預冷的TB(CaCl2)溶液進行懸浮, 並在冰上保存25 min。如上進行另一次離心後,所得到的細胞沉澱用十分之一體積(4mL)預冷的TB (CaCl2)溶液進行懸浮獲得感受態細胞。感受態細胞可於4 ℃下保存3d。
感受態細胞的保存
轉移1.6 mL的感受態細胞懸浮液至已消過毒的冷藏管內,並加入已滅菌的0.4 mL甘油使最終濃度達到20%,混勻。甘油儲液可在- 4 ℃,- 20 ℃和- 70 ℃下分別儲存待用。
轉化效率按下公式計算:轉化效率(cfu·μg -1)=(每皿轉化子平均數×菌懸液稀釋倍數) 質粒微克數。實驗涉及的一般轉化, 採用pUC19質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