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莊太子墓

惠莊太子墓

惠莊太子墓,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是唐睿宗李旦的次子惠莊太子李捴的墓葬,也是唐睿宗橋陵陪葬墓之一。

惠莊太子墓東北300米即為惠文太子李范墓,西北距橋陵約3000米,是距橋陵最近的一座陪葬墓。惠莊太子墓遵從了唐朝“號墓為陵”的喪葬制度,由長斜坡墓道、過洞、天井、壁龕、前後甬道和磚券穹窿頂墓室等六部分組成,全長53.7米。雖經多次被盜掘破壞,惠莊太子墓仍出土陶、銅、瓷、玉及石質文物約1300件。對惠莊太子李捴墓的發掘,為研究唐代皇室諸子喪葬制度、壁畫題材、冊命制度等增添了科學的材料。

1988年1月13日,包含惠莊太子墓在內的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莊太子墓
  • 地理位置:陝西省蒲城縣橋陵鎮坡頭鄉橋陵村
  • 所處時代:唐朝
  • 保護級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全天
  • 編號:3-0243-2-014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墓葬格局,地面建築,地下建築,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位置,門票,交通,

歷史沿革

唐開元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724年12月15日),申王李捴病逝,玄宗李隆基詔贈謚“惠莊太子”,令陪葬橋陵。閏十二月二十七日(725年2月14日),李捴陪葬於橋陵。
惠莊太子墓
惠莊太子墓
1995年10月9日至1996年5月30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蒲城縣文體廣電局共同組成考古隊,對惠莊太子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同時對墓葬周圍進行了地面鑽探。

墓葬格局

地面建築

惠莊太子墓保存在地面的遺蹟和遺物有封土和墓前石獅一對,同時在周圍還有大量的唐代長方形繩紋、手印、拍印及刻劃紋等不同的紋樣磚,經鑽探,發現有城牆、角樓和門闕基址。
惠莊太子墓
墓前石刻
惠莊太子墓封土呈覆斗狀,剖面呈梯形。位於城牆基址內東北部,東距東城牆基址約15米,北距北城牆基址約32米。封土底周長為32x4米,頂部周長4x4米,高7.5米。坡度約42°。自下而上全部以黃褐土夯築而成,夯層厚約0.08—0.1米。
惠莊太子墓城牆基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44.5、東西寬113.5米。基址保存寬度約1米,厚0.4—0.7米。其中西面城牆基址保存基本完整。在城牆的四個拐角處各有一曲尺形建築基址即角樓基址,形制大小相同,面積約10x10平方米。南面除東南、西南兩角樓外,沒有城牆相連,而在兩角樓之間保存有門闕基址一對,即闕、門合一。兩闕形制、大小相同。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3、南北寬5.5米,兩闕間距17米。西門闕距西南角樓19米,東門闕距東南角樓26米,兩闕之間作為門道。

地下建築

惠莊太子墓的形制是由長斜坡墓道、3個過洞、3個天井、6個壁龕、甬道、磚券穹窿頂墓室組成。墓葬座北朝南,墓道位於墓室南端。墓道開口距地表0.55米。墓口水平長17.5、寬2.2米。自墓道南璧底部起到甬道口,包括3個過洞、3個天井,斜坡通長33米。墓道、過洞、天井內填土為五花色夯土,自下而上進行夯打,墓道內夯層分明,厚約0.15—0.3米。填土中夾有很多壁畫殘塊及陶俑殘塊等。壁龕在3個天井的左右兩壁上,各有一壁龕,壁龕形制、大小基本相同,由門套、砧槽及木質的門扉、門砧、門坎、門額、門洞構成。龕內底部近似於方形,四壁微弧,頂呈穹窿型。
惠莊太子墓甬道及墓室均為磚券,甬道封門磚為長方形,由內到外分四重將門封之,上部部分磚在盜掘時被拆。甬道以石門為界分為前後兩段。前段即石門以外到甬道口部,兩壁及頂部均由磚砌券,頂呈拱形,以四重長方形磚券頂,壁厚0.74、拱頂券磚厚0.6米。石門至墓室南壁這一段長14、寬1.45、高 2.25米,除底部近似水平狀外,其他結構與前甬道相同。破壞嚴重,兩壁及拱頂部分的磚幾乎全被盜拆。整個甬道的地面以磚鋪兩層,底層以長方形磚墊之,上層以方形磚鋪壓。墓室為單室穹窿頂,底部鋪墊方法與甬道相同,平面呈孤方形,墓室寬4.4—4.8、進深4.4—4.76米,壁高3米處起券,通高6米。棺床置於墓室西部。由於被盜擾已失去原狀。經考古工作者整理復原,棺床長約3.56米,寬1.82米,高0.55米,由18塊不同形狀的青石拼成。棺床周圍的護邊石上部和外側立面均線雕花紋,間以天馬、天獅和其它瑞獸形象。葬式不明,僅在棺床西側與墓室西壁之夾縫處發現一段殘肢骨。

文物遺存

惠莊太子墓現存一對石獅,位於封土之西南方向。兩石獅東西相向,其間距與兩門闕之間距相同,即均為17米。石獅採用圓雕、線刻、陰刻等技法雕刻而成。面部各有不同程度的剝蝕現象,保存較差。東石獅現地面保留高度1.15、胸闊0.55、長0.75米;西石獅現地面保留高度1.24、胸闊0.56、長0.96米,均為後蹲狀。
惠莊太子墓出土的遺物包括陶、銅、瓷、玉及石質文物約1300件。尤以陶騎馬俑、風帽立俑、倭墮髻形女俑、漢白玉哀冊、陶畜禽等著名。另外,在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發現有大面積壁畫,內容包括人物、列戟、建築、車騎、山水、樹木及星象圖等各個方面,可惜大部分已脫落。其中以第一過洞東、西兩壁的文吏持笏進謁圖保存較好,人物形象逼真、自然,其簪導、纓綏附蟬飾貂的圖像,為唐代壁畫所罕見,為研究唐代的服飾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

研究價值

惠莊太子墓是繼金仙公主墓之後對唐橋陵陪葬墓進行發掘的第二座陪葬墓。據《元和郡縣圖志》載,惠莊太子墓在唐時即稱其為“陵”,其中有:“惠莊太子陵,在橋陵東南三里”的記載。根據對惠莊太子墓的地面鑽探,發現其有城牆、角樓、門闕和南門外石儀,且僅南面辟門,同時門與闕合二為一。參照懿德太子墓地的地面鑽探情況來看,發現二者有極為相似之處,不僅形制相同,而且規格相近,這一點為研究唐代和探討“號墓為陵”這種特殊的埋葬制度提供了線索,同時也說明了惠莊太子墓亦應為“號墓為陵”。

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包含惠莊太子墓在內的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位置

惠莊太子墓位於陝西省蒲城縣橋陵鎮坡頭鄉橋陵村。
橋陵村

門票

惠莊太子墓免費開放。

交通

自蒲城縣人民政府出發,途經G108、X308到達橋陵村,隨後步行至惠莊太子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