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認知理論

情緒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是心理學中主張情緒產生於對刺激情境或對事物的評價的理論。認為情緒的產生受到環境事件、生理狀況和認知過 程三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認知過程是決定情緒性質的關鍵因素。它包括: (1)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2)沙赫特的兩因素情緒理論;(3)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4)西米諾夫的情緒認知一信息理論;(5)揚和普里布拉姆的情緒不協調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緒認知理論
  • 外文名: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
  • 包括: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
  • 包括:沙赫特的兩因素情緒理論
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緒認知理論,理論概述,實驗過程,情緒認知理論,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西米諾夫的情緒認知一信息理論,揚和普里布拉姆的情緒不協調理論,

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M. R. Arnold)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情緒的評定-興奮學說這種理論認為,刺激情景並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到情緒的產生,要經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評估——情緒。同一刺激情景,由於對它的評估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評估的結果可能認為對個體“有利”、“有害”或“無關”。如果是“有利”:就會引起肯定的情緒體驗,並企圖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就會引起否定的情緒體驗,並企圖躲避刺激物;如果是“無關”:人們就予以忽視。
阿諾德認為,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組織協同活動的結果,大腦皮層的興奮是情緒行為的最重要的條件。她提出情緒產生的理論模式是:作為引起情緒的外界刺激作用於感受器,產生神經衝動,通過內導神經上送至丘腦,在更換神經元後,再送到大腦皮層,在大腦皮層上刺激情景得到評估,形成一種特殊的態度(如恐懼及逃避、憤怒及攻擊等)。這種態度通過外導神經將皮層的衝動傳至丘腦的交感神經,將興奮傳送到血管和內臟,所產生的變化使其獲得感覺。
這種從外周來的反饋信息,在大腦皮層中被估價,使純粹的認識經驗轉化為被感受到的情緒。這就是“評定-興奮學說”。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緒認知理論

理論概述

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E.Singer)提出的情緒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認為情緒產生決定於兩個主要因素,生理喚醒和認知因素(故有人稱之為“情緒的二因素理論”),認知因素又包括對生理喚醒的認知解釋和對環境刺激的認識。這樣一來,影響情緒產生的因素主要是:生理喚醒+對生理喚醒的歸因+對環境刺激的認識,三方面的因素(故又有“情緒的三因素理論”之說)。在新修訂的彭聃齡版《普通心理學》中只提沙赫特與辛格的情緒認知理論,不再使用兩因素或三因素的提法。

實驗過程

J.E.Singer(辛格)J.E.Singer(辛格)
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 Singer,1962)當時做的實驗非常有名。他們給被試注射一種藥物,並告訴他們這是一種複合維生素,目的是測定這種新藥對視力的影響。但實際上注射的是腎上腺素和食鹽水。注射腎上腺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手發抖、臉發熱等情緒生理反應。
被試分為三組:正確告知組、錯誤告知組和無告知組,分別給予不同的指示語。對於正確告知組,即告訴他們注射這種新藥會出現心跳加快、手發抖、臉發熱等反應。對於錯誤告知組,有意錯誤地告訴他們注射這種新藥可能無感覺、會發麻、發癢、頭痛等。對無告知組,主試什麼也沒有告訴他們。注射食鹽水的所有被試都列為無告知組。
然後,人為地安排了兩種實驗情境;一種是欣快的環境,一種是憤怨的環境。所謂欣快的環境,是由主試的助手(這個助手是受過訓練的,他和被試一起,被試以為他也接受同樣的注射,在同樣的情況下參加實驗)同被試一起唱歌、玩耍和跳舞。所謂憤怒的環境,是主試的助手當著被試的面對主試要他填寫的調查表表示極大的憤怒,不斷咒罵、斥責並把調查表撕得粉碎。實驗後,主試詢問被試當時的內心體驗。
結果錯誤告知組的反應最容易受助手的高興所感染,正確告知組的反應不容易受環境氣氛的影響,無告知組的反應則介於上述兩組之間。同樣,他們對憤怒的環境的反應也是一樣的。該實驗說明,注射腎上腺素雖然引起了典型的情緒喚醒狀態,但它的單獨作用不能引起人的情緒;同樣,環境因素也不能單獨決定人的情緒。在這裡,認知對人的情緒的產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處於生理喚醒狀態的錯誤告知組,因對其自身的生理狀態不能作出恰當的說明,他一方面環視周圍環境,以求得某些說明的線索,同時又認為自己之所以體驗到這種生理反應,乃是由環境的氣氛所致,於是就把自己的生理狀態與環境線索相適應說成是歡樂或憤怒。正確告知組由於已經具有說明自己的生理反應的信息,便不去尋找環境中的線索。無告知組從主試那裡什麼信息也沒有得到,完全按自己的評價作出反應。
Stanley Schachter(S.沙赫特)Stanley Schachter(S.沙赫特)
於是沙赫特和辛格認為,情緒是認知因素和生理喚醒狀態兩者互動作用的產物,因而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緒理論又稱情緒二因論(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實際上,在上述實驗中,認知對情緒可能有三種作用,即對情緒刺激的評價和解釋,對引起喚醒原因的認知分析,對情緒的命名以及對所命名情緒的再評價。不過,有人重複沙赫特和辛格的實驗,但沒有得到和他們相同的結果.

