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層

在佛學中,人有九層意識,前八層意識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而大家廣為所知意識層是人的第九層意識阿摩羅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意識層
  • 意思:人有九層意識
  • 出自:佛學
  • 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大腦中的意識層,種類,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阿摩羅識,相關作品,潘洪範教授,何瑞教授,王忠仁教授,

大腦中的意識層

意識層是否存在,這一直是以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關於意識層的用處,眾說紛紜。潘洪範教授認為,意識層只是存在,但並不起作用。何瑞教授卻不贊同這個觀點,他認為意識層對人的下意識動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影響。現在,我們只能等待著教授們能隔日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種類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分別是能見,能聞,能嗅,能嘗,能觸。

意識

能具體而詳細的分別、分析善惡、美醜、冷熱、利弊等等相對的境界。

末那識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具有見聞覺知的作用,但不作主,處處作主的是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具有處處作主,恆審思量的體性。
末那識的這種思量作主——遍計執性,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它不斷地在執取一切法,不斷地攀緣一切法。不管是在清醒的時,或者於悶絕等五位中,它都是不斷地想要作什麼,不甘於寂寞,不願處於無為的狀態之中。
末那識雖然具有處處作主,恆審思量的特性。但它本身的分別能力卻是很差的,它必須借著前六識的幫助,要在意識心具體的分析善惡、美醜、冷熱、利弊等之後再去作決定所採取的行動。人對於一切事物,比如肚子餓了、睡醒了、身體癢時……經由意識心的分析之後,都必須由末那識去作決定——是否吃飯、是否起床、是否抓癢,然後才會有下一步的行動。在沒有經過意識心的分析前,末那識往往會依過去的習氣運作。(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很小就喜歡寺廟、佛法的原因,末那識依過去生修學佛法所形成的習氣所使)。

阿賴耶識

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就是禪宗祖師開悟明心所悟所明的心,又名:真如、法身、種子識、如來藏、無住心、異熟識、無垢識、庵摩羅識、本來面目等等。

阿摩羅識

阿摩羅識”意譯為“清淨識”、“無垢識”,或稱真如心、自性清淨心、淨菩提心(菩提即覺悟之意)、實相心、佛性等。阿摩羅識又稱第九感,眾神的意識。

相關作品

潘洪範教授

潘洪範教授是中國最早一批開始著力於研究意識層的學者,他畢業於加拿大喬治亞學院的深海爆破系,長期在海底工作的他常常產生一些幻覺,而這些幻覺卻恰恰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這使得他對意識層這個在中國尚未有人提出的觀點產生了極大興趣。可惜的是他本人除了在他的部落格上發布過一些研究成果外,並沒有其他書籍出版。
潘洪範教授的主要觀點是意識層是天生的,是來自於冥冥之中一些神秘的力量。他有這種觀點也有可能與他長期研究日本國粹有關。
潘洪範教授的學說被研究者簡稱為潘說

何瑞教授

何瑞教授是潘洪範教授大學校友,於潘洪範有著極其相似的愛好。畢業後於潘教授共同研究意識層。他的觀點是意識完全是人為因素。是人本身的習慣以及想法使然。但因為他並沒有對其學說做出足夠解釋,所以大家廣為流傳的依然是潘教授的學說。

王忠仁教授

2008年7月8日,神經學專家,加拿大狐首大學王忠仁教授在其住所發表了《關於意識層及其形成結構的初步解析》,並為各專家學者關注。
王忠仁教授首次將人類大腦構造因素加入意識層中。這對潘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他大大讚同了何說,並對何說進行了科學的解釋。他的作品被認為是至今最權威的解釋意識層的書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