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能量(最新)

愛的能量(最新)

《愛的能量(最新)》是2011年12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特蕾莎嬤嬤。

基本介紹

  • 書名:愛的能量(最新)
  • 作者:特蕾莎嬤嬤
  • ISBN:9787546374758
  • 頁數:183頁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ASIN:B006LTETUQ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愛的能量》內容簡介:20世紀最純粹的心靈,“謝謝這個世上還有你,特蕾莎媽媽,你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卑微”。《愛的能量》是特蕾莎嬤嬤最全面的原創作品,她從自己多年的演講、書信、禱告和交談中,遴選出最深刻最精妙的部分,編輯成這一本《愛的能量》,使我們得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領受她的教導和指引。
我們每個人都是愛的給予者,也都是愛的接受者;我們都需要在愛中學會愛,也需要在愛中學會被愛。因此,讓我們跟隨特蕾莎一起感悟這《愛的能量》。

編輯推薦

《愛的能量》編輯推薦:她,是有史以來最沒有爭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她,是最具號召力的慈善家,世界最有錢的公司都願無償捐錢給她,她名下的基金會擁有4億多美元資產,可她去世之前的唯一財產就是一幅耶穌像,一雙鞋子,三件衣服。
柯林頓、曼德拉、加利、伊利莎白女王、黛安娜王妃、鄧麗君都曾被她愛的箴言深深觸動過……
她,就是特蕾莎嬤嬤(又被稱為德蘭修女),一個在愛中行走的人間天使。《愛的能量》是特蕾莎嬤嬤最全面的原創作品,帶你感受最原汁原味的嬤嬤語錄,20世紀最純粹的心靈。《愛的能量》是《在愛中行走》作者,知名作家華姿推薦、作序!
一顆純潔的心會自由的給予,自由地愛,直到它受到傷害。
特蕾莎嬤嬤最全面的原創作品!二十世紀最純粹的心靈。

媒體推薦

前不久,我的朋友蔡金青去了一趟桂林,在陽朔的一個小咖啡廳里,發現一頁紙上寫著德蘭修女的一段話,回來後她就把這段話發給了我。這兩天,我又反覆的讀了這段話,覺得很有力量,能夠把人們帶到更高的境界。
——潘石屹
她就是聯合國,她就是世界和平。
——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
對於那些曾經為她的無私奉獻而感動的人來說,特蕾莎嬤嬤將永遠活在他們心中。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
這是全人類的損失。在建立國際和平與公正、友愛平等的世界秩序中,我們將深深地緬懷她。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
特蕾莎嬤嬤給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孤兒和棄兒帶來了愛和希望。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
她留給我們的祈禱和聲音,是不分國界的,是超越了宗教和信仰的。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

作者簡介

特蕾莎嬤嬤(mother teresa,1910-1997),又稱德蘭修女,她是最具感召力的慈善家,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願意無償的捐錢給她,她將名下的基金會擁有的四億多美元全都捐獻給窮人,而當她去世的時候,她全部的個人資產就是一張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和三件舊衣服。
她一生獲獎無數,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1985年得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4年的美國國會金獎,1996年柯林頓總統又授予她“美國榮譽公民”…… 全世界有80多位國家元首曾向她頒發過崇高的榮譽。當媒體問及她:“我們可能做什麼促進世界和平?”。她回答卻是:“回家和愛您的家庭。”
她震撼靈魂的心靈導師,柯林頓、曼德拉、加利、伊莉莎白女王、黛安娜王妃都被她的箴言深深感動過,一代歌后鄧麗君為了紀念她將自己的英文名字取為“teresa”,流行華語樂壇的歌手鄭秀文也為她寫過歌詞。

圖書目錄

前言
愛的真諦
關於祈禱
給予的含義
人人皆聖徒
工作與侍奉
耶穌就是愛
貧窮和窮人
寬恕的美德
孩子與家庭
苦難與死亡
仁愛傳教會
特蕾莎嬤嬤訪談錄
特蕾莎嬤嬤生平事略
獲獎致辭

