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比希納(德語:Eduard Buchner,1860年5月20日-1917年8月13日),德國化學家,由於發現無細胞發酵1907年獲諾貝爾化學獎,被譽為"農民出身的天才化學家"。 1917年8月13日由於受戰傷逝於慕尼黑。
基本介紹
求學經歷
![愛德華·比希納 愛德華·比希納](/img/b/cd0/cGcq5iMwEWOjVGOhBTZycTOjhjZzQ2YlhTOzY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研究過程
![愛德華·比希納發明的布氏漏斗 愛德華·比希納發明的布氏漏斗](/img/d/f43/nBnauUDOlJ2MkdzMlNWNxEWZiN2M2czYxUTNiJWO0MDNzgjMhJDNkRmM0I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愛德華·比希納(德語:Eduard Buchner,1860年5月20日-1917年8月13日),德國化學家,由於發現無細胞發酵1907年獲諾貝爾化學獎,被譽為"農民出身的天才化學家"。 1917年8月13日由於受戰傷逝於慕尼黑。
愛德華·比希納(德語:Eduard Buchner,1860年5月20日-1917年8月13日),德國化學家,由於發現無細胞發酵1907年獲諾貝爾化學獎,被譽為"農民出身的天才化學家"。 1917...
愛德華·比希納(Eduard Biichner),德國化學家,1860年3月20日生於慕尼黑。是著名有機化學家,第五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拜耳的學生。他1888年獲得博士學位。曾任基爾...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膠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
發酵酶最早是在1897年由德國化學家愛德華·比希納(Eduard Buchner)首次進行與酵母細胞分離,並且在沒有活細胞的狀況下,置於實驗室進行對糖類的發酵,因此他於1907年...
1897年愛德華·比希納證實無細胞酵母提取液可使糖發酵產生酒精,駁斥了巴斯德關於酵素是生命有機體的觀點。但這並不影響巴斯德在否定自然發生說中的重要地位。 [1] ...
(南京-瑞尼克)(138-138-88-374)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
愛德華·比希納(Eduard Buchner,1860-1917),由於發現無細胞發酵1907年獲獎。里夏德·維爾施泰特(1872-1942),化學家,1915年。弗里茨·哈伯(1868-1934),化學家,...
1897年,德國科學家愛德華·比希納,發現酵素具有高效的催化本能; 愛德華·比希納這一重大發現,而使他獲得了190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1926年,美國科學家薩姆鈉從刀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