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彈同調精選輯》是歌手鳳飛飛唱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想要彈同調精選輯
- 藝人團體:鳳飛飛
- 專輯名稱:想要彈同調
- 出版時間:1992.8.25
基本信息,專輯介紹,歌手簡介,專輯曲目,評價,
基本信息
唱片編號:ED6042
藝人團體:鳳飛飛
專輯名稱:想要彈同調
音樂類型:台語專輯
發行公司:科藝百代
出版時間:1992.8.25
唱片製作:何慶清![想要彈同調精選輯 想要彈同調精選輯](/img/0/acc/nBnaucjMxYGOwMGNxATOhlTOhJWOwQjZ1gTNlhzM4IDOwcDMmJTZ5Y2N2I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藝人團體:鳳飛飛
專輯名稱:想要彈同調
音樂類型:台語專輯
發行公司:科藝百代
出版時間:1992.8.25
唱片製作:何慶清
![想要彈同調精選輯 想要彈同調精選輯](/img/0/acc/nBnaucjMxYGOwMGNxATOhlTOhJWOwQjZ1gTNlhzM4IDOwcDMmJTZ5Y2N2I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專輯介紹
選自1992年8月25日由EMI發行。何慶清製作《想要彈同調》專輯,這是一張全新演繹台灣早期民謠的作品集。
1991年,對台灣歌謠懷抱著特殊情感的鳳飛飛開始著手台灣歌謠的蒐集與研究,意圖將一些從未發表的、已經失傳的,或少人傳唱的台灣歌謠重新整理出來,為日據時代至台灣光復到近代的台語流行音樂作一個忠實的歷史見證,用聲音唱出屬於這塊土地的心曲與每首歌曲背後的故事。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鳳飛飛在“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所遺留的舊資料中,無意間尋獲了這首整整被埋沒了五十八年,從來沒有發表過的鄧氏手稿《想要彈同調》。
《想要彈同調》意外“出土”,帶給鳳飛飛無限的歡欣與鼓舞,也成為這個台灣歌謠復古計畫的正式名稱。歷經一年多的蒐集與整理,1992年8月,鳳飛飛推出《想要彈同調》計畫的第一張作品,也以《想要彈同調》作為該張專輯名稱。《想要彈同調》是一首單相思的情歌,雖然使用的字眼不是現在年輕人所熟悉的綿綿情話,但它的心情故事卻是相同的。反覆吟唱著這首《想要彈同調》時,可以發現歌詞中捕捉到了一種台灣人很低沈的心情,這種心情根植在台灣人心靈里很深的地方:那就是一代又一代,他們想和統治他們的人唱著同一個調子,想和那些可以左右他們命運的人跳著同樣的舞步;雖然他們辛勤地唱著、賣力地跳著,然而,悲哀卻是別人都看得到的。幾百年來,台灣人的內心底一直想著要和人彈同調,但卻怎么彈也是“單思調”,只能“唱歌念曲解心悶”,用歌聲紓解內心的悲愁。
1968年,本名林秋鸞的風飛飛以“林茜”的藝名在酒店、歌廳登台獻唱,開啟了她的演藝事業。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三十三個年頭;在這一萬多個日子裡面,她的奮鬥、她的表演,自從60年代初期就和台灣人的娛樂生活,和台灣的文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1968年,本名林秋鸞的風飛飛以“林茜”的藝名在酒店、歌廳登台獻唱,開啟了她的演藝事業。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三十三個年頭;在這一萬多個日子裡面,她的奮鬥、她的表演,自從60年代初期就和台灣人的娛樂生活,和台灣的文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鳳飛飛”三個字,在台灣的流行音樂史上,將是一個永久的記憶。她的歌聲、她的表演、她的招牌笑聲和動作幾乎成為當代人們的“集體記憶”。如今;卻又轉化成為台灣社會的“集體回憶”。歌迷及支持者,不分男女老幼,遍及各年齡層。販夫走卒、藍領階級,甚至飽學之士都肯定鳳飛飛的演藝,贏得讚賞,這也是鳳飛飛的演藝事業一路走來,轉眼─就30年的原因吧!