序言

從靈魂因蒙受恩典而認識到上帝的那個瞬間開始,我們就必須尋求上帝。——特蕾莎嬤嬤
特蕾莎嬤嬤能夠獲得世人的矚目,並不是因為她是個偉大的作家或上帝學家,而是因為她心胸廣闊,具有強烈的慈悲心。自從她順服於上帝的呼召以後,內在的熱情就引導著她,促使她首先加入修道院,然後,明確而又專注地全力侍奉著窮人,最後,創建了自己的仁愛傳教會。因為她的心靈從來沒有先入之見,也從來不畫地為牢,所以,她能感受到全世界的痛苦,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嬰兒,她都能體諒他們的悲苦。她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愛的含義,並領悟到人世間的深深悲苦。
在世人的眼中,特蕾莎嬤嬤是一位個頭矮小但靈魂極其偉大的人,孜孜不倦地精心照顧著被大多數人所遺棄的窮人們。而在這本書中,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她的許多深刻的思想,知道她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還可以了解到她信仰的獨特之處,她的宗教願景、她對祈禱的理解。此外,她也會告訴我們,她心中感人至深的耶穌形象如何激勵著她,使她具備了令人瞻望弗及的慈悲之心。
對於思想複雜的現代讀者而言,她的某些想法和言辭,尤其是她的虔誠,也許顯得過於天真,甚至有些人會認為她在毫無必要地犧牲自己。當我從書中讀到她的思想後,我不禁回想起幼年時,在學校中接受修女們的教導:“克制自己的肉體和感官欲望。”現在,我感到這番話的確深有智慧,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心靈的平靜,並避免過度地關注自我。而對特蕾莎嬤嬤來說,她顯然終身保留著禱告的習慣,並以此獲得了內在的安靜。她的生命也因此充滿了活力,屬靈生命得到了更充分的成長。事實上,我們發現,各種宗教中都會教導“天堂(淨土/樂土)”,亦即人們必須在失去自我以後,才能獲得靈魂。然而,迄今為止,現代心理學依然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當我閱讀她的文章時,我努力不將它們視為幼稚之言,而是仔細去聆聽,它們深刻而又微妙,卻又與現代人的趣味大相逕庭。特蕾莎沒有逃避痛苦,相反,她欣然地接納痛苦。她也沒有像現代西方醫學界的作風那樣,滿懷著豪情壯志,試圖去征服死亡,相反,她僅僅關注人們在臨終前的情緒狀態和生命的意義感。她十分關注兒童的感受,而且,在我看來,某些跡象明顯地表明,她深深地關注著世人靈魂的得救。當今的心理學界,在談到自我成長之時,通常會流行著內省、自我覺察、自我發掘等術語。但是,特蕾莎嬤嬤或許可以給這些心理學家帶來某些啟示。比如,她曾經告訴我們,有個婦女在聽從了她的忠告以後,從此改穿價格較低廉的衣服,其生命也從此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因為特蕾莎嬤嬤信仰虔誠,為人誠實,所以,她能微妙地覺察到人性的動機。
特蕾莎嬤嬤常常會不厭其煩地談到愛與祈禱,某些讀者或許會因此感到頗為不快。無可否認的是,在當今的社會,每天都有人圍繞在我們身邊,向我們狂熱地傳教,並為他們自己的信仰百般辯護,以至於很多人開始反感這種僵死的宗教。如果你屬於這樣的讀者,我的建議是先放下自己對某些空泛或教條性言辭、上帝學術語的成見,細心聆聽特蕾莎嬤嬤在信仰中清晰傳遞出來的重要信息。以我自身為例,我曾經閱讀過許多佛教書籍,這促使我能夠在任何動物身上都看到佛性,同樣,我也可以受到特蕾莎嬤嬤的啟發,在任何垂死者的身上看到耶穌的影子,或者在任何人類團體中見到基督的奧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宗教都被視為純粹的精上帝活動,有時候,它也會被視為對某種信仰和觀點的內在實踐。在特蕾莎嬤嬤的生命和言語中,我們意識到宗教的精髓在於:信仰與慈悲、同情密不可分,也不可與行為分割開來。在純粹精上帝性的宗教中,信仰者可能會褊狹地高聲宣揚自己的信仰,然而,在這些迫切地希望別人都接受他們信仰的人身上,我很少看到他們會侍奉貧病之人。事實上,當宗教僅僅關注心智和精上帝方面的問題之時,它就無法激勵信徒們去關愛和憐憫世人。
在特蕾莎嬤嬤充滿慈悲的話語中,她從來沒有試圖說服我們接受她的信仰。她只是簡單地講述了自己對上帝的堅固信心,講述了她侍奉貧病者的工作。她講述這些故事,顯然不是為了說服我們接受她的宗教信仰,僅僅只想表明:當窮人和病人們獲得了最基本的關心和愛護以後,他們的生命就會出現巨大的改變,重新找回做人的尊嚴,或者至少能享受到片刻的幸福。
許多人形容特蕾莎嬤嬤是罕見的“活聖人”,我十分認同這種觀點。我們需要聖人,也需要某些古老的教義,比如“罪”、“恩典”、“信心”和“邪惡”。很久以前,我們從哲學和上帝學的高度來思考我們的感受和體驗,而如今,我們卻開始從心理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的角度來簡單地分析我們全部的境遇。這種過於簡單化的思維模式,使我們的體驗變得日漸狹隘和淺薄,並使我們產生錯覺,以為只要心智健全,我們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幸運的是,特蕾莎嬤嬤的言行並沒有受到這種社會科學思維框架的限制。祈禱和奉獻始終存在於她的生活當中,她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以及為之終身從事的工作。如果我們將特蕾莎嬤嬤視為聖人,我們也許會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效仿她。但是,她在本書中的思考卻告訴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夠成為聖人,聖人並不是意味著德行完滿,毫無瑕疵,每天的生活都無需懺悔,而是意味著,將自己全身心地奉獻給世人,尤其是奉獻給那些遭受痛苦的人們,包括我們的家人、鄰居和陌生人。
——托馬斯·莫爾,《少有人走的路3》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