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術語,貪嗔等者惑也,依此惑有善惡之所作者業也,以此業為因而招三界之生死者苦也。是雲三道,唯識論二十八曰:‘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之惑能感後有...
佛教術語,又曰惑業苦。依貪嗔無明之煩惱而造善惡之業,依善惡之業而感三界之苦樂,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煩惱之業。...
滅定業真言是滅定業的咒。此咒是地藏王菩薩所說,誠心誦讀此咒可以消滅一定要...爰念娑婆弊惡,惑業苦三,如惡叉聚;無上醍醐,悉成毒藥。持律者唯事衣缽,作...
二、苦——因果無常(一)因果的普遍信仰(二)因果律(三)惑業苦的十二因緣三、苦——五蘊無我(一)五蘊(二)十二處與十八界第二講 集聖諦...
解開惑業苦三條繩子 起起――超越走向圓滿 承――承擔美好的價值 ――逍遙任運過生活 合――和諧莊嚴的生活 永遠帶著自己的心 〈第三講〉煩惱是智慧的源頭 煩...
改佛教六凡“六道”概念為底,融合四苦“生老病死”、三聚“惑業苦”來設計憂患深的劍訣,前三路為天、人、修羅,使用時仍融會儒門風範,末三路則以餓鬼、畜生...
改佛教六凡(六道)概念為底,融合四苦(生老病死)三聚(惑業苦)來設計憂患深的劍訣,前三路為天、人、修羅,使用時仍融會儒門風範,末三路則以餓鬼、畜生、地獄為...
此外,窺基在《法華經玄贊》卷八也提到(大正34·799b)︰‘分段生死有惑業苦為三百,變易生死有無明苦為二百,十煩惱、十業道,所感十品類果皆互相資故,合...
然而六粗中前四相皆屬意業,是我法二執的煩惱。若配於惑業苦三道,則前四相為惑,起業相為業,業系苦相則相當於苦。此三細、六粗之九相,總攝一切染法,且...
金剛部是佛的智慧力用,能摧破惑業苦三障,故比作金,即左方金剛手院,除蓋障院等,屬大智德。這三德在表現上雖然有三部,實際是互具不離的。如《大疏》第五...
小乘之無餘涅槃,尚有惑業苦三道之殘餘,故云有餘,大乘之無餘涅槃,究竟而無殘餘,故云無餘。勝鬘經曰:“有有為生死,有無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餘及無餘。...
金剛部是佛的智慧力用,能摧破惑業苦三障,故比作金,即左方金剛手院,除蓋障院等,屬大智德。這三德在表現上雖然有三部,實際是互具不離的。如《大疏》第五...
因中含攝惑、業,果即是苦,故十二緣起攝於惑業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斷,無始無終。經部不贊同有部之說,主張無明絕非單指過去之無智,亦非指五蘊而言。唯識...
當境界風吹起的時候,由於我們缺乏定力,沒有主見,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以致心生疑惑,因而起惑造業,由業感果,受報在三界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苦惱,如此惑業苦三,...
佛學術語,無明為無量惑業苦生起之根源,故稱為無明藏。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大二四·一○一六中):‘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業果,是故我言,...
依小乘的說法,阿羅漢惑業已盡,生死已了,而身體尚在,名有餘涅盤,或有餘依涅盤,言其生死之因雖盡,但還余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亡,則名無餘涅盤,或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