她喜歡唱歌,喜歡接觸人群,喜歡台灣本土歌壇全盛時期,至少每半年發行一張專輯,密集時創下每2~3個月即發行一張專輯問市。每年光復節必定製作“鳳懷鄉土情”台灣民謠電視專輯。
所有成功的故事都為人所津津樂道,鳳飛飛的歌壇30年是多采多姿的。
隨著她的歌聲里,每位歌迷會呈現不同的回憶,也許經歷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苦戀,也許是一段成長的喜悅或苦澀。
總之;它是一段值得回憶的過往。
總之;它是一段值得回憶的過往。
歌手簡介
在其歌唱生涯中,出版各類唱片近百張,8次獲得金像獎最佳女歌星獎,兩度摘取金鐘獎歌后桂冠。
60年代末,她抱著對民謠的摯愛踏入歌壇,直至1997年最後一張《想要彈同調精選集》。
將近100張的唱片不僅使鳳飛飛成為台灣歌壇的大姐級人物,她沒有壓力的民歌作品更陪伴我們度過了那些蒼白、艱難的歲月,成為記憶中的青蔥。其中《浮世情懷》與《想要彈同調》更入選台灣唱片百佳之列。但如今市面流傳的鳳飛飛精選只收入她早期整理及挖掘民間小調的一段歷史,如《采檳榔》、《蘇州河邊》、《相思河畔》、《月光小夜曲》等歌曲,至多再提提唱成經典的羅大佑的《追夢人》,而對她民歌原創時期則輕易省略。其實這才是鳳飛飛作為一個歌者最值得關注的一面。在她的歌中,你可以感覺本土歌謠最初的暖意,她帶著我們再回到最早的腳印,尋回民間歌謠過往至今的足跡;讓90年代的忙碌都停下腳步休息;讓70年代的都市森林恢復它純情的樣子;讓50年代隱藏在傳統下的吶喊重現;讓30年代台灣本土歌謠展現燦爛的情懷。鳳飛飛就是一部台灣本土歌謠進化史,以至於在90年代後期她對“本土化”的執著與貢獻已達到了令台灣同行驚讚的地步。
專輯曲目
江上月影
悲戀的酒杯
蝶戀花
黃昏再會
風雨夜曲
異鄉夜月
南都夜曲
心肝寶貝
阿娘的心
淡水暮色
秋怨
阮若打開心內門窗
期待
情字這條路
情字這條路
思念的歌
想要彈同調
哭郎歌
悲戀的酒杯
蝶戀花
黃昏再會
風雨夜曲
異鄉夜月
南都夜曲
心肝寶貝
阿娘的心
淡水暮色
秋怨
阮若打開心內門窗
期待
情字這條路
情字這條路
思念的歌
想要彈同調
哭郎歌
評價
今天重提鳳飛飛,一個被遺忘的歌手,或乾脆是一個被誤解的歌手。30年前,她抱著對民謠的摯愛踏入歌壇,直至1997年最後一張《想要彈同調精選》,使她成為台灣歌壇上最民謠的人之一。
將近100張的唱片不僅使鳳飛飛成為台灣歌壇的大姐級人物,她沒有壓力的民歌作品更陪伴我們度過了那些蒼白、艱難的歲月,成為記憶中的青蔥。其中《浮世情懷》與《想要彈同調》更入選台灣唱片百佳之列。但如今市面流傳的鳳飛飛精選只收入她早期整理及挖掘民間小調的一段歷史,如《采檳榔》、《蘇州河邊》、《相思河畔》、《月光小夜曲》等歌曲,至多再提提唱成經典的羅大佑的《追夢人》,而對她民歌原創時期則輕易省略。其實這才是鳳飛飛作為一個歌者最值得關注的一面。在她的歌中,你可以感覺本土歌謠最初的暖意,她帶著我們再回到最早的腳印,尋回民間歌謠過往至今的足跡;讓90年代的忙碌都停下腳步休息;讓70年代的都市森林恢復它純情的樣子;讓50年代隱藏在傳統下的吶喊重現;讓30年代台灣本土歌謠展現燦爛的情懷。鳳飛飛就是一部台灣本土歌謠進化史,以至於在90年代後期她對本土化的執著與貢獻已達到了令台灣同行驚讚的地步。
拋開市面上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鳳飛飛精選集》,回來關注一下我手上這張1987年6月由台灣藍與白唱片公司出版的《什麼樣的你》。1987年的鳳飛飛正處於接近其事業巔峰狀態時期。她的民謠作品唱一首是一首。鳳飛飛的歌踏實、樸實、大氣,在歌曲的字裡行間可以感覺到她的內斂、真至,散發出歌曲自身的親和氣味。專輯由馬兆駿、陳進興、施孝榮、楊騰佑、蔣榮伊等民謠前輩聯手,在以葉佳修為主線的民歌感覺上進再創作,使《什麼樣的你》融合了鳳飛飛強烈的本土化意識及民謠本身所具有又未及開發完全的民間底氣。正與蘇芮為《搭錯車》電影之外的情感填白一樣、鳳飛飛在本土與民歌之間的探尋及成功令人過耳難忘。特別像《知己》、《往事如昨》這種令所有人感動,經典程度可比《橄欖樹》的好歌實在是十年不遇之大作。此專輯不入選台灣百佳的確可惜。
如今正是台灣民歌運動之初的紀念日,楊弦、胡德夫、葉佳修、包聖美、王新蓮……那些曾經今一代少年瘋狂的名字都已化天上星爍爍。鳳飛飛與上次推介的《南方二重唱》都是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她們付出的努力與成就令一代人感動。這種感動將延續下去,就像新浪影視論壇有人用鳳飛飛《知己》的歌詞作引子,紀念70年代台灣樂壇一樣。經典不是時尚能左右,就像我們心中的鳳飛飛永遠不會老,老的只是頭髮、樹上的葉與唱片上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