情緒認知理論

沙赫特和辛格的實驗證明,人對生理反應的認知和了解決定了最後的情緒體驗。這個結論並不否定生理變化和環境因素對情緒產生的作用。
對於特定的情緒來說,有兩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縮、呼吸急促等;第二,個體必須對生理狀態的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
事實上,情緒狀態是由認知過程(期望)、生理狀態和環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環境中的刺激因素,通過感受器向大腦皮層輸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過內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動,向大腦輸入生理狀態變化的信息;認知過程是對過去經驗的回憶和對當前情境的評估。來自這三個方面的信息經過大腦皮層整合作用,才產生了某種情緒體驗。 將上述理論轉化為一個工作系統,稱為情緒喚醒模型
這個情緒喚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認知,通過認知比較器把當前的現實刺激與儲存在記憶中的過去經驗進行比較,當知覺分析與認知加工間出現不匹配時,認知比較器產生信息,動員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經機制,釋放化學物質,改變腦的神經激活狀態,使身體適應當前情境的要求,這時情緒就被喚醒了。
這個工作系統包括三個亞系統: 第一個亞系統:對來自環境的輸入信息的知覺分析; 第二個亞系統:在長期生活經驗中建立起來的對外部影響的內部模式,包括過去、現在和對未來的期望; 第三個亞系統:現實情景的知覺分析與基於過去經驗的認知加工間的比較系統,稱為認知比較器,它帶有龐大的生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激活機構,並與效應器官相聯繫。

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認為情緒是人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在情緒活動中,人不僅接受環境中的刺激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同時要調節自己對於刺激的反應。情緒活動必須有認知活動的指導,只有這樣,人們才可以了解環境中刺激事件的意義,才可能選擇適當的、有價值的動作組合,即動作反應。情緒是個體對環境事件知覺到有害或有益的反應。在情緒活動中,人們需要不斷地評價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係。具體來講,有三個層次的評價:初評價、次評價和再評價。
初評價是指人確認刺激事件與自己是否有利害關係,以及這種關係的程度。次評價是指人對自己反應行為的調節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們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種控制判斷。再評價是指人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有效性和適宜性的評價,實際上是一種反饋性行為。

西米諾夫的情緒認知一信息理論

西米諾夫(Siminov,P.V.)的信息理論認為,如果一個有機體因缺乏信息而不能適當地組織自己,那么神經機制就會使消極情緒開始行動。西米諾夫主張,情緒(E)等於必要信息(In)與可得信息(Ia)之差與需要(N)的乘積,即:E=-N(In-Ia)
西米諾夫認為,情緒本身具有一種強烈的生理激活的力量,如果這個機制變活躍了,那么,一些習慣性反應必定受到破壞。當有機體需要的信息等於可得的信息時,有機體的需要得到預期滿足,情緒便是沉寂的。如果信息過剩,超出了有機體預期的需要,便會產生積極的情緒;反之,則會產生消極情緒。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都可以促進行為。
西米諾夫的情緒理論雖然比較簡單、明了,但它為情緒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視野、新的方向。遺憾的是,西米諾夫沒有對信息、需要的性質和它們的內在聯繫進行深入的動力學分析。

揚和普里布拉姆的情緒不協調理論

情緒不協調理論情緒信息加工理論形成於20世紀40一60年代, 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揚(Y oung, P.T.)和普里布拉姆(Pribram,K.)。 把情緒定義為“感情性的激烈擾亂”,認為情緒是一種神經中樞在感情上的 “紊亂”反應,即一種對平衡狀態的破壞。強調情緒起源於對環境事件的知覺、記憶和經驗。當人們在過去經驗 中建立起來的內部認知模式同當前輸入的信息超越穩定的基線不一致時, 就導致情緒的產生,這就是情緒不協調理論的含義。
普里布拉姆還提出了一個“監視器”的概念,他認為情緒是臨視腦活動的一種機制,起著監視心理加工的作用;情緒過程就是當原來進行的加工程度受到阻斷時產生的替代性執行程式,對這個阻斷過程的意識覺知,就是情緒的體驗或感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